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8日,由waa未觉建筑事务所设计的银川当代艺术美术馆正式启幕。这座建筑面积达15000平方米的美术馆,是西北地区最大型的当代艺术博物馆,有望成为银川乃至西北地区的艺术地标。
地块/外观
一边是沙漠,一边是绿洲,中间隔着的是黄河,这是建筑师对周边环境最直观的印象。美术馆在绿洲的这一边。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这片土地曾是一片荒滩,要在这样一个了无人迹的地方、这样一座并不具备太丰沛的艺术土壤的城市,建造一座当代美术馆,建筑师需要找到她存在的必然性。
由于这片土地缺少可深入挖掘的人文过往,建筑师试图回归至土地本身,从它的过去中找寻可能的创作灵感。对建筑师而言,他们希望建造出一座自大地中“生长”出的建筑——这座崭新的当代艺术博物馆以一种质朴、天然的方式同环境相联结。
通过对地貌学的研究,建筑师了解到美术馆的所在地在汉代至清代曾是黄河的流经之处。由于河水的冲刷,泥沙形成大量的固态沉积岩层:土壤表层的沉积岩层在千年的时间里逐渐移动、破裂,下层地质的岩石逐渐上升,在岩层不断挤压的过程中,河道逐渐迁移,原先的河床变成了如今的湿地。
美术馆外观的设计正是基于这千年间地貌的变化,以流动的皱褶肌理还原了千百年间塑造了如今地貌的沉积岩运动,同这片土地千年前的过往发生着对话。美术馆的外观犹如一个“运动中”的地质断面,暗喻着这片土地千年间的变化,亦传达了这片土地的源头——黄河——丰富、多变的性格;而其流畅、优雅的线条,又给人以轻盈的印象,仿佛是“降落”在大地上,自成大地的景观。
对建筑师来说,这座建筑犹如化石般记录着时间。
材质材料
时间的风化
美术馆采用玻璃纤维强化混凝土(GRC)为主体材质,通体暖白的色调(是为了维持材料的自然基础色调而不需要因为人工着色)。选择GRC这一材质,一方面可以满足幕墙的双曲造型,另一方面是因为它作为工业石材却有着同石材一样对环境的敏感:随着时间的变化而颜色逐渐黯淡。然而,建筑师认为材质/建筑同气候、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才是有趣的,材质本身应当表现出时间的印记感。同时,建筑的表面刻意保留了每个体块间的缝隙,一方面保持了其尽可能舍弃人工痕迹的原则,一方面则意在凸显建筑由石块累积而成的体量形态,如同南美印加帝国由巨大的石块堆砌而成的石头建筑,是时间与自然力作用的痕迹的记录。
在这里,建筑师认为一座会随着时间的荏苒,自然地变化、风化的建筑才是富有生命感的:建筑呈现的不是一个结果,而处在不断的变化状态下。这种“未知”,在建筑师看来正是对时间的最佳诠释。
同时,建筑的外型是建筑师对这种地貌肌理的精神的诠释和形态的表达,“参数化”作为设计工具而满足了后期数字生产的条件。建筑表皮由1600多块板块组成,每块的大小不一,板块尺寸在40-8平米之间,在制作上没有“批量复制”的可能,均是独立制作而成,这也体现了一种在工业化设计时代不再主流的工匠精神。
室内设计
反“殿堂式”的美术馆:相聚之所
建筑的设计实际上是从内部开始的,在充分考量了人的需求与空间感受之后,以内部空间布局作为外观形态的基础。不同于通常的美术馆如教堂般巍峨的形态,建筑师希望打破当代艺术同普通公众的距离,营造出一个欢迎访客进入的美术馆,一层布置非展陈的休闲功能,是希望这里能够成为一个社区的枢纽、吸引人们的相聚之所,使公众可以自然而然地感知艺术。
美术馆的入口,犹如沉积岩分裂而生的缝隙。通过入口直入空旷的四层高的中庭空间,给人开敞、自由的感受。由地下一层至三层,光线及空间色调是从暗到明的,材质是从毛糙至温润,通过光与材质的微妙变化,建筑师细腻地铺设着空间的情绪环境。
