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室是真的漏室,屋顶漏过雨水,又想改造后它能漏进光来。
2015年末决定改造时,已在这个胡同大杂院的小黑屋里住了四五年。房东准许了除房子外墙、原始屋顶之外的内部改造。设想过看星空落叶的大天窗无法实现,就在局限、封闭的黑盒子里捕捉光明。
毕竟是租屋,经济、实用仍是改造的基本原则。
直接的生活体验打磨出对空间各个角落的想象,虽然动工时只有铅笔草图,但通过现场直接沟通,实时指导,工人对设计意图的理解准确,调整较少,整体施工用时不到一月。过程中木工师傅说过一句玩笑话:从没做过这样的“装修”,像纸糊灯笼似的需要留心操作。他们的反应并不奇怪,改造主要使用15MM金属方管做形体骨架,用10mm厚乳白色聚碳酸酯板做封板,看似轻薄脆弱的材料,与纸扎物件颇为类似。并不介意他这样的联想,反而高兴,工人应该感受了别样的造物乐趣。
选择这两种材料的原因,金属方管:轻便、15mm是市场常规规格中较小尺寸,满足各物件骨架强度需求没有问题,可现场裁切、快速拼装焊接;聚碳酸酯阳光板:轻便,大板块仍可单人搬移,可现场裁切,安装快速,虽轻薄但防水耐候,日常使用不易破损,透光,这是重要因素;二者的组合构建同样可以透过光线,使新增功能形体不会过分阻挡光线传入室内。并且,它们都价格实惠。
微调平面布局,适应一人起居、好友喜聚的生活需求。一层设置紧凑的半开放厨房与卫生洗漱区,用抬高一步的方式与入口玄关和贯通的会客厅各自分界;二层设卧室与阅读工作区。
在两层房间的墙面上充分设置置物架与储物柜,尽量多的储藏空间,尽量方便拿取常用物品。籍由聚碳酸酯板的透光属性,柜子、架子的设置甚至可以忽略原始窗洞,将功能体块看似粗暴直接的叠加在墙面。
入口增设背靠背的鞋帽柜与更衣柜,遮挡围合出小玄关,方便日常进出更衣戴帽,也不致开门后使小小房间一览无遗。
厨房和玄关处以吧台相隔,吧台下刚好安置扁长的鱼缸,恒定温度里一方自然山水与其间活跃的精灵,为不动的房间平添生气。搁物架横跨两个窗洞,连接小厨房与玄关,油盐、酱醋、茶与咖啡,红酒、梅酒,融合了灶台与吧台,瓶瓶罐罐在逆光中安静陈列,区域利用效率颇高,综合便捷。
保留结构原状的楼梯下方,卫生间、淋浴间用聚碳酸酯板做成盒子,尺寸紧凑,封闭、防水。增设的马桶极大提高了胡同生活的便利。这里是唯一使用透明聚碳酸酯板的部分,紧贴原始墙体,红砖墙斑驳肌理在其后隐约显现。
拆除一层里间的铝塑隔断门窗,楼下变成没有绝对区隔的开放空间。在北墙面新设置了酒架与书架,二者的不同宽度,刚好弥补原始隔断内外两间房墙体的进退不齐,得以形成连续平整的长置物架,又可以轻易的隐身在大板块的聚碳酸酯柜面板的后面。
拆掉一层原始天花石膏板平面吊顶,老房子的坡屋面尖顶使整个一层空间向上舒展,更重要的价值是,吊顶拆除之后,传统建筑屋面木梁架直接暴露,使建筑的真实特征,时间痕迹展现;凿下楼梯边上过于冰冷的瓷砖,剔除南面老墙上潮湿粉化的石灰砂浆,露出素朴的水泥基层与斑驳青砖,展示出建筑身体记忆的不同特征。
可移动长桌使改变客厅布局轻而易举。长桌同样使用金属方管和聚碳酸酯板现场制作。需要绝对空的房间的时候,这张有轮子的长桌可以迅速移至房间端头悬空储物柜的下面。由此,独自阅读,二人饮酒,三五朋友聊天,更多好友聚会、观影都变为可能,这里成为包容多种活动发生的多功能容器。
