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空间
这个小型博物馆利用数字技术和多媒体影像展示了南头古城的历史风貌。包括沉浸式数字展厅、陈列展厅、花园、小型商业租赁等。该项目距离古城标志性建筑物老城门不远。人们穿过老城门,沿着主街步入这座博物馆,获得一种连续的历史感的体验。博物馆两层高的主入口门洞朝着热闹的主街打开,将人们引入前厅和后面狭长的通廊,一系列黑色的立面吸收光线,使空间显得更有深度。裸露的原始建筑结构和保存下来的老砖墙将过去带入了现实。穿过通廊走到后面的花园,是一条未经改造的安静街巷,直接面对城中村原始住户的真实生活。
项目背景
拥有两百年历史的南头古城经过大规模更新,引入了更多时尚的商业元素。数字展厅位于南北主街的中间;它是一座公共建筑,具有文化和社区属性。
与深圳的大多城中村不同,南头古城多一些历史文脉,不同时期的建筑并存。这个小型博物馆由6栋分属不同业主的村屋的一楼和部分二楼组成,并且将以租赁的形式进行改造和运营,租赁期满后将返还给业主。因此,改造工作必须非常细致地考虑区域和边界问题。此外,在设计中还必须考虑场地条件,如拥挤的建筑体量和狭窄的街道空间,因为它会影响施工过程,对材料的选择和尺寸带来限制。但最大的设计挑战是如何回应南头的历史脉络,决定场地中应该“保留什么”,以及如何表达“深空间”的概念。
社区
博物馆楼上是青年长租公寓。为了营造社区氛围,我们在底层公寓入口处设置了一个小型公共空间和一个啤酒吧;结合街道另一边的双子店前的口袋广场(也由一十一建筑改造),在博物馆附近形成了一个小型公共节点。
雨蓬
主立面上的黑色钢制檐篷清晰了博物馆和上层出租公寓之间的界限。这是一个长达14米的雨篷,由20个预制单元组成,方便三轮车穿过窄巷运输到现场组装。每一块都由两个折叠的钢板组成,这些面板互扣并焊接在一起自成结构。面板互扣时形成的三角形缝隙吸收光线,加强了视觉的深度。
博物馆之旅
拆除存在结构隐患的旧房和临时棚屋,在场地中部新建了沉浸式数字展厅盒子,北侧现有建筑内布置了一个线性陈列展厅。场地南侧的入口大厅、狭窄的通廊和后花园呈线性排列,连接前方的商业主街和后方的当地居民生活巷道,向游客展示了南头生活的全貌。面向后花园新建了一个茶室,可以从博物馆和后巷进入。
博物馆大堂
一个两层高的博物馆大堂正对主街,大堂中间是保留的老建筑的结构梁柱。砂浆层剥除后,原来的混凝土表面显露出来。通道南侧和后花园东侧的老砖墙也保留了下来。他们展示了改造建筑新旧并存的理念,增强了南头老城区的在地感。
黑色
我们以“黑色”作为设计策略,将6座建筑不同部分统一成博物馆的整体。黑色空间与黑暗中的沉浸式数字展厅流畅相连,参观者在其中体验从深色背景中浮现出来的多媒体影像。在选材上,我们运用了不同质感和反光的黑色,例如:黑色中国石、黑色不锈钢、黑色瓷砖、黑色油漆等。新材料与旧建筑肌理的并置,形成了富有深度感的有趣视觉对话。
展览空间
博物馆分为两个展区,展示1820年以来的南头历史风貌:沉浸式数字展厅和陈列展厅。北京SHARDISLAND负责所有展览内容,深圳SD Design负责室内设计。
项目名称:南头古城数字展厅建筑群
项目地址:深圳市南山区南头古城中山南街
建筑面积:约551.02㎡
业主:深圳市南山区建筑工务署
代建单位:深圳市万科发展有限公司
南头古城规划及设计管理:万科城市研究院,万路设计咨询
设计方:一十一建筑
主创及设计团队
主创: 谢菁、FUJIMORI Ryo
设计团队: 罗明钢(项目建筑师)、周子豪、许森茂
项目设计 & 完成年份:2020年
机电与结构设计:深圳市博万建筑设计事务所
策展、综合布展:夏德岛SHARDISLAND
室内设计:SD design,一十一建筑
景观:一十一建筑
灯光顾问:大观照明设计
施工:深圳市西部城建工程有限公司
摄影版权:张超
柏涛设计
10 Design
10 Design
立方设计
木君建筑与室内设计事务所
Wutopia Lab
天仝建筑
长江都市建筑设计
张大为建筑工作室
小隐建筑
goa大象设计
北京光湖普瑞照明设计有限公司
汉诺森
阿科米星建筑设计事务所
WAU建筑事务所
GLA建筑设计
现代之后建筑设计事务所
观筑设计
安棣建筑设计
张·雷设计研究
英国杰典国际建筑设计
回应建筑工作室
小写建筑事务所
Wutopia Lab
汉齐建筑
日常建造
柏涛设计
北京光湖普瑞照明设计有限公司
共和都市
上海中森止境设计工作室
华阳国际设计集团
LAD(里德)设计事务所
靠近设计
北京华清安地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
启迪设计
尹培如建筑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