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子的诗,构建了多少人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想想,从明天起,不再关心股市和房价,不再忧心行情和局势;叫醒你的,不再是闹铃,也不是所谓的梦想;从明天起,你关心早上吃什么,关心院里的花要开了。野鸭搅动一池春水,虫鸣扰你一帘幽梦。
多少人,只是想想,而我们本案的业主,却真的去做了。
她在离上海不远的锦溪古镇,一座小岛上,买下了这套房子,开启了岛栖生活。门外是大片的芦苇荡,清晨湖面上漂着薄薄的一层水雾,带孩子玩泥巴,抓泥鳅,仿佛回到了我们的小时候,回到了我们记忆里该有的童年。
虽然,她也清楚,三年后,还是要回到市区去上学的。此后,这里也只有周末能来偶尔住住。但她也知道,这里的点点滴滴,也会滋养孩子,更贴近自然的环境,潜移默化的生活,会强韧孩子的内心,丰富多元的视野。
岛上的家
本案距离上海不足一小时车程,毗邻锦溪古镇,是延伸到湖中的一片半岛上,门外就是大片的芦苇荡,业主购置这套房子,也是看中了这里的景色宜人。
“前后都有院子,出门就能感受大自然、接触大自然。听风听雨在客厅就能实现,实在太美好了,后面还有大片芦苇荡,适合放空大脑放松心情!”(女主人原话)
既然是居住到了离开市区的岛上,就该有对应的“亭台楼阁,闲居野趣”。春有百花,冬有雪,夏有凉风,秋有月。又无闲事挂心头,可不得好好的享受这大自然的馈赠。把窗扇开大,把空间打开,都是常规操作。我们甚至还在屋顶养了鱼,让阳光能透过鱼缸,映到厨房餐厅里。坐在餐桌边,抬头还能看到鱼儿在头顶上游弋。
户型图
平面铺开,上北下南,整个户型是地上三层的格局。原始的毛坯房基本没有很多基础问题,美中不足的,就是入户与楼梯相冲,且进门显得空间狭小。最初我们考虑了两个方案,要么改楼梯,要么改门。我一直坚持不做不必要的拆改,因为大的拆改必然带来成本的大幅增加,甚至可能给未来居住增加风险。与其花心思说服业主采取又贵代价又大的做法,不如多花些时间再逼自己一把,总能找到一套代价最小,也最妥善解决问题的方案。
好在,北面入户门并非面对小区主干道,外立面大体一致的情况下,可以做有限度的改动。于是,北面原始窗成了入户门,原始门又变成了窗。化解了进门即见楼梯的问题,一切豁然开朗:
1.既是客卫,又作玄关墙,还解决了南北门对冲的问题,给回家以仪式感。
2.以楼梯为界,北面是开放式餐厨区,南面则为客厅,与落地窗外的小院相通。
二楼,没有受居中承重柱的局限,将通道切分得狭长,而是索性让其独立,令工作间、儿童房、家政间以其为中心,做出一条回游动线。身处工作间,将室内折叠窗与折叠门大开,能与在全屋各个空间的家人聊天。三层空间,把南向外立面拉平,同时部分露台空间纳入主卧套间以后,余下的露台开了一扇天窗,让自然光线漏入室内,直达一层空间。这扇天窗最早只是业主的一个设想,最后得以实现的时候,每个参与此案的小伙伴都很激动。
餐厨区
在现代的家居习惯里,“全屋定制”在设计里占据了很重要的一个地位,希望用大体块收纳,将生活里的零散物件全部隐藏起来。然而在本案,我们更多地是追求一种“直接”的体验,一改大体块收纳给人压力的“井井有条”,取用和放回都一目了然,营造“杂而不乱”的感受。
设计方案前期,就确定了成品柜、空调高度、厨台、餐桌、电器等等的型号尺寸,方便后期安装严丝合缝。由于是成品产品,尺寸可调整的余地很少,这里需要考虑的点就会比全屋定制的橱柜要复杂得多。北面的门改窗为了与邻居外观统一,设置高度与原窗一致,餐区坐着的视线局限性就比较大。在窗边设置厨台,给站着备餐的主人以更高的视线,一边操作的同时,还能远眺享受室外风景,心旷神怡。
餐厨区与玄关一墙之隔,却又留了一些小巧思,先卖个关子,我们后面讲。顶面的吊灯,是我们与业主共同的作品,我们出了设计以后,女主人自己动手把它做出来了。前文提及的小巧思,就是一道餐厨区与玄关相通的镂空。女主人在厨台备餐时,就能透过镂空,看见是谁回来了。如果刚好从外面买了点食材,到家也能直接从这个镂空把东西伸进厨台。
餐厨区所在位置,是全屋的挑空空间,抬头即可与天台交流,欣赏“飞鱼”。
客厅
不像传统沙发紧贴着背景墙,这里的沙发背后,就是小朋友每天都要用到的小小学习区,在白板上写写画画,识数认字。白板用的磁吸字母数字散落在地上,沙发一遮,也省得每天都费力收拾好几次。(带娃糊弄学奥义!)
