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加:顶端设计
北京三里屯路环境整体更新 - 绿荫如画
北京 收集
 

三里屯地区是北京最具代表性的时尚潮流片区,处于北京建设国际消费城市主承载区的核心区,作为第二使馆区所在地,也是首都乃至中国国际形象展示的重要地区。此次三里屯路环境整体更新的范围囊括三里屯路、南三里屯路以及道路两侧与建筑围合的公共区域,北连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南至朝阳北路,全长约2.5km。埊木设计(CAFA·A城市艺术创新中心)整合规划、景观、交通、市政等多个专业团队,对三里屯路进行了整体更新设计。

项目团队希望创造出市民热爱、游客喜欢、外交适宜的都市休闲林荫街道,突显城市文化包容性与特色高品质,融合商圈休闲共享、国际交往交流、生活社区高质量配套服务等功能于一体,贯彻人本关怀氛围营造文化彰显三大原则,推进三里屯路与亮马河慢行系统连通,打造具备先行示范性的慢行友好街区。

面对充满挑战的更新实践,团队从多方面思考中着手整体设计:
如何升级慢行系统重构通行空间,塑造开放街区?
如何营建城市复合界面自然景观,打造生态绿景?
如何搭建推进工作实施统筹平台,倡导多元参与?
如何强化艺术设计塑造视觉核心,彰显场域特色?

 

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图景

三里屯位于朝阳区西部,因距内城三里而得名。自1962年在地域内建北使馆区后,三里屯一带逐渐发展成为驻华外交人员聚居、购物和外事活动的重要社区。1989年北京的第一家酒吧在三里屯南街开设,三里屯商业逐渐起步,同时经营着汽车配件与外贸服饰。90年代后期三里屯酒吧街进入黄金时期,成为北京最繁华的潮流地段。随后三里屯太古里、三里屯SOHO、通盈中心等商圈相继建立,三里屯成为了北京国际化的时尚潮流中心和京城夜经济的主战场。三里屯是北京更新迭代速度最显著的地区之一,其历史进程也是整个北京城市快速发展的缩影。

三里屯承载着深厚的城市发展底蕴,肩负着先锋的城市潮流文化引领,因此高品质与精细化更新显得如此重要。但放眼现状,三里屯人流密集,道路交通存在明显堵点,慢行交通品质较差,部分路段机非混行严重,非机动车停车空间局促,存在乱停车的现象。并且沿线绿地景观使用效益较差,沿街立面缺乏统一的气质语言与视觉形象,难以匹配三里屯作为国际时尚街区的要求。

 

回归慢行,体验生态游憩

道路交通的改善提升是实现慢行友好街区的基本前提。优化慢行系统不但能改善市民在通行过程中的体验,还能增强各个商业之间的联系,搭建起沿线商圈与周边社区之间互动的桥梁,实现漫融合的舒适状态。

在更新改造过程中团队首先对道路断面进行重新设计,通过因地制宜对不同路段的现状路面进行适当拓宽,实现了非机动车道与机动车道分离,优化整条路的慢行系统,同时通过交通科技赋能管理,缓解现状交通拥堵状况。尤其是处于太古里商区的道路由单向单车道改为单向双车道,极大地缓解了进入太古里停车场的拥堵难点,让各类人群通行感受得到提升。

项目团队在道路交通改造的过程中发挥了现状道路尺度宜人和优质的林荫大道景观素质,借助慢行系统升级打造北京小香榭丽舍街区。在最大化保留现状树的前提下,充分考虑三季有花、四季常绿和秋冬特色的观赏体验,整体以现状国槐、白蜡、栾树等林荫乔木为底色,点缀季节观赏性花草。

此外,以道路西侧非机动车道改造为契机,在南三里屯社区段打造乐享生活街区线性游园,设置步行小径,在不产生聚集的前提下减少对周边社区干扰,同时在较大场地内形成小型游园节点,提供舒适宜人、贴心惬意的户外生活环境。

 

以绿活城,探索花园城市

充满生机的城市需要自然的活化,相互渗透形成舒适宜居的生活环境。北京为推进花园城市建设提出构建多元丰富、布局均衡、全民共享的绿色休闲游憩体系。此前项目团队便基于三里屯路慢行系统的优化,将全线道路2.5公里林下空间视为整体的线性公园进行规划设计,以期探索花园城市建设的路径。在青林潮尚·悦三里的整体主题下,全线从南至北分别为居住区、商业区和使馆区的空间,被对应划分为悦享三里悦秀三里悦联三里主题段,以分段式手法联动整体环境实现全方位的提升。

悦秀三里为全线核心段,覆盖三里屯路南至工体北路,北至东直门外大街之间的区域。该段充分发挥所处太古里商圈的重要功能属性,结合整体景观环境更新,实现了商业、自然、社区的和谐融合。在保留原有行道树的基础上,沿太古里南区设置凤羽形种植池进行分隔,提高街道绿量并保障行车安全;改变太古里南北区原东侧广场的消极属性,为增加街区商业服务设施提供可能,营造了三里屯路林下独具魅力的城市消费场景;同时将原低效使用的绿地空间打造为瑜舍花园口袋花园,设置我在三里屯主题景点,艺术化处理现状围墙界面,增加健身和休憩设施,为市民和游客提供更有效的停留和活动空间;改造提升该段北部居民楼立面,营造简约自然的社区界面匹配三里屯的气质。

