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驿广场,是街子古镇十里山水长卷的图画中心。倚山、临河,与古镇的长街炊香隔岸相望。是经由味江河、凤栖山进入古镇的新路径规划入口和游客中心——见山水而见街子。从青鸾公园到梅驿广场,期望通过由景观语序、空间意向和视觉印象的组织,澄怀观道。传咏着人与环境、故事与诗词,而思接千载,神合意会。
建筑设计以古镇传统民居形式为意向,以山、水、古镇的相邻关系和新城区的城市设计为尺度和背景。建筑以山水为宗,以内观的空间自制力和形式语言的简净,寻求谦和虚澹,与环境气象相和。设计结合当地的建筑外廊形式为立面构成,以碳化原竹和耐候竹型材进行围护,并在金属屋面的肋上附着原竹构成。使之呈现时间与气候的沉着,和光同尘。或添空山新雨的画境质地。竹,作为本地区最日常的景观和生产、生活要素,以质朴的材料气质和肌理,体现在建筑的主题中。将建筑体量消隐、弱化,获得建筑群的整体理性、简洁与中和。在与环境的统一之中尝试古典意境的表达。通过真实材质的自然表现,使建筑色彩与环境相和,相映与相应。“用墨无他,惟在洁净。”
根据场地地形和建筑剖面关系,设计将土方的开挖结合景观元丘的堆土进行了平衡。环廊和深出檐提高场所的气候适应性。竖向的原竹排列,在建筑立面形成遮阳和屏围。在表层原竹与幕墙之间形成结构、机电构造和空气流动的空腔,并通过内置、嵌入的天井和高出屋面的天窗形成夏季室内外的气流组织。
景观设计接合青鸾公园北端,以水面、元丘和梅林,将场所的人文情怀清静内敛。从环山渠引入场地的水体环绕并倒映建筑,在夏季形成清凉的环境。沉着痛快,灿然成象。
青鸾公园是游客滨河而行的重要路径。场地规划突出山水特点,不单是美学上的策略,还紧扣旅游和当地未来的经济文化活动,带来健康与活力。作为小镇空间外延的休闲场地、自然栖息地,形成人们游览、闲聚、休憩等的一块包容多种活动的公共绿毯。
延续古镇的人文气质,总图契合古典诗文“起、承、转、合”的结构和节奏,摹拟叙事和情绪铺陈,让游观过程成为一次意境悠远的体验。广场、路线和节点的设置,与行进、游观时山、水的视线和场景感受相关。游观路径非常丰富,穿越一系列对比型的空间:高大的树林和开敞的草坪、平静的水面,低洼和浅丘。跟随鸾舞道亲水栈道,在河畔、梯田间起伏、迂回,联想青鸾飞掠的恣意。草苇间,河水带来的泥沙沉淀形成天然沙滩,可成为水鸟的栖息地。拾级而上,到达鸾舞台。在这里,覆土建筑退台扩大形成临河的露天绿茵剧场。这一大尺度的公共空间,可以作为游人的浪漫聚会、休憩、游戏、运动以及举办文化活动的观演场所。在山水间,天地同台。
贯穿整个园区的台地景观是青鸾公园的重要特色。采用层层退台方案,加大渗透性地面面积,形成植物栖息地。采取多重、跌级式驳岸处理,改善岸线的景观界面,形成自然河岸和良好的湿地、滨水空间。创建微地形,邀请洪水进入场地恢复湿地环境,引发自然演替。
植物设计结合带状的梯田形成多层次的景观。坚持本土性、低成本原则。大部分植物皆为多年生草本,可粗放管理,自然露地越冬。尽可能降低后期维护成本。同时,植物与建筑、景观的配合,制造故事场景和文化氛围。
最后,游线合于梅驿广场中心的元丘,达到景观主题的高潮。
实施过程
历时两年的实施过程,跟进了大量的现场作业。努力在平衡和协调设计管理、施工建设、材料与构造等相关问题的过程中,在青城“道”的场所精神下,得到一个克柔并顺应矛盾关系的结果:形–以公园路径和水岸的灵动,与游客中心建筑和山体的沉静相对应,表现阴阳相衡的形态;意–以景观呈现的季节变化和时间流转,对应场所的空间凝固,表现天圆地方的时空意向;境–以山水图画之中人的活动和情景体验,表达自然之道的境悟。
最后这点,也是方案中待实施的塔的位置和意义所在。观复塔,是场地内景观制高点和建筑标志物。以登高望远的视野,展现山水长卷的画境。自然道理,静默呈现。——《道德经》十六卷曰:“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
项目名称:街子古镇梅驿广场和青鸾公园
项目地点:崇州市街子镇
基地面积:170亩
建筑面积:1.2万平米
设计单位:北京华清安地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
主创建筑师: 蒲建聿
设计团队:刘伯英 蒲兵 吴沙沙
设计时间:2013~2014年
竣工时间:2014~2016年
结构形式:钢结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柏涛设计
10 Design
10 Design
立方设计
木君建筑与室内设计事务所
Wutopia Lab
天仝建筑
长江都市建筑设计
张大为建筑工作室
小隐建筑
goa大象设计
北京光湖普瑞照明设计有限公司
一十一建筑
汉诺森
阿科米星建筑设计事务所
WAU建筑事务所
GLA建筑设计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现代之后建筑设计事务所
观筑设计
安棣建筑设计
张·雷设计研究
英国杰典国际建筑设计
回应建筑工作室
小写建筑事务所
Wutopia Lab
汉齐建筑
日常建造
柏涛设计
北京光湖普瑞照明设计有限公司
共和都市
上海中森止境设计工作室
华阳国际设计集团
LAD(里德)设计事务所
靠近设计
启迪设计
尹培如建筑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