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前海泰康医院国际医疗部的整体空间设计是与泰康设计管理团队以及医疗团队的一次对艺术医院的疗愈空间的积极探索。
2023年初,罗振华及团队以艺术疗愈为主题向泰康的集团高层与医疗团队汇报,深圳前海泰康医院国际医疗部有幸在一年半后成功落地。
从高端医疗到艺术疗愈
深圳前海泰康医院国际医疗部基于“艺术医院”的定位展开设计,探索适合当下的就医环境。长久以来,艺术是人们的一种交流方式,也是一种自我表达和治愈的方式。1940年代开始,艺术疗法甚至开始成为一种正式项目。
本设计尝试使用架上绘画、摄影、陶艺、花艺、雕塑甚至3D打印工艺品和音乐与空间设计做结合,以此展开多形式的艺术组合,试图从空间上呼应“艺术医院“主题与功能。
技术时代,人们习惯了直接、即时、简单的观看方式,但医疗空间鼓励的是另一种交互方式:近距离的、指导性的、伴随式的交互。
艺术疗法可用于治疗多种疾病以及各种心理问题:与年龄相关的疾病、癌症、焦虑、抑郁症、饮食失调、创伤后应激障碍等。与艺术交互的延伸是与情绪、身体和世界的交互。疗愈往往在这个过程中自然发生。
为不同的患者提供更好的舒适性和丰富的生活加治疗的空间,创造更积极的住院体验:比如住院期间的会客或多种场景的休息疗愈,更关注家庭为单位的体检,国际医疗部与全院资源的高效流线,先进的远程诊疗等等。
保护隐私的高端医疗空间
对于医疗空间而言,也许“共享、弹性、透明”等空间策略都行不通,相反“分科、隔离、保护、密封”等等成了不容驳斥的关键词。但在深圳前海泰康医院国际医疗部柔和的公共空间设计找到了折中的方式。
与纯粹的隔离不同,注重隐私是满足患者舒适度和满意度的重要任务,创建私密且舒适的医疗空间可以显著提升患者的整体体验并改善临床结果,但同时要确保患者不会产生被孤立、甚至被抛弃的孤独感。
在独立的国际医疗部主入口,由外而内的空间组织有影壁和一系列空间暗示,让患者与客人感受到私密与尊贵;楼层内诊疗、交流、就餐与休息空间皆以书架、屏风、花艺等手法做软分隔,结合动线处理,既保证空间联通、使用高效又做到适度私密。
与长寿时代相关的设计
在一个全生命周期里,老年是一个必然的过程,而长寿时代意味着这一过程的延长——从健壮到衰弱、失能最终离世的过程的拉长。在这个充满丧失和衰退的过程中,如何最大限度地获得幸福和尊严,是医疗空间越来越需要重视的议题。
除了先进的医疗设备与技术的运用,多学科协调、最大化的为老年人提供个性化服务以及有针对性的舒适的就医环境:满足这个群体对全方面健康管理和疾病预防与治疗的需求。
与此同时,结合艺术还可以提高老年人的自尊并积极应对慢性病。
对于现代医疗空间设计而言,所谓的“日趋专业”随即带来的就是程式化的工作,所谓“经验“的重复很容易导致设计的僵化。方夏设计希望通过多年累积的有关”衣食住行医教艺…“等等的深入研究与实践,去设计出既“专业”又“有深度和温度“的空间,最终增加幸福指数。
项目名称:深圳前海泰康医院国际医疗部
项目地址:中国,深圳前海
设计面积:5000㎡
项目客户:泰康保险集团
设计时间:2023-2024
竣工时间:2024
设计机构:WIT方夏设计
设计内容:主入口建筑外立面方案、室内设计、软装设计
设计团队:罗振华 牛倩璇 张艳丽 周周 赵公普 徐曾 田昌鑫 李宇轩 陈文懿
文案策划:NARJEELING那几岭
项目策划:楽品牌策略机构
项目摄影:图派摄影
LITTLE studio
Z.H.D.I
南京拙木空间设计
HOOOLDESIGN事务所
尔我空间设计研究室
黑泡泡建筑装饰设计
南京缐状建筑设计
MDO
立品设计
水相设计
裸筑更新
有冇设计工作室
十上设计
南京徐松装饰设计有限公司
余论设计
艾克建筑设计
有限设计
桀森建筑设计
物柔研究所
瑞拓设计
等外组设计
有思概念设计研究室
广州共生形态设计
杭州澜廷设计
潜木设计
路得装饰工程设计
时效楠设计师事务所
何以设计
天诺国际
堂晤设计
同人汇设计
寸匠熊猫设计事务所
锦禾设计机构
素造建筑
吾觉空间
北京对角线设计
北京对角线设计
北京对角线设计
HAS design and research
栖斯设计
素造建筑
域式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