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介绍
该项目位于北京市东城区,楼房身处胡同内,总六层,项目在第二层,南邻胡同,视野是青砖灰瓦,北侧可观赏一颗玉兰树,南北侧均有几颗超过50年树龄的大树,使用面积约43平米,是为一位男士设计的居所,屋主爱好阅读与摄影品尝美食与酒。
设计理念
因房屋所处于的位置与环境相对特殊,考虑到胡同的文化背景,与胡同的关系,街道的市井气息,因此将设计的重心由室内向室外延展,南北两侧的窗景作为设计的重点,同时也在小的空间内营造大的气场,化零为整,通过深色调营造包裹感的生活场景。
改造前:
是典型的一字型户型,南北方向瘦长,两端的起居室与卧室采光较好,位于中间部分的门厅与厨房采光较暗,因为房屋处于六层楼的第二层,这两个位置的窗是靠天井采光,几乎没有日光,卫生间面积较小,使用起来比较局促。
改造后:
1: 将卫生间移至原门厅的位置,形成马桶区、洗漱区、淋浴区三个空间分离使用的模式。
2: 门厅被卫浴空间占用一部分面积后,压缩成条形空间,透过两侧开口可看向卧室与起居室,直至两端窗外美景,形成了暗厅两侧向光的延展效果。
3: 卧室作为纯休息的空间,移门作为隔断划分与门厅的界限,北侧的方形窗作为取景框看室外玉兰花。
4: 由门厅走向起居室空间,从狭小空间走向更大空间,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受,起居室作为多功能空间,包含了餐厅、厨房、收纳、看球赛、以及客人临时住的沙发床,最南端的位置是可观胡同街景的书桌位置。
入户门面对是门厅与浴室共用的一面隔墙,顶面用深色木地板、墙面、地面材料也与其它空间统一,凸显质感。
起居室
作为全家最大的空间,这里承担了很多功能,厨房位置设计在靠墙一侧,敞开式的厨房,小而精,与电视柜和收纳柜在一个立面,备餐用的抽拉板隐藏在收纳柜里,餐桌靠近的立柱是用金属材料包起来的燃气管道,沙发选择可以睡眠使用的款式,沙发后吊柜是收纳屋主喜爱的书籍柜,电视柜到起居室入口两侧柜,再到沙发后吊柜,三面具备收纳功能。为了突出空间的包裹感,顶面用了深色地板,深色木纹地板与餐桌材质呼应。灯光设计在立面。
天气暖和的时候,打开最南端折叠窗,室内与室外融为一体,坐在这里感受胡同的市井气息。
外景
室外是老旧的楼房,胡同里的平房,停的很靠近墙的车,电线杆,空调外机,金属护栏,街道上不时有过往的行人,也有街坊邻居站在胡同里聊天,室内住着的是一位对每一件物品都很讲究的屋主,室外室内形成很有趣的反差,同时也有些某些连接。这种特殊而鲜活的生活状态,是在北京胡同里独有的氛围。
卧室
卧室作为纯休息空间,床尾走道很窄,所以调整床的比例,将高度降低,插座与开关整合在床头柜与墙面的凹槽中,布窗帘与金属暖气罩,形成了柔软与硬朗的材质对比。摄影作品是屋主拍摄的故宫。
卫生间
三个功能独立划分开,马桶区、洗漱区、淋浴区分离使用的模式。
项目名称:大羊宜宾胡同33号院
项目地址:北京
项目面积:43平米
设计师:罗秀达
施工图深化:何沙
主要材料:微水泥、水泥漆、木地板、不锈钢金属
材料品牌
全屋定制:班尔奇
微水泥: 宅匠
推拉门:和玺木门
家具:北欧表情、梵几
灯具:本土创造、FLUA
窗帘:米夫家居
洁具:卡斯科KASKADE
摄影:金伟琦
未止工作室
未止工作室
有维建筑设计
帕姆建筑
春计划工作室
当土设计
西涛设计工作室
堂晤设计
栖斯设计
Say Architects
久舍营造工作室
云行空间建筑设计
北京大观建筑设计
北京清筑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华都建筑
林子设计
KINJO DESIGN
衡建筑
乂口设计
集美建筑
行十设计咨询
Atelier fu
炽造设计工作室
KAI建筑工作室
屿设计
袁珂设计事务所
一点设计工作室
吾索设计
無奇空間設計研究室
弹性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