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破苍苔地,偷他一片天。
白云生镜里,明月落阶前。——【唐】杜牧《盆池》
《寻梦环游记》里说,人的一生要死去三次。第一次是心跳停止、呼吸消逝;第二次是在葬礼上,被宣告在这个社会不复存在;第三次是这个世界上最后一个记得你的人将你遗忘。
中国的传统观念里忌讳谈论“死亡”,于是我们用“涅槃”、“圆寂”、“升天”、“安息”、“长眠”、“去了”、“走了”……美好的寓意、轻松的词语来代替,尽量不提“死亡”二字。但死亡终究是所有人都要面对的人生结果,漫长的人生旅途中,学会接受死亡,是我们这一生都需要做的功课。
中国人深受儒、释、道等传统礼节、风水文化和传统生活环境的影响,对于逝去的人都讲究“落叶归根,入土为安”,久而久之,墓地成为一个古老而极具纪念性的场所。而中国传统的墓地一直延续古代墓地的诸多元素,墓地建筑多以厚重、沉闷的中式或仿古建筑风格为主,墓园大多给人以沉重、压抑,甚至阴森、恐怖的心理感受。
云镜的建筑实践让我们有机会更深入思考死亡。把死亡放置于时间的维度里,伤痛与恐惧其实是短暂的,留下更多的是思念。在2021年这个特殊的时间点,我们想通过设计减轻一点死亡带给人们的伤痛,尤其是传统带给生者的沉重。当近距离接触死亡或者深入的思考这个问题以后,会有很多莫名的疑问,比如自己会以哪种形式去世?去世以后希望以哪种形式安葬?安葬在哪里?谁来为自己挑选安葬之地?亲人朋友们会以什么形式来祭奠自己?他们会不会很快将自己遗忘?……由此会延伸出很多事无巨细的行动,去解答这些来自未知的疑惑。
“我们每个人奋进一生,都为了一个更好的‘栖身之所’”。当自己直面死亡,可能也希望死后能被安置在一个风水宝地,在另外一个世界亦能继续享有一个理想的居所。对于逝者来说这是对生前美好生活的精神延续,对于生者来说希望借此庇佑子孙,这是大多数人的共同愿望。有些人在生前就会亲自为自己挑选墓地,找寻百年以后的理想居所;而生者也会在思念的牵引中,不时的前往墓地悼念缅怀故人。墓地成为连接生者与逝者情感的重要载体。墓地不仅仅是为逝去的人建造的居所,更是为活着的人建造的精神庇护所。
石家庄安德生命纪念公园地处太行山东麓,周边自然风景区众多;项目地风景壮丽秀美,满目苍翠,青龙白虎玄武朱雀俱全,是一处绝佳的风水宝地。云镜的设计希望在尊重传统丧葬文化的基础上,改变传统墓园的设计观念,以景观化、艺术化、个性化作为设计理念,力求体现一种祥和、宁静、轻松、温馨并具有强烈的仪式感和艺术性的人文景观氛围,以无情绪的温暖空间让人们身心舒缓、放松,让生者疗愈悲伤、逝者得以安息,实现人与自然的共生、共乐。
听说,每一个离开的人都会变成天上的一颗星星……
“我感激我们的光锥曾彼此重叠,而你永远改变了我的星轨。
星星的明灭是宇宙中最为神秘、美丽的自然现象之一。对于不同的文化和信仰系统,星星有着不同的寓意和象征。古巴比伦人将行星视为神灵,每颗行星对应一个神;古希腊人将星星连在一起,想象成各种形象,在星空上演着激动人心的神话故事和英雄传说;中国古代星空划分和命名体系在“天人合一”的文化传统下建立,发展出三垣、四象、二十八星宿等等。人类祖先对星空的想象都源于各自的生活,不同的生存环境及生产特点,决定了星空文化的千姿百态和丰富多彩。如今,星星不仅是自然界独立存在的天体,也逐渐成为一个被人类赋予丰富思想内涵和情感色彩的文化载体。古今中外,无数名人骚客对星星进行浓墨重彩的描述,传达人类共同的情感:永恒与孤独、离别与思念、希望与梦想等不一而足。为了平衡人们不同的宗教信仰,云镜的设计选择中性的建筑语言塑造场景,星星成为表达建筑情感最核心的意象。
我们取星形元素中的三角形指代星星,三角形是几何图案的基本图形,等边三角形更是最稳定的结构,在建筑学上有大量经典的应用,等边三角形成为云镜的核心象胚。由星星的意象延展,星云、二十八星宿和其中最为人熟知的北斗七星成为构建云镜叙事场景的重要载体。北斗七星是属于紫微垣的一个星官,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北斗七星是天地秩序的制定者,也是天地万物化生的中心。
根据北斗七星的星图和其在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象征意义,云镜的景观节点应运而生。主入口根据天璇的寓意设计了时空之门,巨大的喷雾环形门与两侧的云朵装置共同组成一个“两界相拥、隐于云端”的独特意境。紧邻入口处的池塘以天枢的寓意,经过梳理、修复、扩展形成了一个大大的“盆池”,让此地残缺的“朱雀”重获灵性。沿着“盆池”边两列高大圆柏构筑的极具仪式感的绿廊,踏入代表天权的“智慧之台”,台悬置于“盆池”之上,向东遥望,“时空之门”伴随天空翠柏映在碧绿的池水中,向东仰望,宽阔盎然的草坡上是场地的灵魂“生命之树”,草坡的尽头是嵌入山体的“涅槃之境”。整个前区景观遵循素朴、原生的设计原则,通过池水、圆柏、大草坪、旱溪、保留的原生植物营造了一个明净、舒朗、自然、独特又不失仪式感的景观环境。
