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石汤泉位于京北燕山支脉雾灵山脚的一处斜坡之上,西侧毗邻山崖,东侧接壤河谷冲积平原。场地坐落在自然景观和居住区的交界处,四周被茂密的杨树林包裹,地表生长着芦苇与杂草,滚石散落其间,一条蜿蜒的小溪自北向南流淌。树林外缘不远处是阿那亚新建的度假社区,从高处望,连绵起伏的群山在云雾中时隐时现。人们从社区前往汤泉,需借道林中小径,穿过杨树林进入一片开阔地,近乎垂直的崖壁赫然出现在前方,仿佛步入了一个“秘境”。
为了减少体量对周围树木和原始地貌的干扰,我们将建筑主体底层架空。混凝土骨架作为承重结构,通过立柱与土地相接,宛如一座被轻置于山坡之上的“温泉仪器”。暴露在外的混凝土“粗粮细做”,采用深凿毛工艺处理,呈现出岩石般的抽象质感,以回应场近处崖壁的地貌特征。建筑高23米,顶部设有八个细长的圆柱形光筒引入自然光,向下弥散,塑造了幽暗的汤池空间氛围。从社区远观,建筑仿佛隔空降落,隐匿于山林之间,又持有一种独立秩序的姿态,形成一种与自然并置的“对话”。
汤泉空间由两部分构成:西侧为垂直布局的功能区,东侧为竖向交通、服务核,两者通过透明的水平走廊相连。垂直展开的空间布局能够尽量减少建筑的基底面积,同时得以充分利用空间高度的变化,实现人们与杨树、崖壁和远山等多维度的视线联结,建立起对自然的丰富感知,营造出蒙太奇般的层间场景转换。
汤泉首层的空间中央是一座5米高的柚木“盒子”,作为集接待、沐浴、理容等功能于一体的更衣区。两排高侧窗位于走道上方,在引入自然光和通风的同时保证了空间的私密性。二层为休息室,高度位置与杨树树冠中部平齐,四面被落地玻璃围合,自然景观笼罩室内。当上方悬窗开启,微风在这里穿过,休息厅成为一个漂浮于林间的“凉亭”。天花下方悬挂着八个由混凝土浇筑而成的圆盘吊灯,在夜里,光线通过天花的反射晕开,圆盘的形态也暗示着建筑顶部光筒的存在。
泡汤功能分布于第三层,藏于光筒下的汤池被弧形墙体包裹,包括了不同温度的泡池、冰桶区、淋浴区、挂衣区和饮水处。底部空间幽暗、静谧,天光通过凿毛后的混凝土内壁变得更加柔和,微微照亮至下方的水面,波光反射在弧墙和天花上,光、水、雾在此动态交织,相得益彰。泡汤时,透过西侧的条形长窗,视野可以延展至深谷、崖壁,以及将建筑层层包围的杨树林。
作为社区中的公共设施,眼石汤泉创造了一种带有神秘感的空间知觉——某种跳脱日常生活的独特感受。建筑作为媒介,在一定程度上赋予了生活更多元的身心体验,成为连接访客、居民、社区与自然的纽带。
项目名称:雾灵山眼石汤泉
地理位置:承德市兴隆县雾灵山阿那亚,河北,中国
建筑面积:560平方米(地上:360平方米,地下:200平方米)
占地面积:131平方米
用地面积:600平方米
业主:承德阿那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建筑/室内/景观设计:直向建筑
主持建筑师:董功
项目建筑师:赵亮亮、谭业千
设计管理:张菡
施工管理:赵亮亮、李锦腾
驻场建筑师:谭业千、张志逸(实习)、王维琛(实习)
项目成员:李嘉慧、孙颖艺、曾子豪、王飞宇、张力文
合作设计院:上海都市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合作设计院项目建筑师:肖尊石
合作设计院建筑师:陈太安
结构设计:程俊、杨雨薇、彭礼
机电设计:史新凯、徐定定、张杰
灯光设计:栋梁国际照明设计(北京)中心有限公司
幕墙顾问:阿法建筑设计咨询(上海)有限公司
景观设计:上海翰祥景观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汤泉顾问:戴思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家具设计:吱音
标识设计:北京偲迪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北京图石空间创意设计有限公司
施工方:承德宏盛建筑安装有限公司、北京万丹绘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结构类型:混凝土框架结构
建筑材料:清水混凝土,玻璃,钢,黄铜,柚木,水磨石,石
设计周期:2019年10月至2021年2月
建设周期:2021年3月至2024年7月
图片摄影:刘国威、田方方
三谷设计
goa大象设计
天元建筑设计
天华建筑设计
否格设计
印文设计
C+Z建筑师工作室
天元建筑设计
空气联盟建筑事务所
互建筑
炽造设计工作室
里未设计
亿端国际设计
同一建筑设计事务所
万华产品研发中心
Antoine Predock
都市实践
房木生设计事务所
大成设计
时境建筑
米思建筑
米丈建筑设计事务所
无样建筑工作室
广州共生形态设计
徽宗设计研究室
UDG有关工作室
本哲建筑
PLAT ASIA
MOC DESIGN OFFICE
小隐建筑
园·舍建筑景观
十拓建筑规划设计事务所
Kokaistudios
明懿空间设计
上海绿建建筑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
米丈建筑设计事务所
木君建筑与室内设计事务所
小隐建筑
三文建筑 – 何崴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