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综述
方案通过前沿的视觉语言、沉浸的呈现方式和互动的空间体验,为超级总部基地的城市理念和价值观赋形置景。声音和动态影像不露痕迹地融入场景,对展品及历史背景进行补充解释的同时,也使展览跳脱出按部就班的叙述,完成错时性与戏剧感的营造。展览不仅通过沉浸式的蒙太奇空间体验帮助不同背景的观众更主动地参与进叙事之中,同时延续了工作室对于多角度叙事的探索,建立空间、物与文字的关联,为单一空间赋予多种叙事的可能性和阅读深度。展陈描绘出超级总部基地在大湾区建设过程中作为城市门户的蓝图,展现城市建设成果,用国际化视野、前瞻性思维、创新性的设计打造了符合超总基地的高水平规划、高标准建设的展示空间。共同见证深圳这座充满机遇和活力的大都市在不远的未来成为影响力卓著的全球标杆城市。
项目背景
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位于深圳东西发展脉络和南北山海通廊中心,区位条件卓越、自然景观得天独厚。片区用地面积117公顷,总开发建筑面积约520万平方米。将构建全球总部聚集区,都会文化高地、国际交流中心、世界级滨海客厅为一体的未来城市典范。通过对片区的布局结构、开发强度、功能构成、公共空间、地下空间、建筑风貌、生态景观、城市天际线、综合交通、智慧城市等内容进行系统性设计,实现深圳湾集约、高效、生态、人性化的“未来城市”目标。为了进一步向社会各界展示深圳作为先锋都会的城市理念和发展动态,PILLS 工作室受深圳万科邀请担任此次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城市展厅的空间优化和展陈设计。两个展厅在体量上分离,由建筑的带状服务空间在东侧串联。北侧展厅展示超级总部规划设计的愿景和成果,南侧展厅展示万科作为城市建设见证者的足迹。
既有的城市展厅大多采用专业化、模式化的展陈方式,鲜有能够做到将复杂的城市设计理念生动地展示给观者。我们针对本次设计任务的难点,以以下几个问题为设计的起始点:一、如何以更当代的方式展示和表达城市设计的理念和价值观;二、如何更生动地呈现超总的设计核心;三、如何在展厅有限的空间内激发兴趣和好奇心并营造氛围。
项目概述
方案概念来自博物馆的前身-珍奇屋(Cabinet of Curiosity):15到18世纪间,欧洲收藏家用屋子、收藏室和橱柜陈列自己收藏的稀奇物件和珍贵文物。物件被整理收纳后并置在空间中,分门别类中保留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每个物件都是从自然科学和人文历史中截取的物质片段,让观者得以通过物件探知历史。
通过物质片段连接观者与未来,当代“珍奇屋”即是对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城市展厅的隐喻。在这一空间框架下,方案围绕“物”的展示逻辑,基于可感知性(tangibility)进行组织,为城市理念和价值赋予形态,为城市发展动态置景。在有限的空间里,展厅创造了观者与宏观城市叙事产生联结的介质,激发市民对未来城市的好奇想象,探索参与未来。
方案的叙事性营造了展陈与观者的对话关系,循序渐进而连贯的流线串联起多样化的概念节点,将超总愿景一一进行解构和展示。展览内容与空间形式合为一体:叙事结构与空间流线之间相互对应;展墙、展龛、展柜和展台组合形成连续多样的交互界面;节点利用不同的媒介还原关键的设计概念。可交互的模型与多媒体装置结合,营造出多感官参与的沉浸式体验,使城市变得可视、可感,人与环境、未来的互动得以发生。
展厅通过拆解超级总部基地的设计理念生成并组织展览逻辑,设计概念被转译为八个不同尺度的蒙太奇镜头。在空间中,超级总部的系统和节点通过流线层层递进、串联展示。展柜、展台和壁龛相互结合,陈列多样的模型和多媒体装置,为展览叙事叠加物质层面的信息和时空维度的叙事。
小厅前言展示了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在统筹大湾区一体化进程、城市规划结构中的战略作用,为整体展览的叙事铺垫背景。深圳湾区平面图采用了展示沿线的重要城市节点,体现“超级区位”交通资源的优势和链接粤港澳大湾区的巨大潜力。
超级总部基地的规划概念—“一心双核,十字生境”以平面图示的方式强调规划方案的“超级十字”结构,阐释地区的高度地标、文化地标和公园地标协同融合的布局思路,为展览叙事搭建宏观总体的体系框架。效果图和多媒体通过中标方案多媒体,补充讲解了城市的规划概念。
“超级湾心”位于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十字结构的中心交汇处,由三栋超高层地标建筑及其环绕布置的综合交通枢纽、文化设施构成。我们将“超级湾心”以分解模型的方式,将核心区精密复杂的立体系统解构,将片区高效复杂的空间体系呈现在观众面前,清晰而详细地展现了地下的空间系统与设施系统,以及地上的道路系统与建筑地标,阐释了城市建设概念,以及从大都会的“拥挤文化”转向人,城,自然多维迭代的可能性。创新的模型表达充分体现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作为都会新名片、活力繁荣与生态共存的地标性质。
