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加:顶端设计
后院·溜石港民宿 - 伴山而居
北京 收集
 

后院·溜石港位于北京市西北方位,昌平区流村镇溜石港村。这里的村落盘山而居,四面被大山环绕,素有“京师之枕”的美称。

基地的位置在整个村落的最东侧,其东、西、北侧均有民宅包围,南侧一面作为景观延展面,连绵起伏的山脉一字排开,是北京郊区罕见的壮美风景。整块场地由两块相邻的宅基地构成,宽33米,长28米,边缘呈不规则形状。

 

建筑的形成—顺势而为        

项目原址均为上个世纪6070年代传统的老北京三合院样式,两个地基之间有着1.5m的高差,为了保证地块的连贯性,我们摒弃了以往在原有老宅基础上改造的设计模式,改为完全新建。

如何最大的利用景观面、填补高差、满足北京宅基地房屋的建设要求以及划分两个宅基地的产权,形成了本案的几个关键要素。

两个地块分别被命名为6号院(西侧)和7号院(东侧),我们将7号院原有的地面进行整体填充,使其与6号院地坪等高,也为后来的围合型院落创造了条件。

因所有的景观视觉都集中在基地南侧,另外三侧都需要视线遮挡,考虑到每一间客房都能有独特景观营造,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除了对外最大限度的引入南侧的山景景观,对内则构建中心庭院,依照这样的划分逻辑,最终形成了一个向南开口的凹字型围合建筑空间。

由于土地分割的要求,建筑被大致分为两个体块,其中7号院东北侧突出的一角作为后场,用于建设化粪池、存放储水罐、修建设备机房等。

随着后勤场地的确定,各区域的功能也就明朗了起来—将7号院L型的结构从中间断开,留一条后勤通道至后场区,南侧建筑的一层设置入住登记、后勤布草以及厨房,二层最好的观山位置则留给客房。

北侧体块由于建筑指标的限制无法设置二层,利用其层高优势,我们将可以举办各类活动的多功能空间设置于此,使其同时具备早餐厅、咖啡吧、宴会厅、会议室的功能,超高的层高在室内设计中反而增强了空间的仪式感。

6号院整栋均为住宿空间,为了达成更好的居住体验,其被分割为四栋独立的小型单元,用连廊和整体的金属屋面进行连接,在视觉上形成了一个整体,在空间感受上又能相对独立。

在房间的划分上,为了增加房型的多样性,弥补部分房型在景观视野上的不足,我们在一层的房间设计了入户庭院和泡池,平衡冬季运营需求;二层由连廊进行贯穿,形成空间上串联的同时,在露台上亦能拥有最佳的景观视野;六号楼西北侧的空间由于位置及光线的限制,设置为LOFT儿童房,不同的空间类型带来更多的居住选择。

中间围合而成的庭院被划分成泳池及草坪两个区域,可以兼顾露天活动的举办以及孩子夏天戏水的需求,自发的形成聚合效果;泳池上方做移动滑盖,盖子合上后连同草坪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平台,可以举办婚礼、手作等公共活动。

由于基地南侧有着良好的看山视野,而其东、西、北侧的视线均需要被遮挡,为了保证每间客房都能最大限度的享有绝佳的风景,面朝南侧及内庭院,我们以窗户作为画框,配合着远处连绵起伏的群山和白云,形成了一幅流动的画卷。

部分墙面花窗的设计,既是为了遮挡视线和白天强烈的阳光,也丰富了建筑的层次。

入院门头的设计,因项目紧邻村道,为了保证更好的入户体验及私密性,我们将门头做成了一个小小的过廊,从村里收集来的老瓦片,采用北京老房的屋瓦样式进行屋面的铺贴,墙面则选择用玻璃砖和红砖混合砌筑,夜晚的灯光亮起,像素化的拼接方式传达出一种朦胧的美。
传统的屋瓦样式、石砌围墙与新的金属屋面、玻璃砖形成一种新旧的对比,而原址老建筑的记忆也通过这一入口得以存留。

 

室内——建筑的延伸         

平面布局中,我们在一层设置入住登记、酒吧、咖啡等公共空间,值得一提的是北侧的宴会厅,由于政府对于宅基地的建设要求,最终形成的是一个超高的二层挑空空间。为了平衡空间视觉感受,增加仪式感,我们在空间中设置互相搭接的三角形钢架,以降低层高带来的尺度上的不匹配。犹如教堂般的多功能空间也为承接不同类型的活动增加了可能性。

客房整体在延续建筑外部风格的基础上,去装饰化,用简洁的空间语言增强与户外山景的联动性,不喧宾夺主,也使得房间内能够“呆得住”。由于市场运营对房型的要求,我们并没有一味追求客房的同质化,而是通过不同软装、房型将其进行区分,求同存异,也使顾客有更多的选择。