起居室没有自然采光的窗口,依据使用情景设置多层次的人工光源组合。在踢脚、柜体、坡屋面檩条等处暗藏LED灯带,形成基础氛围光线,墙壁明装LED射灯作为功能主光源。黑暗的盒子被打开缺口和缝隙,光线从这些缝隙放射出来。
二层功能简单,增设的衣柜是可以透光的盒子,紧临卧床方便使用。西墙上的书架贯通南北,与南墙上的书架一起使书籍围绕而沉浸于阅读,光线充足,阅读区与卧室是最明亮的所在。
当下的居住要合理舒适,老房子的尊严也要回来,它的皱纹或伤痕不应掩盖。拆掉遮蔽真实的饰面材料,直接附加储物柜、衣柜等功能体块的金属筋骨,再包裹上乳白色聚碳酸酯阳光板,这一策略不仅极大的控制了改造成本,亦将旧屋新居的自由同时释放。
屋外是街坊邻里的市井烟火,屋内是静谧微光与柔和气流。透过光线仿若白玉般的几何体块与原始空间的时间痕迹并置。新与旧交叠着,现世生活与岁月磨砺下的老房子共同呼吸,摒弃符号的装饰,亦不辩东西方形式气韵的差别,以实用为目的的胡同旧屋改造,直接回应场地条件与身体功能的需求,使黑盒子小屋漏进光来。
转眼至2019年末,疫情前搬离了胡同。其间多有抚琴、跳舞、读诗、颂歌的时光,谈笑文青,往来同好,人与场景久不能忘。胡同里聚散如常,疫情下生命不定。方才想起将漏室造的状态绘图、拍照,整理出来。这一段十分接地气的朴素栖居,当是内向封闭、高密度的胡同出租屋里多样、包容的生活面貌中,认真又平常的一种。
回忆起来,漏室的改造颇为节约:80平聚碳酸酯阳光板三千元;180米金属方管800元;45平旧木地板1300元;水电辅料、安装费用,以及新购置部分生活电器的费用,基本,是这些了。
项目名称:漏室造
项目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交道口北三条23号院
建筑面积:42.5㎡
完成年份:2016年1月
设计机构:木又寸建筑事物室
主持建筑师:常凯生
参与设计师:黄晓坤,张淼,康桥,关启家(实习生)
施工方:张怀起团队
摄影版权:Atelier Tree
八荒设计
介介工作室
壹舍室内设计(上海)有限公司
张烨建筑事务所
舍下草堂
辰境设计
杭州时上建筑空间设计事务所
NOTHING DESIGN工作室
吾隅设计
深点设计PDD
杭州慢珊瑚设计
杭州辰佑设计
PhoebeSayswow建築事務所
万境设计
O筑设计
左通右达建筑工作室
常名建筑设计事务所
游牧林工作室
几言设计研究室
1890.STUDIO
广州共生形态设计
画里设计
观行设计
天马设计
在造建筑工作室
意思建筑
马志成工作室
戏构建筑设计工作室
平行公社
HAS design and research
壹舍室内设计(上海)有限公司
几言设计研究室
漫缦设计事务所
方居建筑设计事务所
无研建筑
堤由匡建筑设计工作室
费弗空间设计
CUN寸DESIGN
桐话建筑设计
理想猫工作室
涅十设计
白造设计
大不了地设计工作室
构设计事务所
张大为建筑工作室
简璞设计
山点水建筑设计事务所
零筑设计
CUN寸DESIGN
SUHO HOME
度合一衡
巨人设计
ACME木及设计
隹禾设计工作室
朗荷STUDIO
wooom studio
木君建筑与室内设计事务所
空间里
大海小燕设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