客厅的“去电视化”,已经是现代家居的大趋势。业主夫妇不想宝宝太早接触电视,更希望能给他从小培养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多接触自然。再说,业主夫妇是年轻人,日常电脑手机不离身,基本也告别了电视的需求。因此,客厅没有像传统一样设置电视,而是做了一排矮书柜,里面塞满了早教书籍和各种玩具。柜门做了半开放式的,可以滑动,让宝宝学会一眼找到书籍,自己动手去取。
玄关
很多人家的入户门,都会选择厚实沉重的防盗门,然而,我们还是希望在玄关空间能引入一些自然光,从进门开始就能享受家带来的呼吸感。玄关用二重床抬高地面15cm,设置了下沉式落尘区,给回家一个明确的仪式感。到家,进门,将一切疲惫、辛劳,随尘土下沉,将拥抱家人的幸福感随拖鞋一起换上。镂空下的玄关小收纳,与厨台背靠背,放些诸如车钥匙、快递美工刀等小物件。另一件有意思的小玩意,是小朋友搭在落尘区踏步的简易滑梯,上面已经贴满了各种卡通形象的贴纸。
本案全屋采用了日本引进的GL工法和二重床技术,GL工法我们在上次的退休宅已经介绍过了,这次来说说二重床。这种工法的施工,能解决地面平整度问题、隔音问题、安全问题,和节能问题。下面我们一个一个来解释。
1.二重床直译过来,即是有二层地坪,第一层为原始混凝土地坪,第二层就是二重床系统架高后的地面。在实施二重床时,架高第二层地坪的支持脚可以调节高低,制作出平整的地坪效果,相较传统的水泥砂浆找平快上许多。同时,管线可以直接从架空空间明装,无需开槽,留好检修口后,非常方便日常维护和检修。
2.有了建筑地坪和施工地坪中间的物理空气层,日常宝宝蹦跳打闹,声音都很难传到楼下,即便是摔倒了,空气层的缓冲也能防止宝宝受伤。
3.还是因为有了这个空气层,我们测算过,全屋的保温性能更佳,而地板/瓷砖不用直接接触混凝土地面,水汽潮气也很难渗透到饰面层,房屋使用寿命更长。
大鞋柜边上挂着的,是女主人出门随取的首饰盒。天性热爱自然,女主人的配饰风格也十分洒脱随性,大多是临出门看上哪款,戴上就走。
花园
南面的院子,种了不少女主人喜欢的花花菜菜,放了很多养护花草的工具,也有很多小朋友“田间劳作”的玩具。但实际,用喷枪和除草机这些大家伙日常洒扫保养庭院的活计,还是男主人负责。
工作区
虽说女主人是自由摄影师,居家办公是强需求,但我们不希望女主人的工作间之于其他空间是隔离的。事实上,女主人的创作灵感,就来源于生活的点点滴滴。因此,需要将工作间打造得更为灵活,相对独立的同时又能充分与外部交流。所以,我们给工作间做了大面的折叠窗,和超宽的折叠门。坐在窗边向外望去,纵向一层到三层都能得到交互。
工作间隙向外远眺,窗外的大片芦苇荡,令人心旷神怡,也让专注创作的身心,一解疲乏。
折叠门打开,工作间就能与二楼公区相通,一家人玩在一起。关上折叠门,是自己安静的小世界,将一点点给收集来的声音素材做切片,雨滴、叶动、风啸、蝉鸣,和着吉他做编曲。曲罢夜深,又可以就着贵妃榻歇下,洒脱恣意。
儿童房
儿童房与家政间之间,也做了窗洞,本意是女主人日常盥洗时也能随时照看屋里的宝宝,现在却成了“小悟空”爬上跳下的“任意门”。
