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加:顶端设计
渭柳湿地公园
陕西 收集
 

源起:西咸城市化压力下的母亲河

西汉文学家司马相如在著名的辞赋《上林赋》中写道:荡荡乎八川分流,相背而异态,描写了汉代长安上林苑的巨丽之美,自此有了八水绕长安的记叙。 八水之一的渭河是黄河的最大支流,也是西安和咸阳的母亲河。在西咸一体化城市扩展的背景下,渭河沿线的自然乡野河滩承受着被城市化的压力。城乡交错区的水环境不断恶化,乡野河滩迅速消失,河滩湿地被水泥护堤取代,人们对乡野大地的归属感越来越强烈。 渭柳湿地公园建设在渭河流经咸阳市渭城区河段存留不多的自然洪泛滩地之上,总长约3200m,宽约470m,占地面积约125hm2。本项目获得2018艾景国际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奖唯一的卓越景观设计奖。

 

胁迫与问题:环境恶化、生态退化和消失的乡野生活

渭柳湿地公园所处的河段面临许多问题:场地上游河滩的自然原貌已被硬化水利工程取代,场地内的乡野河滩也面临着因城市化进程而破坏的压力;场地下游的河滩已被城市园艺化景观取代,河滩原有的物种丰富度和生物多样性下降,河道的自然生境系统严重退化;场地中多条城市雨污合流排水明渠经河滩排入渭河,在导致渭河水质恶化的同时严重污染了自然河滩的水环境(现场监测采样基本为劣五类);附近居民在滩地自发开垦了大量莲塘和菜地,反映出市民拥有强烈的对自然乡野和田园生活的诉求。

 

总体思路:构建综合服务的绿色基础设施

应对上述问题,本案以全面恢复和重建自然河滩的生态系统服务为首要目标,通过水安全、水环境、水生态、水休闲四大策略营建集洪水公园、海绵公园、城市公园于一体的城市综合绿色基础设施,实现适应性防洪、雨洪调蓄、废水净化再生、生物多样性修复、多样休闲和艺术化体验等多重服务价值。

 

弹性景观设计,适应洪水过程

气候变化引发的暴雨洪水频发已成为全球问题,渭河近年来的洪水压力也在不断增加。设计首先需要应对洪水问题。为了能在保证河道行洪安全的前提下恢复河滩的自然调蓄功能并合理利用河滩空间,设计利用原始地势条件,构建适应不同洪水位的弹性景观——将最易受洪水淹没(5年一遇水位以下)的浅滩作为洪水公园,将相对淹没风险较小的区域(10年一遇水位线以上)设为湿地净化区,最后将最为安全的区域(20年一遇水位线以上)作为田园休闲区。除了场地北面的100年一遇大堤外,场地内部的次级河堤均采用生态护堤的方式,结合扦插活体柳枝、抛石、石笼、植草缓坡等手段,既形成对洪水的保护和缓冲带,又兼顾生态修复和保护功能。

 

利用原有土堤,构建渭柳绿廊

公园的中轴线由一条贯穿东西的休闲绿廊构成,绿廊在现状土堤的基础上改造,结合其形态对局部地形进行微调,并保留土堤两侧现有的柳树。公园建成后,原有的树木以及沿廊道补植的树木很快形成了河滩上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污水净化,废水再生

为了能在解决水污染问题的同时充分利用宝贵的水资源,公园在城市与渭河间构建起一道湿地净化缓冲带,将原直排渭河的雨污水引入污水厂,再对污水厂尾水(劣五类)通过人工湿地进行净化。净化后的再生水可达地表水III-IV类标准,满足公园绿化及农田灌溉,休闲亲水体验及回补河滩生态湿地等功能。人工湿地根据净化规模和目标进行设计,计算后确定以潜流湿地为主、表流湿地为辅的方案,并在流程中布置氧化塘以发挥调蓄缓冲、水体复氧以及向下级湿地均匀布水等功能。

 

协助自然恢复力量

生态环境修复的关键在于为自然恢复过程提供一个启动的助力——在排除原有人为环境干扰后(如水污染、垃圾倾倒等),以营造多样化的栖息地类型为目标,在保留场地原有树木及野生芦苇的基础上,对河滩地形进行微调改造,同时适当补植乡土乔、灌木以及水生植物,从而修复和营造水生动物、两栖动物和水禽的繁衍、觅食和庇护场所。

 

回归乡野,体验自然

在水环境修复和水生态建设的基础上,为了满足周边居民对乡野休闲和田园生活的需求,设计通过挖掘渭河水文化,以水为主线打造了水文化广场、亲水体验园、市民农园、乡野健身园等休闲游憩体验功能区,使这片河滩地成为市民回归自然、体验自然、追寻乡野生活的宜人之所。

