“我们将书院营造作为激活社区文化的契机,通过提案修补城市现有的空间环境,同时把周边有价值的文化脉络梳理、显影出来,希望能‘滋养’未来这片城区,以两个新学校的建筑设计来编织更理想的城市空间和更丰富的城市生活。” —— 孟岩
地块上分布着住宅、工业园区和城中村,村口一棵百岁大榕树下的大王伯公庙至今香火不断,北侧几百米处有客家围屋七星世居,南北两山一树形成一条微弱的城市自然文脉。东北角围龙书院(中小学)紧邻城市干道,西南的围屋学社(小学)有小河流过,中间有一个高层住宅小区。
客家文化里核心聚落形态——围屋,具有强烈的领域感和丰富的院落空间,我们从这一传统建制中汲取灵感,用现代建筑语言重新诠释围屋的空间逻辑,希望探索基于地域类型研究的场所营造,重塑校园边界,实现书院的社区共享,并探讨系统性创新的公共空间管理策略。
围屋学社场地形状不规则且周边高楼环伺,外折内圆的平面形态将基地使用最大化,设计策略回应高密度环境的同时,力图缝合碎片化的空间肌理并重新植入社区的文化与精神性内核。在强调上部围合的同时,将学校与社区可共享的文体功能置于底层。中心大面积的运动场可为社区提供大型活动的舞台空间,增强社区凝聚力。建筑语言从客家民居中汲取灵感,结合本地气候与学校的功能需求,多元的立面语汇回应了高密度校舍在遮阳、通风以及私密性与开放性等方面的问题。
项目名称:围屋学社(龙岗区教科院附属第一小学)
项目地点:深圳市龙岗区龙岗街道五联社区
用地面积:10,115 m²
建筑面积:25,836 m²
建筑层数:5F(地上)、1F(地下)
建筑高度:25.5m
结构类型:大跨度悬挑钢结构+混凝土框架结构
建筑材料:混凝土、涂料、水泥瓦、马赛克瓷砖、铝拉网吊顶
设计时间:2021-2022
建设时间:2022-2024
建设单位:深圳市龙岗区建筑工务署
设计:URBANUS都市实践
主持建筑师:孟岩 文汀
提案阶段设计团队:孙鹏程 黄佳鸿 张超贤
投标阶段设计团队:黄佳鸿 张超贤 曾怡 于世垚 朱宏瑞 廖国通 翁华 周樾融 高云睿 宋宝林 孙佳伟 陈婧 | 龚一丹(社区营造)| 马曦滢 蒲瑾燕(景观) | 陈以宁 张慧 张心愉(实习生)
深化设计团队:
项目经理、项目建筑师:翁华
项目组:张超贤 张映园 黄佳鸿 廖国通(建筑)| 张雪娟 李冠达 王庭欣 高宇峰(景观)| 何嘉敏 邓婷芳(室内)| 张慧 李沛颖 郭安然 胡小迈 黄显雯 张煜培 谭永贤(实习生)| 龚一丹 翻屋企 & 象田创文(社区营造)
技术总监:姚晓微
结构顾问:荷捷建筑顾问(北京)有限公司
施工图设计:深圳市天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景观深化设计:深圳派尔景观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室内深化设计:深圳界内界外设计有限公司
标识设计:张烁设计文化传播(深圳)有限公司
施工总包: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建四局深圳实业有限公司
代建方:深圳市万科城市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摄影师:TAL

立方设计

立方设计

零壹城市

墨泰建筑设计

零壹城市

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城市建筑与环境设计研究院

墨泰建筑设计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UUA建筑师事务所

众建筑

扉建筑

法国AS建筑工作室

goa大象设计

杭州三日室内设计

圆道设计

立木设计

GOM高目建筑

米丈建筑设计事务所

都市实践

上海交通大学设计研究总院

MAT超级建筑事务所

都设营造建筑设计事务所

亚洲捷程装饰设计

西线工作室

恒新寰宇建筑设计

天元建筑设计

深圳同济人建筑设计

意构建筑

殊至建筑

梓泉建筑设计

华造建筑设计

意度建筑

和立建筑实践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畎亩建筑

元新建城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古风建筑

BAU建筑城市设计事务所

非寻建筑

方夏设计

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合肥分院

立方设计

BAU建筑城市设计事务所

十拓建筑规划设计事务所

修舍建筑

南大建筑钟华颖工作室

思序建筑规划设计

思序建筑规划设计

思序建筑规划设计

思序建筑规划设计

思序建筑规划设计

思序建筑规划设计

间至设计

本末建筑

惟尚建筑设计

元象建筑

goa大象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