小男孩正是喜欢爬上跳下的时候,就结合收纳柜做了上下铺,上铺作为藏玩具的秘密基地。
定制柜没有做满柜门,而是在下方设置开放格,一些小朋友最常玩的玩具和书放在里面,方便让他学会自己拿东西收东西。
主卧套间
三层空间是个完整的套间设计,由主卧、衣帽间、三分离主卫组成,是个具备完整功能的独立区域。室内开设的小窗,与阳台对流,形成了穿堂风,即便是在炎热的夏季,有了凉风习习,甚至不用开空调。透过小窗,还能望向露台外面的大片芦苇湿地景观。
沿原始阳台的剪力墙,在卧室两侧做的贴身衣物收纳柜,自然形成了主卧通往衣帽间的门洞,满满仪式感。
长长的步入式衣帽间。整墙收纳柜没有用普通的柜门板,而是藤编的薄柜门,无形间增加收纳空间的同时,还能透气防霉。
衣帽间的另一头,就是三分离主卫。浴室应用了厨卫专用空调和微通风窗,保留大片芦苇湿地美景的同时,能保持浴室恒温恒湿,防止气闷。台盆边上,是女主人的简易梳妆台,方便在沐浴后直接完成护肤。
马桶间与更衣区的外墙,采用的是水纹玻璃砖,确保自然光进入室内,同时保留隐私安全。至于室内,浴室与马桶间采用雾面玻璃移门,也是为了自然光线在空间里更加自如流通。为什么不用两扇门?整一层都是业主夫妇的,沐浴和马桶间同一时间使用的情况下,也没有其他人需要回避啦。
楼梯间&天台
三楼楼梯间,四面交互,目光所及皆是景。左边通往露台,右边是主卧的室内窗,前方窗外是小区的树影园景。顶面也很妙,是个隐藏的收纳空间。
楼梯间通往露台的廊厅,用了大红的跳色,增加一些拥抱自然前的仪式感。
最令人激动的,飞在天空的鱼。拍摄日当天,我们给业主送了一个专门为天窗定制的有机玻璃鱼缸,还有三条小鱼。女主人聊天时给了我们一个惊喜,说家里就快迎接第四条小鱼了。
项目名称:苏州昆山200m²别墅
项目地址:昆山市锦溪镇同周公路1288号107-101
项目所在小区:岛尚溪园
项目户型:别墅
项目面积:200
主创设计师:史鹏巍
八荒设计
介介工作室
壹舍室内设计(上海)有限公司
张烨建筑事务所
舍下草堂
辰境设计
杭州时上建筑空间设计事务所
NOTHING DESIGN工作室
吾隅设计
深点设计PDD
杭州慢珊瑚设计
杭州辰佑设计
PhoebeSayswow建築事務所
万境设计
O筑设计
木又寸建筑事物室
左通右达建筑工作室
常名建筑设计事务所
游牧林工作室
几言设计研究室
1890.STUDIO
广州共生形态设计
画里设计
观行设计
在造建筑工作室
意思建筑
马志成工作室
戏构建筑设计工作室
平行公社
HAS design and research
壹舍室内设计(上海)有限公司
几言设计研究室
漫缦设计事务所
方居建筑设计事务所
无研建筑
堤由匡建筑设计工作室
费弗空间设计
CUN寸DESIGN
桐话建筑设计
理想猫工作室
涅十设计
白造设计
大不了地设计工作室
构设计事务所
张大为建筑工作室
简璞设计
山点水建筑设计事务所
零筑设计
CUN寸DESIGN
SUHO HOME
度合一衡
巨人设计
ACME木及设计
隹禾设计工作室
朗荷STUDIO
wooom studio
木君建筑与室内设计事务所
空间里
大海小燕设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