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粤港澳大湾区国家纳米科技创新研究院广纳院位于广州市黄埔区护林中路与珠江北路交叉路口北侧,是在中国科学院和广东省政府签署的《“十三五”全面战略合作协议》框架下,由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和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共建的新型研发机构,肩负科技创新实名,实现纳米科技技术的研究与自主创新,把中国纳米谷建成世界核心技术的发源地。
展示中心坐落于广纳院园区中央的景观广场之上,是一个直径约39m,高度21m的类半球体,总建筑面积4158.99㎡,其中地下一层面积992.63㎡,主要为设备功能空间;地上三层总面积为3166.36㎡,主要功能为展厅、接待、学术会议等。届时展示中心成为整个科技园区科研成果展示、对外展览接待以及媒体宣传发布的重要形象名片,力求打造为“多项第一、世界领先”的顶级纳米科技展厅。
“芥子须弥”与“红杉文化”
“芥子须弥”出自佛教用语,指微小的芥子中能容纳巨大的须弥山,从辩证的角度喻指小中有大。在纳米科技领域中如此富含哲学思辨的观点由此也成为纳米展示中心设计的基础理念。因此展示中心不仅展出的是广纳院关于纳米科技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同时也呈现出广纳院团队的红杉文化以及关于纳米技术与人类发展交互融合的思考与展望。
红杉文化是广纳院最核心的企业文化理念:红杉树通过根部交错缠绕从群体中获得向下扎根的力量并全部用于向上生长,因此尽管生长于土地的浅层土壤却仍能高大雄伟屹立不倒。这点与广纳院“让创造价值者更有价值”的愿景不谋合而——各类先进的科学技术都可以成为红杉文化的一部分,来到广纳院平台的项目团队和企业可以像红杉树林一样,借助广纳院坚实的平台,相互支撑、共同成长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的中坚力量和前沿阵地。
钢与木交织的复合结构体系
展示中心建筑由球形网壳胶合木结构与主体钢结构两个独立体系组合而成。
球形网壳胶合木结构源于“红杉树”概念原型,从场地中央“拔地而起”,接近玻璃幕墙顶部时散落而下,从而整体网壳形成一种类似“苹果核”的几何形态,交织的木结构网壳象征着多学科、多专业、多团队的相互支撑、共同成长,永攀学术高峰并在国家各个角落开枝散叶,铸造辉煌。
球形网壳胶合木结构外壳由双曲面Zollinger互承体系木梁搭配榫卯连接单元组合而成,结合局部预张拉环向拉索以及内核钢构件,构成了半球造型玻璃幕墙的支撑基础。
建筑主体功能区域均为钢框架结构,由相互间隔120°的两个楼梯间与后勤设备间形成的三组“核心筒”作为主要竖向支撑结构,从而使得二、三层楼板悬挑而出,打造出无柱悬浮功能空间,进一步加强了展示中心室内的纯粹性与通透性。
充满诗意的联动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辛弃疾·《青玉案》
我们希望站在展示中心内部,可以感受到更高维度的空间从而激发无穷无尽的探索欲。尽管身处“芥子”之中而内部却大有乾坤,可仰观斗转星移,感受宇宙浩瀚,洞悉能量涌动传递。这些主观感受不仅仅依靠网壳木结构所带来的视觉体验,同时也需结合场地、建筑自身幕墙以及泛光等多系统联动实现。
我们以木结构编织为几何原型,将此手法延续并贯彻至建筑幕墙表皮甚至场地设计之中。为了保持玻璃半球光滑、完整、通透的形象还原度,我们采用双曲隐框玻璃幕墙作为展示中心的外壳,幕墙的单元划分形式也遵循与木结构准确对位的菱形交叉编织原则,而到了幕墙顶部玻璃与木结构脱离的区域,切分几何由菱形向三角形过渡,实现了兼顾美学与经济实用的球形玻璃幕墙表面几何单元的切分。俯身凝视,幕墙的圆形安全盖板与黑色拼接胶缝相互链接,如同勾勒出一副立体的几何星系图,烙印于园区的中央。
场地的设计同样以建筑木结构落地点为基础,延续交叉编织手法并做放射线布满整个场地,放射线的交点均设置地面点光源。建筑的一周布置有环绕式景观浅水池,夜间倒影与水面之上与原建筑遥相呼应,亦有阴阳之躯拟合完型所带来的别样感受。
展示中心作为整个园区的“生命心脏”,泛光系统不仅只是自身,而是与整个场地乃至园区均有关联,从木结构内侧凹槽的智能流水灯带、幕墙玻璃单元的金属盖板到场地网格放射线灯阵形成了整体联动,产生具有“呼吸”般灯光的流动亦或者强弱、明暗变化等效果,站在展厅内却如同置身浩瀚宇宙星系,不禁使人深刻感悟纳米世界“微小”却“广阔”的哲理。
象征“红杉文化”的木艺温润质感以及象征“前沿科技”的金属阳极氧化铝板与超白玻的材料搭配奠定了展示中心室内的风格基调。展厅的地面采用环氧水磨石,墙面基本采用木饰面+超白钢化玻璃的结合,悬挑的层板与吊顶采用阳极氧化铝,吊顶上的空调风口以及喷淋、灯具整合设计于环形定制设备带中,同时搭配吊顶流水灯带的勾勒,犹如运行精密的太空舱顶部,从而增强了室内科技与未来的氛围感受。
