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介绍
普汇中金国际中心原来的功能定位为新型电子组合材料研发,是集办公和实验为一体的综合楼,由100米高的办公塔楼和实验裙房组成。因原建筑界面不满足城市规划的景观轴要求,且业主实验研发楼已另置他处,此建筑的功能需要重新策划定位等复杂原因,导致原设计早已完成的结构主体作为存量资产矗立于路口多年。最终于2017年在城市规划部门重新规划引导和业主更新功能定位的契机下,提出在该建筑原有结构基础上进行改造,做出符合当下城市功能置换和城市界面更新的设计。
设计原点
随着现代城市的发展,核心城市纷纷步入了存量时代,大拆大改的建设方式已成为过去式,非历史类存量资产如何改造、重生、涅槃日渐成为建筑界关注的焦点。能否通过微创手术使得不合时宜的城市存量“旧物”通过如细胞般的膜界面交换和核功能重构焕发出“新生”。普汇中金国际中心的改造就是从建筑层面上尝试了非历史文化类建筑通过膜核重生的微观更新,从而为城市街区带来积极意义。
场地活化
原来场地仅在凤城十路上开有明确的场地入口,其他面主要为硬性的围墙围挡界定。改造过程中,对于东南两个主要城市面有选择地打开,东面界定为文景路城市干道界面,结合原有裙房局部三层架空的建筑空间,形成对文景路有吸力的尺度适宜的城市客厅,并且说服市政移走东面原有的变电站,原来比较封闭的市政绿带也做了调整,打开了东部界面。同时在文景路和凤城十路交叉口设置了人行步入广场,对街角原来封闭的街区性格重新做了定义。
表情重塑
设计重新梳理了原建筑平面轴网,对于未知原因造成的局部模数不规整的尺寸,通过石材幕墙和玻璃幕墙的外挂石材或者装饰扣板的位置微调进行了收整,使得立面获得较为精确的数理美感。
临次干道的界面采用玻璃幕墙体系,在装饰扣板上采用L形状组合由低到高,形成一种高度上渐变关系,类似流水,于动态变化中抽象出山石嵯峨,形成一种不失玩味细节的大虚化界面,其与沿主干道的界面形成一种灵与实的对比。正是这种对比的戏剧性和其形象对地域的暗喻,重新界定了这个街角的物质膜界面。
创作选择回到了中国文化的原点一一山岳崇拜,表情试图表现出一种如同华山一样的坚硬质感和张力来试图表达该建筑在这个城市灰色地段崛起的决心。这种非建筑符号化的抽象赋予了城市表情更多的想象力和解读方式,正是这种宽容度才体现出城市空间想象力的民主而非秦式唐风般的强势输入。
功能置换
首先对原来功能为实验室和会议的裙房化整为零,把实验室功能重新置换,分为景深和面宽比例为3:1的零售商业,并引入目的型消费旗舰店如主题餐饮和社区服务银行,并强化裙房屋面的公共价值,裙房顶层结合屋顶平台引入办公自用咖啡和轻餐业态以引导交流发生。塔楼功能定义为文创类办公租赁,另外也引入WeWork、西北总部和普汇中金自用总部办公进驻。
结语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时至今日已悄然从重规模的增量快速扩张转变为重品质及温度的存量设计。相较于大拆大建,存量更新设计需要更加深入细致的探讨政治、社会、经济及规划建筑规则等元素对既有城市空间的诉求,是一个更为有机的、复合的变化过程。普汇国际中心更新改造尝试从建筑师可以掌控的最小技术层面上,对小区域进行了类细胞的膜优化核重构的微创手术探索,希冀这个“微小”建筑的改造,能够成为最终实现“宏大”城市自我调节正向反应的开始。
项目名称:普汇中金国际中心改建
项目类型:总部办公及商业
项目地址:陕西省西安市文景路凤城十路路口
建筑面积:55490㎡
设计方:屾造设计
项目设计:2019
完成年份:2020
设计团队:杨佩燊,王晓晨,陈超,李鹏,王兆宗,张轩
合作方:北央设计事务所Ba studio,红山设计
客户:汇景国际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材料:石材,玻璃,铝板
摄影版权:叁山影像+十摄影工作室
MVRDV
Farrells
山水秀建筑事务所
HPP Architects
MAD
麟和建筑工作室
GENSLER
上海都设营造建筑设计事务所
GENSLER
CCDI 21设计工作室
全体建筑
了建筑
严迅奇建筑师事务所有限公司
时境建筑
时境建筑
Gianni Botsford Architects
姜平工作室
XAA建筑事务所
柏涛设计
江河设计
UUA建筑师事务所
简和建筑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
借光建筑空间设计
第伍建筑
迈石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