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并没有置身于真实的森林里,而是在车水马龙的城市中,被这些假像包围。而导致遐想的源流,只是窗外的一抹绿色而已,这才是最美妙的部分。”
项目概况
两位屋主——Beemo和Dio同是游戏开发者。他们的生活,充满了丰富多彩、生机勃勃的创造力与自然想象。这种自由与敏感感知,是一种对世界充满信任的状态,就像两个自由的精灵,随时出现在不同的城市,或是没有边际的异次元世界。他们渴望一个打破常规的空间,既蕴含多元化的角落,又创造与自然的亲密关系,满足他们对家的畅想与期待——回家去度假。
设计理念
我们放弃透视的原则,在立体的构成上,运用多面切割的设计手法重塑空间。同时,依据斜线的布局,充分地分配了功能及视觉空间的尺度,释放自由形态,使传统空间的结构完全消融,赋予家以全新的想象力。
01
连续的景观
“在过去我们一起做的项目中,我也追求过这种绿,是对世界的美好幻想之一。”
空间北面三个窗户,有着浓密而繁茂的绿树景观。在光的散射下,明亮而梦幻。业主向我们传达——这种高明度、高饱和度的绿,是他们最喜欢的绿。美好的想象落进日常。因此,从空间结构的梳理上,我们首先关注空间的景观面,希望将它们最大化地表达与呈现。整体空间利用阶梯式的错层形态,产生轻而缓的空间过渡,视野与景观的连贯,形成一幅绿色的画卷。镜面以斜切的角度,将室外绿景映射进室内,形成风景的拓展。空间“隐匿”于自然,生机盎然。地台创造不同高度的平面。自然迭加的高差,隐藏大量的收纳,带来自然流动的空间趋势,错落有致,呈现具有生态性的空间形态。
02
大地之形
“在这里,自由放松地做普通的事情。”
由于房屋是北向的住宅,采光条件有限,而现场勘测的时候,我们偶然发现南向房间——因为对面建筑立面的反射——出现了一道斜落进室内的光线。这是一个意外的收获。由光的角度引导出空间的切割,由此定位平面布局的方向,自然而然地产生新的空间形态。
顶部天花板形态,以几何形体的美学与规则,形成像素化的立体构成,简洁明快,也延展着树与光交织、肆意生长的形态。多切面造型利用最小的空间隐藏机电系统;由切面汇聚到电视墙柜的结构,化解了承重梁带给空间的视觉负担,营造高挑而连续的整体形象——由抽象的大树树干,自然蔓延出其他空间。
艺术树脂材料搭配木质与石材,描绘着自然的肌理;墙体角度与视觉角度相互重叠,保持开放的视野;几何的抽象变化规律,创建了3D场景的既视画面。我们保持纯粹的空间,希望它承载更长久的未来场景,同时包容屋主的多元爱好。
斜切的元素,也应用至洗手台、鞋凳的造型,以岩石的体块,切割出各种想象的形态。无边洗手台,将几何的雕塑感完美地融入,带来一种天然的艺术性,搭配轻盈、细长而自然悬挂的造型龙头,将用水功能与空间形式融入自然感知,塑造自然场景,带来永恒与未知的空间想象。
厨房区域采用非常规的大尺寸,形成了一个融合餐台与厨房功能的大岛台,释放空间,也保证了空间操作接口的尺度。
在入户区域,我们反复推敲天花波纹板的倾斜角度,使光通过折射充盈整个玄关空间,形成“流动”的柔性环境,拓展入户空间的尺度感,形成了一个过度的能量场。选取不同色温的LED灯泡,冷暖交织,将美妙的度假旅行融入空间——“地中海海岸线的白色建筑在傍晚冷色与暖光下的惬意氛围。”
03
V型工作区
“我们的生活状态,非常需要一个终极版的工作区。 ”
根据两位屋主的生活习惯与功能需求,我们对整体空间进行了开放式的梳理与链接,使功能与结构,呈现一种自由的漫游体验。半包围式的下沉空间,形成明确的间隔同时又属于整体空间的一部分,满足自由开放的创意工作状态。
介于开放工作与共享形态的舒适边界——以斜线为主导,平衡空间功能与行为尺度,实现微观布局与自由活动结合的V型二人工作区,对称融合,消除沉闷的工作空间模式,自由灵活,也避免冲突。
针对工作区位于开放空间的收纳与视觉屏蔽的难题,我们结合正反面的空间关系与错落的体块层次——电视柜兼顾屏风功能,隐藏大量的工作设备与人在内部的活动;同时,显示屏与电视机的较大体块也相互融合减少了视觉的负担。
04
卧室
“Beemo喜欢泡澡,Dio想在家里撒野。”
卧室的窗户,是绿植生长最为茂密的区域,形成与城市空间的天然屏障。由一个深灰色的“岩石”盒子,延申一处“户外”的空间。结合功能与形式,创造了一处休闲的区域——属于室内,而又剥离于室内,形成独特的空间衔接。
参差的层次,过渡、延申至卧室飘窗,形成平缓的高度差。半内嵌的浴缸、石台与绿植,在室内构成了户外泡汤的沉浸享受,将精致与慢节奏的生活方式融入日常——放松泡澡、在家度假。
05
多功能区域
“大树生长,我们在其中生活,星星指引着我们。”
在多功能区域,我们更侧重于创造“陪伴”而非“使用”的空间,带来随机、活跃的空间想象。在多功能室入口顶部留一处神秘且开放的小空间,创造了这个大“森林”里的偶遇,是自然陪伴的玩偶或是随机发现的宝藏。通过爬梯创造了向上的空间想象与连结。天花软膜LED灯营造自然天光的通透感,垫高的地台连接飘窗的深度,形成整体的水平面。原本被压缩的空间重新释放回大的尺度,如自然的树洞,舒适而具有探索性。
在榻榻米多功能区外,由一个“户外”灯柱延展出温暖的林中小屋形象,融入漫游、探索的户外体验。灯柱的造型来自空间顶部的结构细节,延续到此处。苏美尔楔形文字的镂空图形,意为大地与星星。以浪漫的象形文字,指向我们对空间最原始、自然的感知。大地的生长树冠连接星星,树根连接大地——一种理想的、情感的向往被注入空间。
以光为始,以树为形,大地为色,创造一个诞生于自然感知的居所,充满生命力和想象力。通过对自然元素——风、光、景的细致联系,使室内外的尺度相互融合;同时,由自由的结构,塑造空间的开放布局与互动状态,在城市中创造远离城市的形态,连结向深层的精神场域。这是我们在此项目中对所有相互关系的完整想象。
项目名称:我们的大地
项目地址:中国·广州
项目面积:90m²
客户:Beemo & Dio
设计机构:廣州幾築空間設計 KINJO DESIGN
设计师:陈煦/毕惠君
摄影:吕晓斌
未止工作室
未止工作室
有维建筑设计
帕姆建筑
春计划工作室
当土设计
西涛设计工作室
堂晤设计
栖斯设计
Say Architects
久舍营造工作室
云行空间建筑设计
北京大观建筑设计
北京清筑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华都建筑
林子设计
衡建筑
乂口设计
集美建筑
罗秀达工作室
行十设计咨询
Atelier fu
炽造设计工作室
KAI建筑工作室
屿设计
袁珂设计事务所
一点设计工作室
吾索设计
無奇空間設計研究室
弹性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