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加:顶端设计
里直街有机更新:延续生活记忆的褶皱
浙江 收集
 

“如果说文保建筑集中展现了文化与历史价值,其周遭的日常空间语境就是丰富其价值的血肉,同样具有延续的意义。”

——陈斌鑫 / goa大象设计总建筑师

 

里直街位于绍兴上虞老城区,是曹娥庙历史文化街区的一部分。其所在的“老坝底”区域与漕运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承载着老上虞人的集体记忆。随着上虞新城在城市北部的崛起,老城区面临着建筑破败、道路拥塞以及人口外流等问题,旧城更新计划就此展开。历时三年光阴,里直街从一条传统的集镇街道转变为集文商旅于一体的特色街道,作为“老城会客厅”焕发出新的活力。

 

非名录内的寻常历史地段

200m长的里直街背后是一段漫长而混杂的生活记忆,街巷两侧留有自清末民国至九十年代叠加建造的低矮建筑,其中散落振华旅馆、大东轮船公司、大王庙和陈宗海道台府四座文保建筑,此外多为民宅及小街铺。

作为一段已孤立破败、非编制在案的老街,最初的规划条例仅要求散点保留四座文保建筑,此外的街道建筑物均允许全部拆除,退让为运河公园,若如此做,承载了集体记忆的空间载体将不复存在。

立项之初,开发团队对里直街展开“拆与留”的思辨。团队认为:与许多寻常集镇街巷类同,里直街虽不在保护名录内,却能够“较完整地体现出某一历史时期传统风貌和民族地方特色”,具有其作为“历史地段”的价值。[1]

基于此,团队上下达成一致,在规划要求的基础上建立更严格的更新条件设定,在保留场地肌理和风貌的基础上进行功能再生,使其维系城镇的地方认同,反哺城市公共生活。

 

承载生活记忆的空间褶皱

街道中建筑年代丰富,从清末民国木结构台门类建筑到建国后的砖瓦水泥墙,从七八十年代砖混预制板房到九十年代之后陆续出现的小洋楼,无法以单一的时期或风格予以概括。

同时,老街目前所面临的诸多问题需要被正视。伴随建国后的人口增加,街巷界面被挤压,逐渐趋于无序和杂乱。一方面,长期无序加建导致的拥塞空间需要被疏导;另一方面,被生活所塑造出的肌理和场所,构建了街道的生动性和记忆的独特性,需要被予以恰当的保留。

设计团队通过多次场地踏勘辨识街道上值得保留的片段,以此为信息基础建立疏导与保留之间的平衡。更新设计采用总体肌理-空间关系-细部构件三个层次的策略:

1)萧绍运河在里直街段向北内凹,拥有柔和的街巷曲线与空间肌理,整个场地具有30厘米的高差,设计团队保留街道肌理,重点保留其非正交平面系统及微弱高差。

2)街道中建筑的结构与形制随年代不断叠加,呈现出丰富的空间关系,有别于现代城市中统一规划的街区,富有人情味。设计团队对这些空间关系的细节进行辩证性的筛选和延续。例如,某2层砖混建筑与街巷之间的院墙,在转角位置特意做了圆弧的处理,以避免转角干扰对门的邻居,这一特别的细节是里直街过去邻里关系的映射,其空间关系被特意保留。

3)设计还保留了一些构件与要素,包括运河边的泊坎、矮墙、河埠头、老树、街上的门牌、花砖墙、老家具等,在这些富有年代感的构件与要素之外,属于现代工业体系的玻璃砖墙、铝板盒子的融入则预示新功能的置入。

 

功能的再生与公共性的提升

老街在空间结构、安全性、通达性上均无法满足现代商业及文化空间的使用标准,设计团队在尊重原有群落空间肌理、建筑错落关系的基础上,拆除复用率较低的加建结构、整合细碎的使用空间、加高室内净高、加强河岸开放性,使老街胜任现代化运营的需要。

四座文保建筑经修缮改造后成为街区中的公共节点。例如,大王庙被改造为兼具演出、集会、展陈功能的复合活动空间,陈宗海道台府则成为挖掘本地文化、举办各类文化活动的公益书院。沿街商铺面积在40㎡-500㎡不等,包括大型院落式商铺、单双层商铺等多元形式,满足后续运营的可变性。

原有民宅贴驳岸建造,运河沿岸亲水空间并未得到有效挖掘与利用。设计团队在整理驳岸场地后,增建院落观景平台、沿河观赏步道、码头堤岸与入街景观广场,形成滨水景观系统,提升区域的公共性。

 