“冰”与“火”的交织
象征“红杉文化”的木艺温润质感以及象征“前沿科技”的金属阳极氧化铝板与超白玻的材料搭配奠定了展示中心室内的风格基调。展厅的地面采用环氧水磨石,墙面基本采用木饰面+超白钢化玻璃的结合,悬挑的层板与吊顶采用阳极氧化铝,吊顶上的空调风口以及喷淋、灯具整合设计于环形定制设备带中,同时搭配吊顶流水灯带的勾勒,犹如运行精密的太空舱顶部,从而增强了室内科技与未来的氛围感受。
展示中心一层主要功能为展厅,包含了序厅、创新、创业、创造、创梦五大版块,以“影响世界的中国力量”为展览主题,从国家所需切入,综合展示广纳所能。
访客团队参观完一层展区后,可以沿着展示中心中庭的旋转大楼梯拾级而上,或者搭乘中央垂直电梯抵达二层。展示中心二层主要功能为学术会议室、多功能党建活动厅以及开放式图书阅览区,可以满足中小型的学术交流活动以及访客接待活动。
展示中心三层是一个360°全景室内平台,包含媒体发布区、咖啡水吧制作区以及沙龙区等功能。在此伫立犹如亭亭巨树之下,可近距离感受木结构所带来的建构之美,也可透过玻璃幕墙可以清晰地看到环绕四周的园区办公楼,犹如众星捧月之席位,因此这里也是展示中心最具标识性的场所空间。
数字协同与智能建造
展示中心作为国内第一座球形双曲木结构与球形双曲玻璃幕墙结合这样极具挑战性的非标项目,从方案推敲到施工落地涉及到众多学科领域的交叉协同合作,无论对造型设计,还是结构、幕墙、暖通与照明等专业均有较大的挑战,因此贯穿整个项目周期的数字化协同在本项目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数字化协同体系的介入,从方案推敲与各专业协同配合,到模型拆解、数字加工直至现场施工建造,使得建筑主体能够在12个月内得以高效完成。本项目从数字设计到智能建造整条流程的尝试探索,对日后建筑产业化升级具有不菲的总结价值与参考意义。
项目名称:广东粤港澳大湾区国家纳米科技创新研究院广纳院展示中心
项目地址:广州市黄埔区护林中路
建筑面积:4158.99㎡
设计单位:HOT DESIGN炽造设计工作室
项目设计:2022/4-2022/12
完成年份:2024/7
主创建筑师:王祥、严珂
建筑&室内设计团队:李翔、雒雨、云意茹、陆如清、闫一飞、闫婧、侯丽蓉、李月、周心蕊、康婷、汤源楠、陈潇豪、张沛文
首层展厅设计施工:深圳市丝路蓝创意展示有限公司
施工图设计单位:广州筑鼎建筑与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木结构专项设计:苏州昆仑绿建木结构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景观专项设计: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景观文旅规划所 郑旸、周国欢、何仲森、刘明朗、罗惠玲、庞钦元、徐家欣、杨石泉
灯光专项顾问:蔡文静
业主:广州纳米产业投资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广东省第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木结构施工单位:苏州昆仑绿建木结构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材料:花旗松胶合木、阳极氧化铝、A级防火原木表皮复合板、超白夹胶钢化玻璃、环氧水磨石
摄影版权:刘俊男、苏州昆仑绿建木结构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视频拍摄:刘俊男
三谷设计
Wutopia Lab
朱小地建筑设计事务所
goa大象设计
天元建筑设计
天华建筑设计
否格设计
印文设计
C+Z建筑师工作室
直向建筑
天元建筑设计
空气联盟建筑事务所
互建筑
里未设计
亿端国际设计
同一建筑设计事务所
万华产品研发中心
Antoine Predock
都市实践
房木生设计事务所
大成设计
时境建筑
米思建筑
米丈建筑设计事务所
无样建筑工作室
广州共生形态设计
徽宗设计研究室
UDG有关工作室
本哲建筑
PLAT ASIA
MOC DESIGN OFFICE
小隐建筑
园·舍建筑景观
十拓建筑规划设计事务所
Kokaistudios
明懿空间设计
上海绿建建筑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
米丈建筑设计事务所
木君建筑与室内设计事务所
小隐建筑
三文建筑 – 何崴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