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带露倩云裁,
雨霁天光润陌台,
松风总伴千古事,
尘心碧洗万峰来。
半山云海驿站位于广东惠州南昆山麓,作为“环两山建筑艺术计划”的一个节点,项目以苏东坡在惠州所写十六乐事之“雨后登楼看山”为命题。在这片山林之间,我们以三件轻巧的构筑物,发出若即若离的山中三问,回应都市与自然、记忆与未来之间的缝隙。构筑物既不占据中心,也不居于高点,而是在场地断裂带、豁口处与路径起伏之间寻找自己的秩序,将地势的高差转换为空间的节奏。三个子构筑:“山行驿”、“吾乡亭”、“卧云榭”,是三次轻声叩门,敲开一场延宕千年的对话,践行一次被山水托举的旅程。
壹|山行驿:嵌坡成台,修补地形
整个场地北高南低,东临乡道,山脚与道路之间存在显著高差,山体边缘已形成断裂带与裸露土体。作为登山路径的起点,“山行驿”开始于东南山脚的最低点。建筑整体嵌入缓坡,以自身的体量修补地形的断裂与高差:顶层在北侧与山坡标高平齐,再向南挑出,形成室内空间,容纳咖啡售卖与公共卫生间;底层在南侧与道路标高平齐,再顺山势逐级而上,自然掩入山体,与登山道在标高上交会,形成路径系统中的第一个转折,引导旅客暂别速度与直线,进入风声雨影构成的空间复调。
贰|吾乡亭:方巾转意,亭中见乡
“吾乡亭”由雕塑家李怒先生设计,立于场地中部,是项目中最具文化意涵的构筑节点,更是对“地方身份”的一次语义建构:雕塑作品以北宋宽袍大袖为意象,以“东坡巾”的几何逻辑转译为空间结构,承载对东坡的纪念和对游子的守望。四个单元、八片墙、十六块钢板,以介于雕塑与建筑之间的尺度,定义出可进入的空间与流线:亭中可驻留私语,亭外可绕行仰望,四片亭体之间留有穿行缝隙。阳光下的钢面微光,与远山云海相互成影;而雨滴敲打时,则像是古人泼墨留下的一帧残诗。
叁|卧云榭:折纸为云,榭中卧雨
“卧云榭”悬于半山腰开阔处,是路径末端的制高点与视野打开的节点。榭体呼应“吾乡亭”的形态逻辑,采用轻钢结构体系,顶部由两个不同朝向的V形钢折板交错而成,分别对应山道与山脊两条轴线。大雨倾盆时,V形折板是天然的排水口,再由钢索导下,将惠州的雨勾画为具体的形状。随着登山者仰视、俯视的路径变化,折纸状的屋顶呈现为截然不同的样貌,犹如一个个被风固定住的瞬间,激发一次次悬空的凝视。站在榭上,风起时云涌脚下,榭中环绕躺椅,静时可仰望碧天,倦时可斜卧云端。
项目名称: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惠州)建筑艺术计划「东坡乐事」山饮社区
项目地址:惠州市龙门县二五四省道与二二九乡道交汇处
建筑面积:200㎡
建筑设计:青微舍(武汉)工作室
建筑团队:胡兴,刘常明,严春阳,罗婷锴,唐子骥,徐琰钧,任世洋,金鑫
艺术家:李怒
施工单位:武汉市东通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施工团队:焦景佳(项目统筹),胡天辰,林煜轩(现场施工),黄建建(精密钢结构)
驻场建筑师:唐子骥
执行单位:上海风语筑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监制:吕凝珏
实施负责人:张靖伟
工程管理:严甲闰、邹可飞
建筑材料:钢构(武汉铤峻设计营建有限公司),灯具(西顿照明 CDN Light),涂料(必得星辉)
项目时间:2025年7月
摄影:朱雨蒙
环球地景设计
方寸践建筑设计
来建筑设计工作室
间筑设计
时地建筑工作室
由牧建筑
白岛营造设计工作室
易栖建筑
小隐建筑
瓦加瓦建筑设计咨询
相对建筑
光环环境艺术设计
乐道景观设计
塞纳园境设计
木月建筑设计事务所
蓝调国际
十作设计
原榀建筑事务所
深圳超级平常设计
袁野建筑工作室
棕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