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法耶艺术中心地处新天地文化艺术活跃区,周边商业氛围活跃,艺术生活气息浓厚,是文化与商业的交融之地。虽然拉法耶艺术设计中心按照邬达克的辣斐大戏院样式进行了重建修复,但无论是体量、细部还是结构上都存在较大的缺憾和差异。在新天地区域,其功能与形象已经难以满足一个现代文化艺术中心的需求。建筑正立面沿街,三面环楼。受到周围条件限制,东、西、南侧立面难以进行改造,立面改造范围主要位于临街面。由于经历过重建,其本身也不属于历史保护建筑,所以业主希望对拉法耶进行一次整体的形象与功能改造,使其与数字技术相结合,这才有了拉法耶这次数字转型的机遇。
拉法耶的数字转型主要体现在外立面的数字化改造与建筑内部的沉浸式展览空间营造。
03 立面改造 - 城市剧场中的光影面具
立面改造以“城市剧场中的光影面具”为概念,采用折叠穿孔铝板传递数字信息构建多媒体立面,在夜晚呈现流动的光影信息。它既是一张面具,也是一块幕布。设计将传统立面媒介转化为数字媒介,使建筑在昼夜更迭间实现历史原型与数字媒介的双重表演。
业主ALIGHT光禹莱特是一家聚焦数字艺术与文化的企业,希望以数字技术重塑拉法耶的形象。对外立面的改造遵循保留拉法耶原有体量的原则,以多媒体立面的形式为其戴上一张“光影面具“。由于拉法耶的正对面是住宅楼,不能够以LED灯或屏幕的形式直接展现,所以最终选择以穿孔铝板加亚克力的方式背投led点阵灯,使影像能够在夜间透出孔洞呈现出来。
拉法耶的新面具在城市这恒的剧场中也许是临时的,也许有一天她会摘下舞会的面具,重归历史面貌。
流动的条纹
“...时间上有美丽的条纹...把时间涂满全身...”刘慈欣《三体》中的歌者将时间凝固。
相邻两个折面之间的孔洞流向呈折角,以波浪形的流向覆盖整个立面,呈现流动的态势。如同时间的条纹,涂满光影变幻的立面。
室内改造- 沉浸式展览中的观游之径
建筑改造后将以沉浸式展览为核心功能,而连接各沉浸式展厅的公共空间与流线就成为了观览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本次改造的重点。
室内现状及功能流线调整
拉法耶2009年以书场为功能进行重建后,形成了地面上由中庭分隔且高度不同的南北各三层错层和地下二层的格局。南侧为层高较高的大空间展厅,北侧为层高较低的活动室及展示空间。北侧屋顶露台上有一座塔楼构筑物。原有空间3层之间相互隔开,中庭有两条楼梯分别连接南北两侧的2层和3层,参观者只能通过疏散楼梯和电梯到达其余各层。改造在中庭新增一条贯穿B1到露台的公共楼梯,作为公众游览路径。
中庭改造-观游之径
“13-6”
除B1外,新增的楼梯需要在13m的高度内连接6个楼层,楼层间的高差各不相同。同时中庭错层之间在2层和3层之间有两根结构梁,将楼梯空间进一步压缩。再加上原有中庭向上逐渐变小,边界不规则,种种条件都使新增楼梯限制重重。
所以我们首先规整中庭边界,切除部分楼板,清理出一个4.2m*5.9m的通高空间,然后采取楼梯在结构中绕行的策略,使楼梯与原有结构和梁产生互动。整个楼梯将成为展厅观游的路径,引领人们穿梭环绕,驻足观景,成为展览体验的一部分。
新增楼梯以12mm钢板作为扶手结构,楼梯踏步下为205*130*10钢结构箱体梁,并以2mm钢板封底,使楼梯呈现简洁、精致、整体的形象。黑色的钢结构楼梯与中庭周围真石漆喷涂的梁,混凝土艺术漆的墙面产生激烈的碰撞,这种碰撞既是视觉上的反差,将参观者从沉浸式展览的氛围中带出,也是不同空间的对话,以流动,自由的形式连接建筑的各个空间,带给中庭戏剧性的瞬间。
设计施工过程:
整个项目从开始拆除到立面、室内、展陈完成,只用了4个月不到的时间。在这及其有限的时间内,设计团队与业主、施工方共同努力,进行了多轮的打样及材料比选,使项目能够顺利完工。
拉法耶在历史变迁中经历了戏院、电影院、书场、艺术中心等多次功能和角色的转换,如今改造后的拉法耶文化艺术中心将结合数字技术,以虚拟现实(XR)、数字艺术、多媒体交互等方式呈现历史文化和历史文物,成为城市更新中数字转型的一次积极实践。
项目地址:上海市复兴中路323号
项目业主:ALIGHT 光禹莱特
建筑面积:2900平方米
设计时间:2024.01-2024.8
项目施工:2024.10-2025.01
建筑设计:之外建筑 TheY Architects
室内设计:之外建筑 TheY Architects
主创设计师:姚远、刘雨泽
建筑设计团队:马欣瑶、高彤、陈志恒
施工图设计:上海天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结构设计:上海天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建筑及室内施工单位:上海正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展陈施工:有信展览展示(上海)有限公司
灯光设计:ELA 寻光
展陈设计:光禹莱特数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标识设计:深圳合一个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材料:穿孔铝板、清水混凝土艺术漆、真石漆、黑色金属漆、水磨石砖、LED点阵灯
摄影师:Dong建筑影像、之外建筑、张雪晨
日常建造
TEMP
非常建筑
淀川建筑事务所
goa大象设计
Wutopia Lab
陶磊建筑事务所
Sasaki
正反设计
原作设计工作室
OPEN建筑事务所
三文建筑 – 何崴工作室
普罗建筑
dEEP Architects
第一实践建筑设计
waa未觉建筑事务所
场域建筑事务所
如恩设计研究室
大舍建筑设计事务所
瑞拓设计
迹·建筑事务所(TAO)
不也设计工作室
华建集团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HAS design and research
日兴设计
王冲工作室
Wutopia Lab
谱观建筑设计
如而建筑设计
泛式建筑事务所
FAX建筑事务所
水平线设计
布拉德建筑设计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SSAD建筑事务所
南沙原创建筑设计工作室
微介创意设计
岩川建筑
维度华伍德设计
闻非建筑设计
朴开十向设计事务所
后象设计师事务所
Wutopia Lab
深点设计PDD
众建筑
黄锋室内设计
山水秀建筑事务所
DA INTEGRATING
都市实践
本义建筑设计
未/WAY Studio建筑设计研究所
鳞见设计工作室
超然建筑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