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起
场地位于西塘古镇附近的良壤酒店艺术街区,此处汇集了诸多器物店、手工艺商店等,我们的业主受邀进驻街区内一座仿古建筑首层的两开间铺位,开设他们的第一家线下展厅。
业主的线香品牌取名“一晌”,令人联想到映照在墙面上的婆娑树影。几经讨论,我们决定以“香气的花园”作为意象,试图通过展厅空间向来访者传递这种浪漫而又转瞬即逝的氛围。
花园中的棚架
针对原土建的改造动作相对克制,原始天花被放松地裸露出来,仅在两间铺位的分户墙上进行开洞,让人得以在空间内自由穿行,也让视线、光线和外部的景观相互渗透。围绕墙边界铺设石景花木,形成“花园”。在此空间结构的基础上,引入了一套“棚架系统”,构成空间骨架的同时,展示道具和灯具等可以悬挂于其上,也可根据展览和空间使用情况自由调整。
瞬变的内部与边界
除了展厅所必须的产品陈列区域之外,业主希望设置一处试香室兼茶室,以及可以举办手作活动的工作坊空间。为了构建一个可适应多元功能的空间叙事,我们在棚架上悬挂了的半透帷幔,将日光筛滤成漫射的光晕,同时编织出空间中转瞬即逝的光影变化,呼应着内部不断变化的使用图景。
我们在临街的边界设计了一套“瞬变”的门窗系统:当门窗扇全部关闭时,呈现出一种谦逊而又与周边街区相协调的传统意蕴;而当门窗扇以精心设计的各种模式开合变化时,又意外地瞬变为橱窗、展台、茶桌等多种互动态。
建造、材料的互文
我们选取本地回收的多种旧木板与门扇作为展台和其他木作的材料,并与代表了工业化体系的欧松板混用,表面施以多道木蜡油,最终手工打磨成一种粗粝而优雅的统一质感,以衬托线香产品和香器的精致感。
“棚架”由成熟的工业化标准产品——线棒(Wire rod)及其成品连接件搭建而成,在线棒表面用手工缠绕麻绳,赋予材料一种近似于线香的质感、色泽和形态,也使得工业化材料与手工艺相融合。由于线棒具有一定弹性,支撑杆与天花拉杆之间形成了微妙的平衡态,如同线香笔挺而又易碎的物质状态。意义(sens)被附着于被挪用(appropriate)的“现成品”(readymade)之上,而最终由建造与材料的互文(intertextuality)得以完整浮现。
设计一种互动与组织模式
在严苛的造价限制下,传统 “业主方-设计方-施工方”的协作架构难以维系。为此,我们探索了一种以业主为核心的建造组织模式,摒弃常规设计图纸,转而采用 “购物清单” 与 “组织图” 作为指导工具,即:设计方通过调研互联网购物平台与本地市场,筛选可用物料,并向业主传授工艺操作方法、协调施工时序;业主则依据 “组织图” 自主采购、运输物料至现场,并自行完成施工任务。这种模式下,现场建造不再依赖节点详图进行精确控制,而是基于标准预制产品的逻辑,融入适应性非标准操作。
或者说,我们并非聚焦于设计某个具体的建筑空间或物质实体,而是设计一种业主与设计方之间的采购、运输、施工的动态组织模式,从而解构了传统制度化的三方协作关系。在这种消弭了专业职能壁垒的小微建造活动中,建筑师或许可以突破日益被产业化建造体系所压缩的资源调度能力,获得重塑未来实践图景的主动权。
项目名称:一晌·良园
项目类型:建筑改造/室内
项目地点:嘉兴西塘
建筑面积:45m²
设计时间:2024.02-2024.05
建设时间:2024.05-2025.04
设计单位:宇作建筑
主创建筑师:赵鹏宇
设计团队完整名单:赵鹏宇,沙墨儿,周怡静
施工:高琦、良壤工程团队
材料:质感涂料、线棒、麻绳、回收旧木板、钢门窗
业主:一晌 SHANG
摄影师:Howie 郑昊
LITTLE studio
Z.H.D.I
南京拙木空间设计
HOOOLDESIGN事务所
尔我空间设计研究室
黑泡泡建筑装饰设计
南京缐状建筑设计
MDO
立品设计
水相设计
裸筑更新
兼建筑
有冇设计工作室
十上设计
南京徐松装饰设计有限公司
余论设计
艾克建筑设计
有限设计
桀森建筑设计
物柔研究所
瑞拓设计
等外组设计
有思概念设计研究室
广州共生形态设计
杭州澜廷设计
潜木设计
路得装饰工程设计
时效楠设计师事务所
何以设计
天诺国际
堂晤设计
同人汇设计
寸匠熊猫设计事务所
锦禾设计机构
素造建筑
吾觉空间
北京对角线设计
北京对角线设计
北京对角线设计
HAS design and research
栖斯设计
素造建筑
域式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