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概况
场地位于长安街西延长线老城区的中心地带,原址为京西北方旧货市场,这里被密集的老建筑和狭窄的街道包围,是市民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率极高的一处开放空间。
由于东侧的大型殡仪配套建筑和西侧的月福汽配城的存在,在城市中形成了一块“U”型的独特肌理。该项目最独特之处在于在传统墓葬建筑群与新兴城市文化产业间建立起一条缓冲带及润滑剂,将旧货市场改造成一个充满趣味的休闲空间,为城市注入了新的活力。
场地西北侧紧邻城市新兴的公共文化体育区,公园以文艺为主题,加入未来感的元素,柔性包裹和联结周边各类区域。为居民提供文化艺术休闲场地,为未来文化产业预留弹性空间,在这里,人们可以在阳光下喝杯咖啡,或进行户外活动,孩子们也可以在这里玩耍、骑车、滑旱冰,新的公园激励着社区居民的公共生活,同时满足了年轻一代人的交流需求。
主题构思
整个公园平面由曲线穿梭而成,曲线汇聚形成一条流动的“河谷”,这是一个连续的、下沉式的、充满自然绿色景观的线性空间,下沉式空间使东侧地形自然抬升,有效的阻隔东部墓葬建筑群的视线,中部隆起的山丘形成大面积的向阳南坡,为河谷提供优美的小气候环境。
河谷由非线性程序算法拟合人流走向生成模型,将各个功能区集合成一个开放的序列,人们可以自由便捷的从道路和地铁口、公交车站进入,在穿行的过程中停留、休闲。
河谷里流淌的不是水,是容纳不同人群活动的、尺度多样的多功能户外活动空间。河谷也是静谧而富有形态变化的艺术长河,河谷中的岛屿便是一个个主题花园。
主题花园由彩色水磨石制成,横跨河谷上是简约现代的景观桥、“河滩地”由彩色透水混凝土步行道组成。沿桥跨过河谷,便来到全园的中心——活力大草坪,人们可以在此举办大型的汇演活动,也可在流线造型的“未来廊架”处凭栏远眺,此时观看的不是奔流的河水,而是熙攘往来的活动人流。景观建筑设计中大量使用了银灰色、金属、荧光色,使整个公园充满了未来感。
公众参与
文化艺术中最动人的风景是公众的参与,公园中设置了儿童活动主题乐园,艺术展示主题的“虫形座椅”、文娱展示主题的室外“草地剧场”、“音乐角”、林下运动乐园,满足了人们的情感诉求、交往诉求、亲子需求、教育需求,并为公众预留出可供周边文化产业开展活动的空间,让人们在此驻足停留、休憩交谈、参与活动,构筑美好的日常场景,在这里重建人情关系和社区温度。
这不仅仅是一个“有颜值”的公园,更是一个有人情味的公园,是容纳多种需求的公共活动场所,是艺术品展示地,是未来艺术家的孵化地,公园的运营将因为艺术的融入而不断焕发新的生机。
项目名称:西长安街文化艺术公园
项目地址:北京市石景山路与上庄大街交叉路口
建筑面积:7.8 ha
完成年份: 2018
业主单位:石景山园林绿化局
景观设计:北京北林地景园林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设计五院、综合技术院
主创及设计团队:张璐、麻广睿、项飞 、张婧、赵书笛、赵睿、惠子煜、李志鹏、王梦琪、张霖茂、杨子夜、王佑鑫、骆凯、杨子蕾、张文文、刘框拯、刘治国、陈春阳、李军
合作方:
石景山郎园PARK
英思特(北京)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PLACE Design LLC(美国)
Field Research Office
摄影版权:北京北林地景园林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大丹工作室
AECOM
一宇设计
选泉设计
Martha Schwartz Partners
LDG兰斯凯普
CLD会筑景观
北京源树景观规划设计事务所
一方国际环境景观
棕榈设计
土人设计
格境设计
格境设计
元有景观
元有景观
元有景观
元有景观
或然景观
BAU建筑城市设计事务所
昱道景观工作室
未相景观
尤境设计
观筑设计
MYP迈柏
MYP迈柏
北林风景建筑研究中心
成都澳博景观设计
艾绿尼塔
BOX盒子实践景观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