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因背靠秦岭,西安人习惯在家门口寻找一个具象的远方。2017年前后,伴随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围绕住行和美好生活方式而展开的民宿营造最为活跃,呈现出由片段走向集群的进行时状态。当滑雪季来临,我们将目光对焦到距离西安市区190公里的鳌山滑雪场,在这里,民宿和建筑师绑定的愈加紧密,深入建筑营造、在地思考和意趣丛生的美学表达,使它看起来像是一件附着了更多耐心的作品,扎进土壤更深处。
山谷里的万疏气,唤醒鳌山的冬天
12月的太白县蒿谷堆村——地处秦岭第二主峰鳌山北麓,早晚气温已到零下,从万疏山谷民宿出来,清冽的寒气扑面而来,远山被笼罩在一片薄雾里,阳光下透着金色的光,目之所及,山腰处两条明晃晃的雪道唤醒了鳌山的冬天。
每到这个时候,大批滑雪爱好者会从各地赶来,而到了春夏,又有临近县市的居民出游,来此享受山间空气,于是,距离鳌山滑雪场最近的这条山路重新焕发生机,政府希望将这里打造成综合性山地乡村度假园区,村民们早一步参与其中,将自家宅基地改造成餐馆、民宿,一个小小的集合开始在山谷间诞生。
万疏的故事始于2022年,改造前是两院民房,如今是一个南北贯通、关联内外的院落建筑,兼具野性与秩序,出落于山野而又别具一格,在承载人居记忆和精神诉求的建筑风貌下,9间充满建筑感与艺术感的客房为它赋予了别样的气息。
如何解读传统住居方式和在地文化,同时以低成本的条件满足建造需求是具体设计中要解决的重点,宜人的空间尺度和舒适的度假氛围构建起改造的整体逻辑,同时也向周围环境中延续,吸纳当地村民的生活痕迹,希望表达的更加自然。
循着这种理念,万疏在建筑形式上遵循了北方民居常见的以天井为动线的院落,总体上借鉴了传统格局,建成后的民宿,由两排平行分布的建筑体块围合而成,用回型廊连接两个体块,靠近公路的南侧体块属于宅基地改造,被规划为功能区,而靠近农田、更为安宁的北侧体块属于新建建筑,被规划为客房区,工区和私区被中庭庭院分隔开来,前后通过一个人字形的大顶统一在一起,简洁利落。
经过一系列梳理,建筑原有砖混结构的粗犷肌理得以保留,从远处看,收敛的外观与秩序之上叠加出新的意趣,让万疏十分协调的融入到了周围环境,更有趣的是对于空间动线的改造,使它看起来更像一个别有心意的当代空间,在鳌山山麓,这种带着在地思考和个人意趣的美学表达,实现得更为自然,也渐趋成熟。
一半严谨细腻 一半松弛诙谐
万疏成为恰到好处的提示,大到结构动线改造、视线与景观关系设计,小至通风窗、烟囱的排列方式,都有建筑学本体的痕迹。融入自然、融入乡村的不只是外在,走进其中,会发现更多尊重在地传统和自然风貌的设计巧思,他不刻意标新立异,而是让人在场景中感受到真实、舒适与差异。
中庭空间给人一种熟悉又新奇的体验,熟悉在于它采用常见的传统民居天井的形制,进行景观种植,使两个建筑体块增加了交流与缓冲的地带,保证中庭视野开阔的同时,也能够使南北视野通透,由内而外地建构人与周边环境的联系。
新奇则在于建筑师在对院落与建筑立面的梳理中,释义自己对建筑美学的理解,借由对窗外视觉内容的筛选,人的视线与行为都被有选择的强化,一排玄挑而出的1.3m板面构成檐下空间,从室内外进入的关系和动线都强调了与室外屋檐下的互动关系。
新旧两个建筑体块通过中庭形成对话,被有机串联起来,两侧的建筑立面则随功能而变化,设计在不突破原有建筑屋顶轮廓的基础上,对墙面功能进行了美学上的调整,巧妙的将木质门、窗、格栅强迫性地统一、串联,不同材质肌理分别对应着工区、设备和功能等不同分区,保持了立面上的连贯,也让视野范围内美的享受更为丰富,集秩序、细节、美感于一体,从有限之中延伸出关于「无限」想象。
在大堂的初见,就已经能看出万疏希望将建筑之美与有现代秩序的生活方式带入。整体动线以传统民居的回字形动线串联,室内也保持了同样的回字形,两个入口制造视线的穿透感和游弋的「曲折」感,中和钢结构的硬朗和格栅的温润,还特意在入户处预留了置物与停留区域,并将它们设置在视线的同一平面,不允许出现任何出挑的不适感。
