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际线 Skyline
汉口、武昌、汉阳三镇的形态顺着长江与汉水的走向,沿其两岸展开。在江城武汉,“上游、下游”曾经是居民最主要的定位方式。而随着城市的扩张,以及过江桥梁和隧道的建设高潮,武汉的格局进入围绕“过江通道”扩展的环线模式。居民出行时的话语由“过不过江?”转变为“去几环?”时至今日,长江之于江城,已不再是一种地理坐标概念,而是一种景观概念,一个观看城市奇观的标签。
在高楼大厦鳞次栉比的当代城市,好像只有沿江城市才有继续讨论“天际线”这一术语的条件。大江大河,就像是城市的剖切面,让这个巨型人造物的轮廓和细节得以向人们敞开。而在两岸之间的互相注视下,武汉的天际线近年来愈发的高耸,到了夜间,它们又化身为巨型的城市灯光秀,当然,还有江心游弋的一艘艘彩灯游船,与之遥相辉映。
游船 Cruise ship
本设计是“两江盘龙”号婚宴型游船,为全钢质焊接结构的双体船型,配双桨双舵,船总长61米,型宽22米,型深4米,最高航速20km/h,最大载客量达750人。而在我们眼中,更希望将其视作一栋4000平米3层楼高的公共建筑。
事实上,从柯布西耶到史蒂文霍尔,作为一种交通工具与工业产品的大轮船,一直都是现代主义学习或是隐喻的对象。但当我们真正打算以建筑的眼光去审视一艘船时,会立刻发现其本质性的区别:它并不如建筑那般锚固于场地,而是江城天际线中一个移动的要素。它没有固定的邻居,却有机会与任何一座塔楼产生临时的关联。基于这一特性,我们确定了该船最恰当的外形特征:中性、水平延展、无方向性、半透明。
十字拱 Cross arch
由于船身受限于功能与技术上的基本需求,我们将造型重点放在了顶层阳光夹板的遮阳棚上。其形式由十字拱发展而来,一方面在长轴上形成用于举办婚礼仪式的纪念性空间,一方面获得四面框景,在船行过程中,不断裁剪两江四岸的景致。
顶棚采用半透明的张拉膜结构。我们按照过往在建筑领域的惯例,先提交了一个自认为可行的钢结构形式,等待船舶设计师的沟通或是修改意见,然后进入建筑与结构相互磨合的漫长阶段。但出乎意料的顺利,未经一次反复,整个钢架就被几乎原样建了出来。而且作为跨度达20m的拱顶,它所采用的杆件断面规格比我们设想的要更加纤细。与船舶设计师的合作,对我们而言是一次十分特殊的经历,如果说轻盈在建筑上更多的是一种审美追求的话,在船上,它关联的是整体的性能。
项目名称:“两江盘龙”号婚宴型游船
外观设计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建规学院+青·微舍(武汉)工作室
学术指导:郝少波
外观设计团队:胡兴、刘常明、李哲、严春阳、胡康鑫、夏祥天、罗婷锴
船舶设计单位:武汉长江船舶设计院有限公司
船舶设计团队:徐伟,徐强,顿秀媛
竣工时间:2022年12月26日
面积:4000㎡
船舶建造单位:中国船舶武船集团有限公司
业主:武汉两江游览轮船旅游有限公司
摄影:李哲、沈一方
建筑营设计工作室
上海日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未形建筑
艺瓦建筑设计
一介建筑工作室
ICD明之顾问
万境设计
大喜文化
是所设计
椿山设计
锦禾设计机构
Van Bergen Kolpa 建筑事务所
喜玛拉雅设计装修
佑向设计
上下四方建筑事务所
方未建筑
立方体设计事务所
木君建筑与室内设计事务所
相对建筑
间筑设计
門口建筑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