其中坐和躺的位置尽量用地台代替床品和沙发,用泡池代替浴缸,在唤醒乡村回忆的同时,也保证空间能够更加高速、方便的运营。

 

思考——关于不同身份对于设计的影响                

在本轮设计中,我们有着投资者、运营者、建设者和设计者等多重身份,因此视角也变得不同。除了能够让项目更好的落地之外,也需要多角度的思考造价、运营、时间周期以及设计四者之间的关系,而这其中往往存在许多的矛盾,但也是因为这四种身份的合一性,设计可以先一步解决许多后期可预测的问题,使得空间的设置更加的合理、后期运营更为流畅。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后院溜石港民宿的建设,同时带动了溜石港村百亩梯田栈道、林地露营以及村口门头的政府修建工作—我们也希望他不仅仅是一个乡村居所,更能作为乡村振兴的探路者,在不远的未来同更多的人一起,打造更加美好的乡村生活。

 

项目名称:后院·溜石港民宿首开区

项目位置:北京市/昌平区/流村镇/溜石港村

建筑面积:900

设计单位:GW空间设计

设计/竣工:2022.12-2024.06

酒店管理:后院Rareyard精品民宿

项目摄影:曾荟凡、鲁飞、任恩彬

推荐

鹞子落民宿

大料建筑

借光计划\周塘留白民宿

苏州右见建筑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龙游溪口镇乡村未来社区圃舍·溪口共享民宿

严旸建筑设计工作室

三山岛呼梦集民宿

杭州时上建筑空间设计事务所

漂浮的房子

巢羽建筑设计事务所

树与墅民宿

蜚声设计

温州慢方舍民宿

杭州慢珊瑚设计

孪生院子民宿

也似建筑

睡眠研究所民宿

多么工作室

北京通州“影”院民宿

大可建筑设计

睡眠研究所·糖

多么工作室

遇涧民宿

平介设计

木兰暖村柿柿如意·南野际民宿

瑞拓设计

象岛埠舍 - 树林之下,山海之间

MAT超级建筑事务所

怀抱石头的民宿

深建筑事务所

韶关大井民宿 - 以设计描摹归园田居

天元建筑设计

上海新场古镇:擇一小院

昱景设计

BRYCE民宿

Another Sunday

木可合作社

LEL DESIGN STUDIO

山脚宅院

一苇建筑规划设计

山院

野境设计事务所

一山间慢院:长城下的桥

nsaaa

江南赋设计师民宿

上海小波建筑设计

东极尘曦民宿

介隐建筑

桂林别居.漓想国创意民宿客房空间改造

Studio 10

桂林别居.漓想国创意民宿客房空间改造

Studio 10

京呆民宿

多么工作室

燕山宿集之 2、4、5号院 - 长城今犹在,老村换新颜

杭州观堂室内设计

宾临城·农宅民宿改造

不无建筑

“归去来”民宿

周鑫工作室

待泾村花海民宿改造

DUS Studio

舟山海街11号民宿二期 - 也有南风

MAT超级建筑事务所

圩美村舍

安徽科图建筑设计院

新都·百草香庐 - 跨越千年农耕生活的对谈

小隐建筑

印澜食集·二舍

舟不离空间设计

兰舍

之行建筑事务所

溪边酒店

时地建筑工作室

向内的微合院民宿

边缘计划建筑工作室

万疏山谷民宿

超级理想建筑工作室

黄山黟云·碧山酒店

严旸建筑设计工作室

有梨民宿

积木盒子建筑设计事务所

长木徐生民宿

日常建造

小喜民宿之混乱是阶梯

大料建筑

山东沂蒙书舍民宿

灰空间建筑事务所

叠山方院 北京八道河岭民宿

原榀建筑事务所

北京小喜民宿十号院

原榀建筑事务所

寸二民宿

多么工作室

拾光夏民宿

大可建筑设计

猫和老鼠民宿

大料建筑

300流年民宿改造

李根建筑设计

北京十渡拾光阅影民宿

李根建筑设计

苫也·不若林民宿:山间自成诗

蜚声设计

High巣民宿

大料建筑

千墨民宿

偏离设计

HI LIVE 南厝民宿

百宸空间设计

溪堂民宿酒店

方石建筑

计家大院

大形设计

栖香记民居改造

素建筑设计事务所

设计放心选,监督有保障
  • 更好设计

    这里汇聚顶端、前沿的设计团队与项目创意

  • 更多选择

    这里聚合更多国内外、全产业的服务与产品

  • 全面配套

    可需求发布、招标竞赛、咨询管理配套服务

  • 管控保障

    针对服务产品全程监督管控与质量跟踪评价

上设计加网,实现精益营销
  • 高质展示

    入驻企业专站在市场门户高质的展示传播

  • 精准客群

    几千团队、海量设计师、优质需求与客群

  • 全面营销

    企业推广、合作、招聘、企宣等一站到位

  • 顶层发展

    这里汇聚设计产业供需的顶端圈层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