“生命之树”是场地中央原生的一棵巨大的国槐,随着四季的更替,树叶繁茂又零落,宛如生命的轮回不止。大槐树以萧瑟和青翠的不同面孔与山谷对话,经历上百年的风雨洗礼,依旧以顽强的生命力见证着彪村南沟山谷中悠长的故事。这棵大树是整个场地的灵魂,酷似北斗七星中最亮的玉衡,是场地中最具昭示性和灵性的存在,是不凡、卓越、生机的象征,是生命之树。人们可以围坐在树下谈心,也可以独坐在树下冥想。我们希望未来它能陪伴更多人跨越时间的长河,成为人们在面对死亡时候的一份心灵倚靠。
云镜是纪念公园最重要的配套建筑,集墓园服务中心、追思厅、骨灰寄存中心、冥想小院、餐厅、随葬品展销、鲜花售卖、墓园展销、墓园管理办公等功能于一体。云镜位于场地中北斗七星斗柄最末端的摇光,摇光又称破军星,是古代象征祥瑞的吉星,寓意不畏、重生。结合山脚的三角形用地,星星的意象通过各种尺度的等边三角形呈现出来。云镜如一颗巨大的星星漂浮在山谷中,与天上的繁星遥相辉映,是永恒、思念、守护、力量的象征。整个建筑的设计都围绕着中心的三角采光天井展开,平面布局、建筑形体、构造细节都充分考虑了三角元素与光影的关系。三角屋顶的天窗和角部的三角构架赋予服务大厅和几个院子神圣而丰富的光影。每个正午时分,阳光会射入屋顶的玻璃天窗,冲破服务大厅的玻璃地面,从中心采光天井的落叶装置倾泻而下,穿透餐厅晶莹剔透的玻璃砖墙,照亮最底层的追思厅小院,这一束光连接了天地与阴阳,营造了圣洁清明的空间感与仪式感,同时也增添了几分五彩斑斓的暖意。
云镜中心的三角采光天井亦是中国“天人合一”天的象征,三条边分别代表着三垣: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为了强化建筑整体的仪式感,建筑外围绕三角中心布置了二十八根列柱,象征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二十八星宿,代表着四季的变化和自然界生命的循环。三垣的边界分别设置了三个可以驻足观景、静思、冥想的半户外空间,为人们提供与自然对话、与自我对话、与逝者对话的三处特殊场所,这也是三个独特的具有疗愈功能的无情绪空间。
前往墓园的途中有一个小村子,建筑均采用毛石和夯土建造,屋顶覆盖传统青瓦,低矮的建筑匍匐在山地和参天树木之间,整个村子几乎隐于山谷之中。为了让云镜也能与山谷环境融合,形成“花开彼岸、结庐人境”的场景意境,建筑外墙底部以毛石砌筑,上部采用与当地泥土颜色一致的暖色稻草漆,坡屋顶以灰色铝镁锰屋面代替传统青瓦,整个建筑呈横向延展,以低矮的姿态嵌入凿开的山体之中。原生感十足的毛石和稻草漆外墙、出挑深远纤薄的屋檐、温暖的木纹吊顶以及大量通透的玻璃让整个建筑显得拙朴、明快、宁静、轻切、精巧。
服务中心、餐厅、随葬品展销、墓园展销这几个人们停留时间较长的空间,都朝向景观最好的界面,苍翠的山峦和明媚的阳光透过全落地玻璃印入眼帘,为人们营造一个自然、轻松、温馨的空间场所。
墓园是连接生者与逝者情感的重要载体,对于这一次特殊的建筑实践,我们希望能用设计为“死亡”这个沉重的话题带来一丝温暖的抚慰,疗愈那些经历过“死亡”的人们。希望墓地能作为生命的另外一种形式被感激缅怀,从而使得墓地这一古老的纪念性场所具有生态疗愈和情感功能与艺术性,体现现代墓地人文与现实的价值。
项目名称:石家庄安德生命纪念公园·云镜
项目地址:石家庄井陉县吴家窑乡彪村南沟
主创团队:小隐建筑事务所
业主单位:石家庄安德公墓管理有限公司
施工总包:远洋国际建设有限公司 ;
幕墙、室内装饰:远洋装饰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撰文:潘友才、葛祥鑫
摄影:存在建筑
三谷设计
Wutopia Lab
朱小地建筑设计事务所
goa大象设计
天元建筑设计
天华建筑设计
否格设计
印文设计
C+Z建筑师工作室
直向建筑
天元建筑设计
空气联盟建筑事务所
互建筑
炽造设计工作室
里未设计
亿端国际设计
同一建筑设计事务所
万华产品研发中心
Antoine Predock
都市实践
房木生设计事务所
大成设计
时境建筑
米思建筑
米丈建筑设计事务所
无样建筑工作室
广州共生形态设计
徽宗设计研究室
UDG有关工作室
本哲建筑
PLAT ASIA
MOC DESIGN OFFICE
园·舍建筑景观
十拓建筑规划设计事务所
Kokaistudios
明懿空间设计
上海绿建建筑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
米丈建筑设计事务所
木君建筑与室内设计事务所
小隐建筑
三文建筑 – 何崴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