展厅另一侧的T形展台包含了中央绿轴模型和“五大生境”立体展柜。中央绿轴是超总的南北向城市绿谷,连通海湾与湿地,诠释人与自然的共生之美。中央绿轴模型通过顶盖的抬升将地上生态设计与地下交通体系有机展现,结合方案动画展示,直观地展现出“超级校园”的设计理念和其与周边地块的关系。在其旁边,我们通过生态模型取样结合透明触碰屏幕,生动地展现深圳多样、富饶的生态系统,强调了超总片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设计初衷,高密度聚居与可持续发展并举的设计理念。可互动的生态箱使模型具备可读性,通过触碰可以获得更多的栖息在片区的植被鸟类资料,在激发好奇心的同时使观者得以与生态环境产生情感联结。
“未来城脊”是超总十字轴线的其中之一,在摩天城市中创造低密度的城市轴线,打造片区多元交互平台,为孕育独角兽企业和高能级成长企业空间组成的低密度活力街区。展龛将城市空间愿景嵌入展墙中,展示未来超级活力都市的构成,以及30万就业人口日常交往、消费、文化、休闲活动的发生地。通过街区的剖面模型,可以直观地了解到未来超总片区的街区尺度与模式。
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打造以轨道交通为主导的立体交通系统,形成六轨六站超级枢纽。“超级枢纽”展柜通过剖面模型展现覆盖地铁2、9、11号线、规划地铁29号线、深莞城际及穗莞深城际的六轨六站综合性站城一体化枢纽。“超级枢纽”的辐射范围与服务能力遍及粤港澳大湾区。
未来的超级总部基地是深圳地标建筑的聚集地,二十一座已经设计完成的摩天楼形象被纳入展龛,展现出入住超总的“超级用户”的不凡实力。“总部大楼”展柜使用可替换灯箱罗列展示地标建筑,留白的灯箱为未来持续加入超级总部基地的用户预留了展示空间,揭示了深圳湾超级总部作为成长中的新生代湾区所包含的生命力与自我迭代的无限可能。屏幕内容展示了招商银行全球总部大厦、中兴通讯总部大楼、万科总部大厦、OPPO国际总部等世界500强企业总部的群像。
通过对超总城市设计的悉心梳理,观者可由不同的板块详细了解超总城市设计的核心思想。在小厅层层递进的叙事尽端,是陈设超级总部基地展厅沙盘的大厅,观者在此由对设计的局部的认识转变为对城市片区的整体感知。
大厅左右两侧设置城市剖面模型,结合推拉屏幕,使屏幕形成与城市对应的切片,实体与对应位置剖面信息的结合使观者通过互动增进对重点区域的理解,并将拆解的信息重组为一个整体,呈现完整的未来总部印象。
大厅中央的1:500沙盘模型清晰地反映超总的总体形象及其与深圳的区域关系。斜置的主屏和原有一字屏环绕沙盘,展现超总的设计理念和美好未来。一主一辅两块屏幕相互配合,结合沙盘模型叠加展现多重信息,分章节多媒体应对不同的展示场景和人群需求,营造沉浸式的观展体验。
项目名称: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城市展厅
项目位置:深圳市南山区
设计面积:750 m²
委托方:深圳市万科发展有限公司
委托方团队:齐琳、潘琳琳、韩赟、张丽氢、刘珊、张谢鑫、王川、钟宇翔、张浩
指导单位: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开发建设指挥部办公室
设计时间:2020年-2021年
展厅改造及展陈设计:PILLS 工作室
主持建筑师:王子耕
设计团队:周颖、褚杰、张少敏、石建礼、汪曼颖、沐璨琦、许诗曼、姜星竹、张晓环
顾问:金鑫、欧智文、纪啸林
致谢:刘晓都、宗卫国
展厅施工及数字内容、多媒体技术团队:丝路视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问和答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隹聿设计工作室
间筑设计
里与外设计
翡梧创意设计
白菜设计
风合睦晨空间设计
PIG DESIGN
介景建筑
OAOA Studio
MOC DESIGN OFFICE
几言设计研究室
壹舍室内设计(上海)有限公司
零几建筑事务所
金秋野建筑工作室
土木石建筑设计事务所
GENSLER
不自然空间环境设计
合舍工作室
白鹭设计
广州共生形态设计
中置华优设计
扩道建筑设计事务所
设计集人
善祥建筑设计
权洪建筑研究所
广州共生形态设计
MAT超级建筑事务所
艾克建筑设计
氹边建筑工作室
杭州山地土壤室内设计有限公司
图盈拓新设计
Wutopia Lab
植田建筑室内设计
广州共生形态设计
深点设计PDD
拓维室内设计
堂晤设计
堂晤设计
拓维室内设计
星球建筑事务所
大犬建筑
锦禾设计机构
杭州观堂室内设计
Wutopia Lab
MAT超级建筑事务所
借光建筑空间设计
直径叙事设计
素造建筑
借光建筑空间设计
有物设计顾问
巢羽建筑设计事务所
月梁建筑设计
众舍设计事务所
atelier suasua
汇乘建筑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