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所新建的学校位于孔孟之乡济宁,是一个可以容纳从幼儿园到高中全学段9000名学生的超大规模寄宿制学校——一个完全由孩子们构成的社区。如何在这样一个影响中国两千多年的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处理一个社区化“理想校园”的设计任务,如何在城市新区的大尺度肌理环境下营造一个亲切宜人且充满想象力的校园,对设计师而言也是全新的挑战。
容纳多样化行为模式的巨大容器
项目用地被两条T字交叉的道路分隔为南北两个部分。依据青少年的身心发展阶段及年龄认同感的考量,将初中、高中并置于北侧面积较大的地块,小学、幼儿园则置于南侧较小的地块。两个区块的出入口均朝向规划中的次要道路以规避城市快速路的不利影响,继而将各个教学单元依据自身所需的采光、通风等物理条件进行合理高效的系统化布局。
在此基础上,理想中的社区化校园还应同时对城市与使用者两个层面的空间需求进行针对性的回应。城市层面,校园建筑从形体、尺度等不同面向与周边的城市建成环境形成对话,并充分考虑与周边社区之间对于部分校园公共设施的共享;使用者层面,孩子们日常生活中诸如读书、思考、奔跑、打闹、争吵、幻想等各类行为,都能够诉诸于开放、复合、多义化的空间体验。
“类型化”的核心校园空间序列
对孩子们多样化行为的关照最终体现在设计对校园空间的类型化处理之上。设计者将孩子们的各类空间行为按照必要性活动、自发性活动以及社会性活动三种类型进行分类处理,并将设计的着墨点更多地集中于后两类行为之上。“礼”、“诗”、“野”三个不同主题的体验序列构成了容纳必要性行为的教学单元之外最核心的空间线索。
中学部主入口不严格对称但相对均衡的建筑体量围合出仪式空间的基本框架,经纬纵横的银杏林则相对柔和地传达了对“礼”诠释。将层层退台的过渡性空间内含于建筑体量之中,一种异于说教的平和姿态引导学生自发地代入体验,以此承接的各类公共活动也被赋予了不同的意义。
初中部、高中部之间的空间主题被定义为“诗”。对应城市尺度的完整体量在这里被消解,几个点状的盒子自由地散落于水畔林间,通过架空的廊道、平台与建筑主体保持功能上的必要关联。由自然元素构成的“空”与不绝对清晰的“实”在物质与意识层面共同刺激着孩子们对于生活的想象。
最后一个空间的主题是野趣,是生活和环境最初交织在一起的样子。在孩子们上学放学的路径,一草一木、一花一叶、一虫一鱼都扮演了讲述者的角色,将生活区和教学区不动声色的整合起来。“规矩”的形制被隐匿,取而代之的是能够切实感知的童年记忆。
多维度的弹性成长空间
为了让建筑的尺度更加亲切舒适,从而让孩子们更容易自发地代入空间体验,设计中加入了大量的室外平台、廊道以及桥等元素。规模巨大的校园被潜在地联系为一个系统,孩子们的日常穿行可以远离不良气候的影响,一些超出孩子们身心尺度的建筑体量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消解。
孔孟之乡的文化符号与城市新区的物质尺度限定了项目初始的条件框架,而对“儿童发展本位”的教育观的深层解读使设计者找到了处理矛盾的核心出发点——对人的积极关照总是一条解决复杂问题的基本路径。
项目名称:济宁海达行知学校
项目地址:济宁市高新区
建筑面积:23.5万㎡
客户:建设单位:山东海达开发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设计:山东建筑大学建筑城规学院象外营造工作室
设计时间:2016.5-2016.10
建造时间:2016.10-2017.8
主持建筑师:刘伟波
方案团队:张增武,焦尔桐,张洪川,于文原,王洪强,郑洁,安琪(实习),孙喆源(实习),田雪(实习),武瑜葳(实习),张天宇(实习)
规划团队:吕学昌,马金剑,孙诗颖,赵安国,荣婷婷,马东
施工图团队:杨宗晨,贾涛,李心慧,邵长浩,李超,钟世民
景观团队:宋凤,丁国勋,吕习习、范鲁燕、于洪洋
室内团队:李玉贺,王依群,李勇,孙培鑫,薛昌伟、高华美
运营单位:山东271教育集团
建筑摄影:邵 峰
立方设计
立方设计
零壹城市
墨泰建筑设计
零壹城市
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城市建筑与环境设计研究院
墨泰建筑设计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UUA建筑师事务所
众建筑
扉建筑
法国AS建筑工作室
goa大象设计
甲骨文空间设计
杭州三日室内设计
圆道设计
立木设计
GOM高目建筑
恒新寰宇建筑设计
天元建筑设计
深圳市同济人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意构建筑
hyperSity 建筑设计事务所
梓泉建筑设计
华造建筑设计
意度建筑
和立建筑实践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畎亩建筑
元新建城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古风建筑
BAU建筑城市设计事务所
非寻建筑
方夏设计
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合肥分院
立方设计
BAU建筑城市设计事务所
十拓建筑规划设计事务所
修舍建筑
南大建筑钟华颖工作室
思序建筑规划设计
思序建筑规划设计
思序建筑规划设计
思序建筑规划设计
思序建筑规划设计
思序建筑规划设计
间至设计
本末建筑
惟尚建筑设计
元象建筑
goa大象设计
迪卡建筑设计中心
米丈建筑设计事务所
广州共生形态设计
无样建筑工作室
蹊径设计
南沙原创建筑设计工作室
不也设计工作室
迹·建筑事务所(TAO)
門觉建筑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零壹城市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十拓建筑规划设计事务所
HHD_FUN
格筑设计
普泛建筑工作室
欧博设计
木量建筑工作室
源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