大堂吧以一字型的简洁动线,将吧台、公共区、餐厅、厨房并置于一个功能带上,设计主要解决了空间中结构、动线与功能分布的问题。例如吧台是由窗台延伸出来,利用一个面带动所有功能;公共休闲区则将多余的墙面改造为两根立柱,尽可能保持室内外视野的通透感;木质家具保持与立柱、墙面共有的肌理和层次,让人感受到时间沉淀的闲适,足够的空间和私密性也允许褪去一天的运动疲惫后,在夜晚烛光里开始属于三五好友的微酌饮。
沿着公共区域行至西侧连廊,建筑师特意将这个过渡空间留作茶歇与艺术区,视线亦可穿透空间直接抵达空阔的野外,而转过身,中庭另一番景观也完全暴露在视野里。
打破传统 更有趣的入住体验
从建筑营造和区域规划的基础上,我们增加了一层轻盈有趣的游弋趣味,以满足当下更为私密、猎奇的独家体验,客房的设计反映了这样的初心,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进入二楼客房的动线规划。四间客房被分置于南北两侧,由一个Y字型楼梯相连,住客在此被分流,每套客房也因此拥有了独立的交通方式,彼此之间互不干扰。
与此同时,Y字型楼梯已成为庭院中一个耐人寻味的装置性景观,它外观轻巧简洁,最大程度纳入南北两侧的风景,目之所及,皆能感受到粗犷的田野景色与农村生活呼应的不同状态,光和风也得以在空间里更自由穿梭,框景的方式也是为了获得充足丰富的光线和室外景观。在有限的空间里,设计尽可能释放更多与周围环境的互动,拾阶而上,沿着楼梯南侧向前,经过二楼连廊,来到一个更为开阔的屋顶平台,建筑师在这里做了控制身体行为和视线的处理,露台屋檐的坡度和地面关系形成一定的呼应关系,人的视线被牵引到窗外的无限远处,可以欣赏到全角度的山景,人字形的大顶在建筑前排屋顶的基础上延伸,也延续了建筑屋顶和室内空间的关系。
而从楼梯的北侧进入,更能感受到「独家交通」的这种进入方式,以及与南侧不尽相同的乡野景观。以建筑思维设计室内空间,结构、动线与细节成为被考量的重点,设计师与业主达成一致,尽可能以空间换自由,最大的房间扩展至70㎡,细节之处,每个卫生间的窗型不遮挡视线为前提,实现了丰富的窗型变化。
房间内的整体布局温馨并兼具功能性,结构性的痕迹与软装充分互补,老榆木的窗棂与裸露的顶、柱、抛光的地面,搭配暖色手工砖、麻制的床品与沙发,以一种不过多打扰的方式,为住客营造更多不止于宿的美学体验,配合管家式的服务和地方风味,吸引更多精神同频的小伙伴前来打卡。
在鳌山北麓的实践,已陆续落成了阿丘小院、庐里民宿和万疏山谷民宿三个项目,它们恰巧相邻而建,如今也成为蒿谷堆村的一处风景和资源。这类以精品民宿为定位的独立品牌,往往更在意设计美学与生活方式的营造,这也是万疏最为人乐道的部分。民宿的美好之处不仅在于汇聚散落乡野里的好风景,还在当地村民与外来者共同营造的新社群关系,万疏邀请当地年轻人参与运营,厨房供应很local的当地风味,融入得十分熨帖,也恰到好处。
项目名称:万疏山谷
项目地址:陕西省宝鸡市太白县蒿谷堆村
建筑面积:800㎡
设计方:超级理想建筑工作室
设计团队:超级理想建筑工作室
完成年份:2022
大料建筑
苏州右见建筑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严旸建筑设计工作室
杭州时上建筑空间设计事务所
巢羽建筑设计事务所
蜚声设计
杭州慢珊瑚设计
也似建筑
多么工作室
大可建筑设计
多么工作室
平介设计
瑞拓设计
MAT超级建筑事务所
深建筑事务所
天元建筑设计
昱景设计
Another Sunday
GW空间设计
LEL DESIGN STUDIO
一苇建筑规划设计
野境设计事务所
nsaaa
上海小波建筑设计
介隐建筑
Studio 10
Studio 10
多么工作室
杭州观堂室内设计
不无建筑
周鑫工作室
DUS Studio
MAT超级建筑事务所
安徽科图建筑设计院
舟不离空间设计
之行建筑事务所
时地建筑工作室
边缘计划建筑工作室
严旸建筑设计工作室
积木盒子建筑设计事务所
日常建造
大料建筑
灰空间建筑事务所
原榀建筑事务所
原榀建筑事务所
多么工作室
大可建筑设计
大料建筑
李根建筑设计
李根建筑设计
蜚声设计
大料建筑
偏离设计
百宸空间设计
方石建筑
大形设计
素建筑设计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