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马蹄形的房间,位于上海法租界某座老花园洋房的底层南侧,有一整面半圆形的窗户朝向后花园。上海的老洋房大都经历过这样的变迁,本为一个大户人家建造和居住使用,而后每个单独房间被分割给不同的家庭,十多户混居在一个房子里,共用走道上的公共厨房和卫生间。多年杂居导致的设施陈旧、卫生条件不佳和缺乏隐私等问题慢慢浮现,于是近年来那些住户们又开始纷纷搬离。
这个42平米的半圆厅就是众多被空置出来的房间之一。这个房间是原主人家的舞厅,一对夫妇居住使用了几十年,终因年岁已长生活不便而迁出。一个老房子里的原本单一功能的房间,如何更新以适应年轻的小家庭的生活需求,是很多产权复杂的老洋房面临的问题。
atelier tao+c在这个项目中,试图去挖掘单间的居住潜力,并满足既住在一起又有独处空间的可能性。设计师在房间里置入了一个巨型的复合家具,或者说是一个微型的家具化的建筑。保留房间的轮廓、窗户和顶面不动的情况下,—个用枫木多层板构造的几何体块占据了房间的大半部分,形成一种独立的内部结构。在木板构造的深度内,嵌入了所有的功能需求——容纳淋浴间、厨房、壁橱、书架、台阶和座椅。并通过木板不同方向的挤压和转折,严密层列并互相咬合的组合,围合出了不同的角落和活动空间——餐厅和起居室。
家具体块的顶部作为第二层的地面,容纳私密性的功能空间。床垫嵌入在木板结构的顶部形成卧室;书桌在家具转角处拉伸起来,定义出书房。又通过挖空局部的地面,形成上下层之间的挑空。在有限的面积内,又嵌入了两条不同的连接上下层的路径:木板构造的楼梯连接起居室和卧室,纤细的金属楼梯连接书房和餐厅。居住在此的情侣可以拥有独立互不干扰的动线和空间。
家具体块交织形成的丰富界面,将日常生活的表面和平面吸收到复杂的结构中,由此获得更松散的活动空间。一个42平米的房间,却拥有11平米的起居室、20平米的厨房和餐厅、4平米的卫生间、5平米的玄关、15平米的卧室和4 平米的书房。
连贯的内部空间中没有用来分区的墙,阳光可以没有阻碍从窗户洒入室内。地面用了上海公园里常见的红色瓷砖,从户外延连至室内,并做出不同的台地高度。搭上全景式的半圆窗户,制造出一片内部的物体所形成的连续的居住景观。
在这个项目中,墙壁和地面的功能被家具取代,家具成为一种简化的建筑缩影。
项目名称:半圆厅
场地地址:中国上海
项目面积:42 sqm
完工日期:March 2018
设计机构:Atelier tao+c 西涛设计工作室
设计团队:刘涛/ 蔡春燕/ 王唯鹿/ 韩立慧
施工:上海添赐建筑装饰有限公司 王金芳
材料:枫木多层板/ 红色防潮砖/ 白色涂料/
FF&E:FINE LUMENS (落地灯),Modernica(餐椅),Magis(餐桌),EDIMASS (休闲椅)
摄影师:田方方
未止工作室
未止工作室
有维建筑设计
帕姆建筑
春计划工作室
当土设计
堂晤设计
栖斯设计
Say Architects
久舍营造工作室
云行空间建筑设计
北京大观建筑设计
北京清筑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华都建筑
林子设计
KINJO DESIGN
衡建筑
乂口设计
集美建筑
罗秀达工作室
行十设计咨询
Atelier fu
炽造设计工作室
KAI建筑工作室
屿设计
袁珂设计事务所
一点设计工作室
吾索设计
無奇空間設計研究室
弹性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