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场景取代建筑”,让建筑成为生活舞台的载体,我们相信建筑可以超越技术和功能,带有一种艺术性甚至是戏剧性的魅力。
由中车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英国杰典国际建筑和北京建院JV设计的“澜湾城市客厅”于近日建成并正式投入使用。作为山东半岛最东端的城市,荣成有其独特的地理优势和自然景观资源。如何以项目之力提升城市公共空间的独特性和艺术性,为居民带来更具文化氛围的生活环境,塑造城市的性格和归属感成为了设计的主要议题。
以极简的建筑形态映衬优越的自然景致
澜湾城市客厅位于樱花湖和桑沟湾之间,西观湖,东瞰海,有着优质的自然景观资源。设计将建筑形体弱化,以几何形态化身为大自然的取景框,框住自然与城市之美。
为避免传统集中建筑对自然景观的阻断,同时也为城市街区的空间体验能够在这里得以延续,设计将建筑抬升,一层局部架空,从而释放底层空间,使建筑体块更加轻盈。置入的下沉广场和观湖大台阶作为建筑与周边环境的核心和连接器,为居民提供了一个理想的文化分享和社区活动的聚集地。
立面材料幻彩铝板随着周边环境和光线的变化,呈现出不一样的光彩,将大自然的微妙投影在建筑上。架空区域顶部的水波纹板与樱花湖交相辉映,使人抬头亦可感受到水面的粼粼波光。
建筑与室外小剧场融于湖畔的自然环境之中,有活动时樱花湖为幕,无活动时樱花湖为画。无论是驻足停留或是匆匆经过,都可以感受到动静间城市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以城市公园之名,构建参与式邻里社区
设计从城市角度出发,希望为周边社区打造一座开放的、有活力的公共建筑,让建筑不止于结果,而是成为城市生长的起点。
“HOMMUNITY”(HOME+COMMUNITY)的设计理念体现在建筑功能的各个方面。项目由展示空间、休闲交流空间、文创书店和餐吧构成,与周边地块其余配套设施共同组成完整的社区场景。我们希望建筑在实际运营中可以满足社区生活的多样需求,使其成为承载周边居民日常生活的界面,创造出一种新的公共空间场景秩序,构建全民共享的多元休闲文化中心。
与自然同呼吸共成长,打造可持续性城市生活名片
建筑以“城市客厅”的形式成为区域名片,为周边居民和社区提供新的可能和多样性。设计将建筑美学,人文关怀和可持续建造相结合并贯穿始终。建筑在屋顶设计了长达15m的条形天窗,增强了室内采光和通风的条件,从而减少能源消耗,已达到可持续发展设计的需求。
景观设计除了延续建筑语言,并将雨洪管理做为考量点从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自然环境。景观的透水铺装有效的改善地面积水的情况,减少因雨量过大对居民生活出行的造成的负面影响。同时,前景的景观水系作为雨水的回收装置又有效利用了自然资源,作为灌溉和其他利用的可持续性功效基础。
结语
公共建筑能够影响其所在区域的经济文化发展,并为周边居民提供一种更优化的生活方式。我们认为一个真正与自然共生的建筑,不仅关于自然本身,同样也关于人与自然在城市中的关系,这种关系以建筑为触媒赋予在情感和精神上。
项目名称:澜湾城市客厅
项目地点:山东省荣成市
建筑面积:2289㎡
委托方:中车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
项目功能:邻里中心、交流展示、文创书店、餐饮与公共服务设施等
设计单位:
建筑:英国杰典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建筑施工图: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景观:北京顺景园林景观设计院
室内:天翊设计创研中心
主持建筑师:白宇
设计团队:冯娜、孟菲、赵希鹏、梁颖、时海默、朴香霖、赵婧、廉丽丽、庄德明
设计时间:2019.03-2021.09
摄影:直译建筑摄影工作室
柏涛设计
10 Design
10 Design
立方设计
木君建筑与室内设计事务所
Wutopia Lab
天仝建筑
长江都市建筑设计
张大为建筑工作室
小隐建筑
goa大象设计
北京光湖普瑞照明设计有限公司
一十一建筑
汉诺森
阿科米星建筑设计事务所
WAU建筑事务所
GLA建筑设计
现代之后建筑设计事务所
观筑设计
安棣建筑设计
张·雷设计研究
回应建筑工作室
小写建筑事务所
Wutopia Lab
汉齐建筑
日常建造
柏涛设计
北京光湖普瑞照明设计有限公司
共和都市
上海中森止境设计工作室
华阳国际设计集团
LAD(里德)设计事务所
靠近设计
北京华清安地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
启迪设计
尹培如建筑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