悦享三里为南三里屯路段,北接工体北路,南至朝阳北路,途径白西、中纺里、核桃园北里等多个居住社区,活动人群以周边居民为主。团队在慢行系统优化的基础上,联通沿线公共空间设置乐享生活街区线性游园,实现了花园城市漫步城市,鸟语花香,让老百姓走出来,就像在自家花园一样幸福的美好图景。同样,自然与艺术的结合也是项目的关注焦点,团队在起始点位设置立体字标识,为中纺东里小区设计艺术围栏,对公厕立面进行艺术墙绘设计,并将白家庄小学户外空间改为校园接送安全港湾,以轻巧手法设置等待座椅,同时增加独立车行出入口,为孩子打造安全上学路。

悦联三里为三里屯路北段,全长约半公里,北与亮马河南路相接,南至东直门外大街,道路两旁聚集乌克兰、喀麦隆等各国大使馆。该段重整人行道铺装,配合原本优美宜人的林荫乔木,打造色彩丰富的树下花径,联通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同时,在该段相应位置设置接驳亮马河的悬浮导视,引导往来人群合理规划路线。

此外,项目团队注重街道设施精细化设计,以诉说三里屯故事为切入点,为全线树篦子、阻车桩、变电箱外围护装饰等基础公共设施进行艺术化设计,重塑三里屯商圈沿线特色街道景观。

 

合力共创,倡导多元参与

为实现跨专业、跨团队、跨主体的高效沟通,更有力推动更新改造项目的开展,朝阳区城管委和三里屯街道统筹相关部门和设计单位,协调各委办局和多元主体,听取多方诉求,上下联动组织日常改造工作,形成了高效协同工作平台。从前期规划设计到实施落地打破传统工作方式,通过线上与线下弹性对接+定时例会的方式,协同多专业建设团队无缝衔接日常工作,保证项目进行实时到位。

令项目团队欣慰的是,三里屯路的更新改造促使了太古里、那里花园、酒吧街与通盈中心实现自发更新。其中,在酒吧街路段的更新过程中,团队指导商户对店面进行改造升级,与主管部门、戴德梁行和商业空间的运营者共同协商,一店一议,促进酒吧街业态及形象全面提升转型。新的酒吧街以全天候餐酒吧为主,从夜间酒吧文蜕变为涵盖餐、酒、茶、文化等多元生活方式的漫享街区,吸引和引导更多的消费群体,并利用街道知名度和特色集聚效应带动区域内其他商业街区及业态的发展,形成互补效应和差异化经营,互相带动促进并形成可持续经济收入。

三里屯路环境整体更新项目充分发挥共享共治理念,在保持和彰显三里屯商圈特色的前提下,打造多元活力商圈,综合提升片区内部生活品质,最终形成商业与社区、消费与生活联动的幸福街区,也实现了项目团队在内心构筑的诗意愿景:
——赋绿,见绿,融绿,绿惠于民;
——汇景,享景,爱景,景悦人心。

 

项目名称:三里屯路环境整体更新设计
项目位置:北京市朝阳区
项目类型:景观/区域综合性更新
项目面积:8.32公顷
项目设计年份:2021-2022
项目完成年份:2023
设计方:埊木设计(CAFA·A城市艺术创新中心)
主创及设计团队:李琳、郭志强、梁志豪、成旺蛰、闫玉琢、董维洪、娜咪拉、王金山、张婉琳、高帅杰、赵慧、孙茹东、陈旗、李丽、陈清、于超
合作单位:绿盟(北京)国际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千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业主单位:北京市朝阳区城市管理委员会、北京市朝阳区三里屯街道办事处
施工单位:北京京州园林工程有限公司、北京市政路桥管理养护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北大千方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海兰齐力照明设备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摄影版权:埊木设计(CAFA·A城市艺术创新中心)

推荐

张家港小城河改造

柏涛景观公司

上海外滩公共景观改造

HMD

喀山市卡班湖群滨水区

土人设计

宝安中心区四季公园

译地事务所

南浔善琏镇湖笔小镇景观提升项目

筑原景观规划设计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整体外部公共空间提升改造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正顺广场景观改造 - 以古为新:闽南文化生活舞台

自然存在设计

东山少爷南广场社区公园改造

哲迳建筑师事务所

重庆长滨河道改造升级

中冶赛迪

宜昌东湖大道能量花园 - 山的故事,城市街角的力量

翰地景观

消失的花园

象界设计机构

上海乐山绿地口袋公园

维亚景观

鹦鹉螺曲线\上海曹家渡花园口袋公园更新

维亚景观

蕰藻浜滨江公共空间示范段景观环境更新

上海创霖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设计放心选,监督有保障
  • 更好设计

    这里汇聚顶端、前沿的设计团队与项目创意

  • 更多选择

    这里聚合更多国内外、全产业的服务与产品

  • 全面配套

    可需求发布、招标竞赛、咨询管理配套服务

  • 管控保障

    针对服务产品全程监督管控与质量跟踪评价

上设计加网,实现精益营销
  • 高质展示

    入驻企业专站在市场门户高质的展示传播

  • 精准客群

    几千团队、海量设计师、优质需求与客群

  • 全面营销

    企业推广、合作、招聘、企宣等一站到位

  • 顶层发展

    这里汇聚设计产业供需的顶端圈层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