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定位
作为深圳万象天地水广场的核心活力节点,MXTR PARK以"MIXTURE park"为核心理念,通过简洁有力的几何形态与立体开放的公共空间策略,打造兼具商业价值与公共属性的地标性载体。项目旨在实现商业引流与城市生活的深度融合,将建筑转化为连接商业活力与公共生活的关键纽带。
现状与挑战
项目面临两大核心挑战:其一,里巷和高街两条动线在水广场交汇,但端头商业氛围薄弱,难以形成完整的商业闭环;其二,场地位于高街尽端,缺乏昭示性形象,无法形成有效的轴线对景。这些现状问题直接影响了区域的商业活力和空间品质。
规划策略
设计团队通过严谨的"找形"过程,最终选定圆柱形体量作为解决方案。这一选择基于三点考量:圆形具有理性且谦和的特质;圆柱体能与广场的抱抱象形成视觉对等关系;其完整形态可与周边大体量建筑平等对话。"一拱二阶三舞台"的规划方案应运而生:面向主动线采用布尔手法打开体量,形成开放商业界面;水广场侧设置阶梯式复合平台,通过三个层次激活空间——首层弹性市集区作为过渡空间,二层阶梯看台区创造仪式感体验,顶层空中舞台区打造"空中花园"。
设计策略
建筑以18米跨度的极简钢构圆拱统领整体造型,南立面完全敞开形成最佳商业展示面。巧妙利用拱形几何切割出通往二层的大台阶顶棚,实现形式与功能的统一。材质运用呈现双重表达:银色铝板屋面与周边建筑呼应,塑造雕塑感轮廓;近人尺度采用木材和木色氟碳喷涂铝板,营造亲切松弛的氛围。景观设计采用"虚化边界"的手法,让商业氛围自然渗透至公共区域,形成公共-休憩-商业的柔性过渡。
运营策略
项目构建了三位一体的运营体系:通过优质公共空间实现"长效驻留",先吸引人群停留再自然转化商业价值;精心设计"看与被看"的互动场景,让人群与建筑互为风景;将近地空间碎片化处理,形成具有社区感的微空间网络,为商业运营提供灵活可能。这种策略确保了空间的持续活力与商业效益。
总结
通过“一拱·两阶·三舞台”的空间逻辑,将建筑转化成为城市事件容器,既满足了商业高效运营需求,又创造出了可生长、可参与的公共领域,为高密度城市综合体中的小微建筑提供创新范本。
项目名称:MXTR PARK 深圳万象天地水广场商业空间设计
项目类型:零售商业
项目地址:深圳万象天地
建筑面积:350㎡
客户:深圳万象天地
设计方:WBS里外工作室
项目设计:2024.2
完成年份:2025.4
主创设计师:张哲
设计团队:王啸宇,张海莹,庄凡,summer lv
绿植顾问:花道园林
灯光顾问:张帆
景观顾问:赵娜
摄影师:张超建筑摄影工作室
博万建筑事务所有限公司
竖梁社
竖梁社
赵扬建筑工作室
怡境国际设计集团
易加设计
上海骏地建筑设计事务所股份有限公司
天华建筑设计
天华建筑设计
天华建筑设计
nota建筑设计工作室
伍德佳帕塔设计咨询
都市再生设计研究院
大椽建筑设计事务所
未见筑设计事务所
立方设计
昱景设计
goa大象设计
荣朝晖工作室
BIAD-ASA筑景工作室
BIAD-ASA筑景工作室
三文建筑 – 何崴工作室
源道建筑
行止计画设计工作室
UUA建筑师事务所
goa大象设计
柏涛设计
宇合光年
柏涛设计
宇合光年
咫间设计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乡土创作中心
Lab D+H
厦门都市环境设计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