入口处的大型楼梯的设计,使观者在步履的行进间放缓心境。亦提供了一个交流、休憩的灵活、公共的场所。
通过入口大堂是四层高的中庭空间。这个位于地下一层的中庭用以展示大型雕塑及装置艺术,同时连接两个位于同层的当代艺术展示厅。在这个开敞的公共空间,建筑师延续了室外的建筑语言(皱褶肌理),空间线条是舒朗的、曲直交错的,打破了通常地下空间给人的封闭的印象,空间是贯透的、可以呼吸的。
地下一层的当代艺术展览厅,可见美术馆的入口。在室内空间的设计上,建筑师充分考虑了空间与空间之间联结的流畅度,以营造出自然的观展动线,使访客在空间中行进时有漫步的感受。
在墙面的设计上既考虑到策展人对直向墙面的需求,亦兼顾了空间内部应有的动势,局部可见同建筑外观一脉相承的皱褶肌理。
由位于地下一层的中庭直达三层。三层是两个专题展馆及多功能活动空间,包括学术报告厅,图书馆和教学活动室。
流动性的“片段”交织在习见的“百盒子”空间内,适度的流动和韵律感是室内空间最大的特点之一。
由三层可直入二层展览厅,这里是陈列美术馆永久馆藏的地方。室内空间中,张力线条的应用使空间内充盈着流动的动势,而清水石阶却又是素朴的,冥思的。
二层展厅内,以光带和镂空的墙面结构破除传统的“白盒子”美术馆给人的沉闷印象:墙面与墙面之间,地面与四壁之间,每一个空间片段的衔接与流转均是丰富的、富有韵律的,但无论在物理空间还是无形的场域能量上,均为艺术品的展示提供了最大的便捷与铺陈。
经过二层展示区,可直接通往一层的美术馆出口,直达临近的艺术家村落及雕塑公园。在美术馆中,线条与体块、实与空、明与暗间的关系均是流动的、融合的,而人、艺术作品与空间三者的关系也是自由、动态、相融的,由此为人带来叠加的、富有层次的情绪体验。
项目名称:银川当代美术馆
项目地点:宁夏银川市
场地面积:13188 平米
建筑面积:15006 平米
建成时间:土建完工 2013年8月、幕墙完工 2015年6月、室内完工2015年5月、开馆展:2015年8月
业主单位:宁夏民生房地产有限公司
设计机构:waa 未觉建筑事务所 (建筑设计、室内设计)
Buro Happold ( 幕墙及二次钢结构设计)
宁夏建筑设计研究院 (土建施工图设计)
北京冠亚伟业 (室内施工图设计)
中铁建设 (土建,室内施工)
江河幕墙+倍立达 (幕墙施工)
恒豪国际 (室内GRG施工)
设计团队:张迪,Jack Young, Ruben Bergambagt,Huang Yisu
摄影:waa、NAARO
日常建造
TEMP
非常建筑
淀川建筑事务所
goa大象设计
Wutopia Lab
陶磊建筑事务所
Sasaki
正反设计
原作设计工作室
OPEN建筑事务所
三文建筑 – 何崴工作室
普罗建筑
dEEP Architects
第一实践建筑设计
场域建筑事务所
如恩设计研究室
大舍建筑设计事务所
瑞拓设计
迹·建筑事务所(TAO)
不也设计工作室
华建集团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HAS design and research
日兴设计
王冲工作室
Wutopia Lab
谱观建筑设计
如而建筑设计
泛式建筑事务所
FAX建筑事务所
水平线设计
布拉德建筑设计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SSAD建筑事务所
南沙原创建筑设计工作室
微介创意设计
岩川建筑
维度华伍德设计
闻非建筑设计
朴开十向设计事务所
后象设计师事务所
Wutopia Lab
深点设计PDD
众建筑
黄锋室内设计
山水秀建筑事务所
DA INTEGRATING
都市实践
本义建筑设计
未/WAY Studio建筑设计研究所
鳞见设计工作室
超然建筑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