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顶共建花园“南园绿云”——低碳社造空间新模式
背景
该项目是由南山区城市管理与综合执法局牵头,由深圳市绿色基金会、蛇口社区基金会、和大自然保护协会(TNC)共同发起的“2021南山共建花园”中的一个。这批花园大部分都是在临街地面层,而我们的场地比较特别,是在城中村一栋6层楼公寓的屋顶。
开敞的屋顶与城市交通网络分离,可以获得一个时间缓慢流动的放松空间,就像“城市中的绿洲”。但与地面的隔离也使在屋顶“创建人们自然聚集的社区空间”变得困难。最初的预算只够在几百平方米的大屋顶建设不到150㎡的小花园;而且由于深圳白天裸露的屋顶日照强烈,为了能让人们舒适地停留就必须建设有盖的顶棚,但这很难从城管执法部门获得许可。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开始思考如何让这个屋顶成为人们愿意聚集的新的社区活动场所,以及如何实现它。
“屋顶绿化(低碳)”X“共建花园(社造)”
蛇口社区基金会、深圳市绿色基金会、大自然保护协会(TNC)这三个合作组织的背景,是基于一系列视野开阔的理念,涉及振兴社区活动,促进自然教育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探索与自然共存的世界。气候变暖是人类在全球范围内面临的严重问题,各国都在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出许多努力。“屋顶绿化”是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有效手段,是建设低碳城市的重要举措。我们通过这个项目提出一个“屋顶绿化”的实施方案,这是一个规划简单、经济、美观、功能实用的新模式,可以灵活地复制和应用于更多屋顶。
在实施这个“共建”项目时,除了“与居民一起修建花园”,我们还采用了“支持项目理念的多个组织共同提供资金、材料和场地以及参与部分运营”的策略。通过将“屋顶绿化”和“共建花园”两个概念相乘,得出了一个新的屋顶空间类型,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线索。
共建概述
邦舍青年公寓的屋顶空地很大,所以我们制定了一个稍微大一些的计划,在环境和社区问题的解决策略上更进一步。最终,5个团体支持了这个项目,提供了资金、材料和场地,最终实现了一个450㎡的屋顶花园,包括一个局部有遮阳棚的活动广场,和周围布置的花坛和农场。
1、国企单位远洋集团免费提供了邦舍公寓屋顶的场地,并将原外围护栏加高到安全高度。
2、南山区城市管理与综合执法局“2021南山共建花园”的项目预算,用于整体涂料、搭建遮阳棚的框架、和制作花坛。
3、深圳市太阳能学会/深圳市新能源协会及其会员单位,负责了遮阳棚的结构设计,提供和安装了用于遮阳的太阳能发电板及发电并网系统,并通过发电来收回建设成本。新建的遮阳棚获得了城管许可的重要原因也是因为太阳能发电有助于实现低碳城市。
4、美国博立航空为城市环保绿化做贡献,出资建设了屋顶南端的农场。
5、我们一十一建筑也以为社会做贡献为目标,负责了项目的策略制定和整个空间设计,并为部分短缺的预算垫资。
空间设计
为了易于将来在其他屋顶上复制,我们提出了用基本单元模块创造空间的设计策略。通过灵活排列单元模块来应对不同条件的场地。
遮阳棚的结构单元以2.1mx2.1mx2.7m(高)为模数,这是由顶部两块成品太阳能发电板拼接后的尺寸决定的。场地的中央是由15个这种单元组成的6.3mx10.5m的大遮阳棚。我们利用这种单元的框架搭载了三种类型的活动交流装置:2个单元围合的网床,3个单元拼接的总长度6.3m的长桌,和4个单元拼接的木制瑜伽台。
为了给空间带来变化,我们调整了结构单元的尺寸,设计了一个3.3mx3.3mx4.0m(高)的稍大遮阳棚作为灯塔,顶部由四块成品太阳能发电板拼接而成。晚上开灯后,从城中村乃至周围的城市各处都能看到它。
在设计过程中,我们与共建团队一起开会讨论最终的预算、建造规模以及活动空间的具体使用。这次会议后,遮阳棚部分被缩小重组,遮阳棚之间的空地整合成一个更大的聚会广场。由单元模块组成的设计能够灵活应对变化的条件。我们还组织了前期工作坊,将遮阳棚单元按1:20的比例缩小制成框架模型,并邀请住在附近并对项目有兴趣的年轻人,通过搭建自己心目中的活动交流装置一起探索屋顶社区空间的可能性。
花坛和农场的设计也融入了基本单元的理念,用1个成品塑料物流转运箱作为种植箱单元,用708个这种单元组合成景观。理想的种植箱应该是由环保塑料制成,但由于时间和预算限制,这次暂时无法实现。转运箱的优点是经济、轻便、坚固、防水和耐用。在花坛设计中,我们利用箱子可以层层叠放的硬度,堆叠了3层以营造有层次感的空间。我们还通过在顶部安装木盖将箱子变成坐凳。大量使用普通转运箱可能会给人仓库物流的印象,但通过将箱体颜色变成定制的主题绿色,可以营造出一个适合屋顶花园的明亮空间。