材料与工艺的新旧并置

浙东绍兴民居以轻薄檐口为特色,不仅节省瓦片,更具有轻盈的美感。改建后,建筑檐口采用混凝土构造改善防水,以表面单层盖瓦、搭五露五的构造设计延续原檐口“轻盈感”的特质。

设计以改良工艺运用老街质朴而富有年代感的既有材料。例如,以干粘石塑造墙面并做抗裂处理,以水磨石和水洗石分别处理踢脚线和窗套。老街中最富有材料特色的是一幢80年代建造的养老院建筑,改造过程中其墙面粘玻璃渣工艺被延续下来,并通过选用无棱角玻璃渣、采用压实做法等手段改进工艺、规避人员划伤。

东部入街的片墙构成人们进入街道的第一印象。设计团队于落架大修时采用空斗砖墙的砌筑方式并于青砖中散点布置透光混凝土砖,以此隐喻里直街新旧混杂的更新手法。

2023年5月,里直街开街运营, 昔日运河商贾贸易繁荣的景象,重现于新生的里直街。一批老街坊受邀来到故地探访,82岁的原住民发出感慨:“阔别四年重游故地,旧时模样依旧清晰。”

 

[1] 王景慧.历史地段保护的概念和作法[J].城市规划,1998,(03):34-36+63.

 

项目名称:里直街有机更新

项目地点:浙江省绍兴市

建筑面积:4300㎡

业主:浙江省上虞曹娥江旅游度假区管理委员会

建筑设计:goa大象设计

景观设计:杭州蓝颂园林景观设计有限公司

设计/竣工:2019 / 2022

摄影:goa大象设计

goa大象设计

杭州

指数:8.2
 
推荐:国内最具综合实力的建筑设计机构之一
进入机构 关注机构
推荐

南头古城南北街建筑风貌改造

博万建筑事务所有限公司

佛山南海叠滘墟改造一期

竖梁社

广州恩宁路永庆坊一期

竖梁社

大理柴米多农场餐厅和生活市集

赵扬建筑工作室

绿地香港 · 也今东南

怡境国际设计集团

苍霞“海月江潮”历史街区保护与城市更新

上海骏地建筑设计事务所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瑞安蟠龙天地-水乡古镇的城市更新实践

天华建筑设计

鸿寿坊 - 里弄式商业的城市更新实践

天华建筑设计

今潮8弄 - 四川北路历史商街的重生

天华建筑设计

龙江老街改造 - 市集文化的再出发

竖梁社

PAC户外商业街区场所营造 - 发现“好白相”

nota建筑设计工作室

武汉中山大道环境综合整治工程 – 繁荣回归

伍德佳帕塔设计咨询

上海苏河湾慎余里修复更新项目

都市再生设计研究院

京投北京檀谷商业街改造

大椽建筑设计事务所

北京华熙LIVE·五棵松灯光场景营造—“京西不夜城” 炫丽魅夜之彩

华熙万物设计

麓坊中心 主理人街区

未见筑设计事务所

龙城CC创意街区

立方设计

越界陕康里更新

昱景设计

滨江新城休闲水街

荣朝晖工作室

成都彭州龙兴寺区域城市更新 - 区域更新,旧城新生

BIAD-ASA筑景工作室

天津市意风区城市更新

BIAD-ASA筑景工作室

康县新人字桥及周边商业街更新

三文建筑 – 何崴工作室

张飞庙民俗风情街

源道建筑

老菜场市井街区一段改造 - 碎片与修补

行止计画设计工作室

兰花阁:九流渡滨河艺术街区

UUA建筑师事务所

祥符桥传统风貌街区 - 市井复兴与街区活化

goa大象设计

芜湖古城更新 - 旧邑新城,古韵盛景

柏涛设计

杭州万科良渚玉鸟集

宇合光年

阜阳罍街

柏涛设计

福州烟台山商业街景营造

宇合光年

远见文旅-平望京杭大集

咫间设计

前洋农夫集市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乡土创作中心

广州永庆坊街区

Lab D+H

厦门状元文化广场

厦门都市环境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设计放心选,监督有保障
  • 更好设计

    这里汇聚顶端、前沿的设计团队与项目创意

  • 更多选择

    这里聚合更多国内外、全产业的服务与产品

  • 全面配套

    可需求发布、招标竞赛、咨询管理配套服务

  • 管控保障

    针对服务产品全程监督管控与质量跟踪评价

上设计加网,实现精益营销
  • 高质展示

    入驻企业专站在市场门户高质的展示传播

  • 精准客群

    几千团队、海量设计师、优质需求与客群

  • 全面营销

    企业推广、合作、招聘、企宣等一站到位

  • 顶层发展

    这里汇聚设计产业供需的顶端圈层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