 

艺术化的生态设计

除自然生态景观外,公园的设计中亦结合了人文景观元素。生态湿地区中蓝色和橘色交相辉映的两条栈桥象征公园设计的两个核心理念——浅蓝向蓝紫的颜色过度象征水由浊转清的净化和蜕变,而黄色向红色的夜色变化则象征着秦渭文化的演变与传承。

 

最低成本、最大效益的可持续设计

从项目的最初阶段开始,公园的设计就考虑了除环境外的社会和经济效益问题。结合投资预算和当地实际情况,通过低成本、低维护,低技术的技术与设计,获得环境、社会和经济的效益最大化。项目建成后,我们联合北京大学深圳研究院绿色基础设施研究所,开展环境绩效与社会绩效的综合评估工作,为公园的设计提升、管理维护、以及未来同类项目提供反馈。

公园建成一年后,园内各监测断面水质均达到国家III-IV类水标准,对比建设前雨污明渠的数据,COD、氨氮、总磷和总氮的削减率分别达到89.6%98.4%96.6%79.5%,同时废水资源化的年回用量达到2.4×106立方米。据成本效益评估,公园平均建设成本为80元每平方米,仅为咸阳同类公园的三分之一。在环境效益方面,除上文提到的水环境提升外,公园内不同地区草本群落生物多样性Shannon-Wiener指数提升至1.57-1.91,乔木群落提升至2.11-2.33。在社会效益方面,在现场收到的462分有效市民问卷中,公园总体满意度为94%,其中对舒适性、亲近自然、儿童游乐和老人活动的满意度分别为90%86%77%80%。在经济效益方面,公园建成后对增进了周边土地的增值。

 

结语

绿色基础设施是能够提供综合生态系统服务的多目标系统性工程。本案将生态防洪技术、人工湿地技术、栖息地修复技术统筹于河滩空间中,通过景观设计途径实现集洪泛漫滩、海绵湿地、城市公园于一体的渭柳湿地,成为生态文明建设在城乡绿色发展中的示范案例。

 

项目名称:渭柳湿地公园
项目类型:乡野河滩的水环境修复与再生
项目地址:陕西咸阳
设计机构:北京一方天地环境景观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标签:绿色基础设施、河道生态治理、综合性城市公园、城乡一体化
获奖:2018第八届艾景国际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卓越景观设计奖

 

推荐

南京河西生态公园

AECOM

西长安街文化艺术公园

北京北林地景园林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上海艺仓美术馆水岸公园

一宇设计

大田县健身绿道与河滨栈道

选泉设计

重庆凤鸣山公园

Martha Schwartz Partners

胶州三里河公园中央商务区

LDG兰斯凯普

江岛新天地滨江商业生态公园

CLD会筑景观

新疆博乐人民公园

北京源树景观规划设计事务所

临澧道水河柳林公园

棕榈设计

西安雁南公园城市阳台

土人设计

常熟琴湖公园

格境设计

汶上银星公园 - 童星绽放,活力无边

格境设计

邛崃凤求凰公园

元有景观

东华山山地公园—阳光之路、花城绿芯

元有景观

南召黄鸭河滨水公园

元有景观

道孚高原水生态示范园

元有景观

复园

或然景观

江阴市滨江公园

BAU建筑城市设计事务所

成都兴隆湖·湖畔森林图书馆

昱道景观工作室

嘉北郊野公园驿亭

未相景观

尚义鸳鸯河公园改造 - 母亲河畔的新希望

尤境设计

多岛海野草公园

观筑设计

重庆九龙外滩休闲公园

MYP迈柏

上海浦东牡丹园改造与提升

MYP迈柏

象湖公园游泳池浴室

北林风景建筑研究中心

流动的柔性边界,场地的本源之力\宜昌云集公园

翰地景观

沙河源公园

成都澳博景观设计

扬州三湾生态中心

艾绿尼塔

海上明月公园

BOX盒子实践景观事务所

设计放心选,监督有保障
  • 更好设计

    这里汇聚顶端、前沿的设计团队与项目创意

  • 更多选择

    这里聚合更多国内外、全产业的服务与产品

  • 全面配套

    可需求发布、招标竞赛、咨询管理配套服务

  • 管控保障

    针对服务产品全程监督管控与质量跟踪评价

上设计加网,实现精益营销
  • 高质展示

    入驻企业专站在市场门户高质的展示传播

  • 精准客群

    几千团队、海量设计师、优质需求与客群

  • 全面营销

    企业推广、合作、招聘、企宣等一站到位

  • 顶层发展

    这里汇聚设计产业供需的顶端圈层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