我们还完成了与有限预算相对应的简单的植物选型和标志设计。选择了花和叶子小巧、枝干随风摇曳的植物,让人们在屋顶悠闲散步时,获得柔软和漂浮的空间感受;并使用深浅颜色的几何折线标志,来软化因覆盖整个场地的矩形框架和种植箱单元带来的刻板感。而“南园绿云”这个名字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的。
社区营造
由于南山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的参与,“南园绿云”成为了新的社区公共空间,它白天对公众开放,市民在一楼前台登记就可以自由前往。与城市地面交通间隔开的屋顶花园,很难有当地居民自发前来形成社区,因此需要创建一个目的机制吸引人们持续上来这个屋顶活动。
1、我们创建了一个出租农场,每个社区居民可以租下由4个种植箱组成的约1㎡的“责任田”,邦舍公寓负责基础管理和维护。对农业感兴趣的邦舍公寓的年轻人、住在附近的主妇和老人,可以经常上来照顾自家的农作物,还可以在遮阳棚下的长桌边和朋友一起喝茶聊天,赏花看菜,还可以带孩子来认识不同的植物,散步游玩。
2、美国博立航空用一整排约7㎡的“责任田”,在不同季节开展种菜苗活动,并用收获的蔬菜举行火锅派对。
3、这个屋顶活动空间还可以分时段出租给其他单位来举办各种聚会活动。6.3m的长桌、瑜伽台和活动广场可举办20至30人的活动。如果将整个场地一起使用的话,还可以容纳更多的人。
4、南山街道团工委和RE-LOOK社创团队将会和邦舍公寓合作,每月1~2次使用这个场地为年轻人举办社群活动。在“南园绿云”正式开幕的前几天,我们还和志愿者一起在完工的花坛举行了种花活动。
5、深圳市太阳能学会和深圳市新能源协会将这个场地作为实际案例,计划以此为据点展开一系列“太阳能文化融入社区的新型城市生活方式”的研学活动。
6、在设计概念提案阶段我们还设想将集装箱放在屋顶上开一家社区咖啡店,但暂时还未实现。邦舍公寓是一个拥有300间单元房的大公寓。我们认为可以在屋顶安装饮料自动售货机,服务周末在屋顶举行的活动,租客们下班回家也可以上屋顶喝一杯放松。
在像深圳这样高密度的大都市中,一个向公众开放的屋顶空间具有多种潜在价值。如果设计得当,它可以成为一个有吸引力的散步和活动空间,同时也将是一个培育社区的地方。而且如果运营得当,我们认为可以在一段时间内收回建设投资。
“乐活(LOHAS)”是英语Lifestyles of Health and Sustainability的缩写,代表一种“健康和可持续的生活方式”,是在全球兴起的一种新的城市生活价值取向。在环境破坏和传染病蔓延的时代,许多城市居民开始寻求有别于传统消费时代的社会生活,关注环境保护和个人在身体、精神上的健康……被这种生活理念吸引,对践行可持续发展和社区活动有兴趣的城市居民越来越多。该个项目正是通过结合“屋顶绿化(低碳)”和“共建花园(社造)”两种理念打造的新型社区空间,回应这种生活方式的变化而进行的城市空间上的实验性尝试。
项目名称:南园绿云屋顶共建花园
项目地点:深圳市南山区南新路1119号邦舍公寓屋顶
完成年份:2021年
项目面积:约450㎡
设计公司名称(景观/建筑):一十一建筑
创设计师:谢菁、FUJIMORI Ryo
设计团队:罗明钢、蔺鹏博、曾逸思
合作方:(建筑单位、施工单位等)
共建单位:
南山街道办事处
南园社区
一十一建筑
深圳市太阳能学会
深圳市新能源行业协会
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深圳市鹏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市百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美国博立航空深圳代表处
远洋集团华南事业部
邦舍公寓
RE-LOOK见新社会创新工作室
深圳市绿色基金会
大自然保护协会(TNC)
蛇口社区基金会
深圳市城市设计促进中心
深圳市土木再生城乡营造研究所
施工单位:深圳艺轩园林建设设计有限公司
摄影师:吴嗣铭
未相景观
联合公设
七月合作社
七月合作社
张唐景观
安道设计
重庆犁墨景观
盒子设计
道远景观
承迹景观
贝尔高林
奥雅设计
ZAP Associates
SWA
阿普贝思
UMS 里表都会
衍述设计
阡上景观
阡上景观
南京金石景观设计
元道景观
元道景观
未相景观
璞玉度假景观设计事务所
BOX盒子实践景观事务所
介介工作室
元道景观
大小景观
JTL Studio
新加坡贝森豪斯设计事务所
阿特森景观规划设计
山水比德园林集团
广州颂雅景观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罗朗景观
RDA景观设计事务所
HWA安琦道尔
甲南园林
北京麦田景观
IF本色营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