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背景概况
从“珠三角轨道交通重要枢纽”到粤港澳大湾区客厅与门户枢纽经济区,广州南站在十五年间经历六次规划定位的调整升级。未来,广州南站核心区还将打造成世界性的大型TOD新城,拟将“人流”,转化为“人才流、信息流、资本流、商务流”。
位于广州南站核心区的发现广场,距广州地铁2号线石壁站150米,用地东南临南站南路,东北临石洲中路,与广州南站相望,交通便利,北面为南站中轴绿色生态广场,景观资源丰富,视野开阔。
02 概念生成
作为广州南站石洲中路城市道路界面,建筑师在对项目进行设计时,结合片区发展规划、周边建筑群落展开思考,充分利用项目周边的景观资源,使其成为生态节能、环保的新型办公建筑,为片区场地提供可延伸的共享空间。
项目总体布局突破传统塔式办公的矩形平面模式,通过高低区之间两个方形体块的旋转,在局促的用地条件下创造性解决了建筑的朝向及高容积率问题,创造出具有独特雕塑感的商务办公大楼形象。同时自然形成的风道走廊也为各层办公空间提供了更多良好的自然通风,为办公提供多层次花园平台,营造出独特的场所感。
高低体块的旋转堆叠更好地实现建筑与城市空间的对话,并大大活跃城市节点,与城市天际线相呼应,使其成为城市景观的元素。
03 建构逻辑
遵循高效实用的原则,项目在结构和空间的结合上采用模数化的处理方式,用高强度的钢结构作为建筑整体骨骼框架,辅以玻璃幕墙、金属板材等清晰干净的主体材料,形成具有标识性的建筑立面。
顺应空间采光、通风、隔热等需求,建筑外层被赋予具有生态节能功能的建筑表皮,在模数化设计的基础上优化形态与性能,使之成为室内的遮阳构件。透明的建筑表皮也使得室内观景面进一步扩大,保持视觉通透性的同时为办公环境提供有效的降噪处理。
项目幕墙表皮采用隐藏式的开启扇,在解决自然通风问题的同时,东西侧设置竖向遮阳百叶,有效减少建筑能耗。
04 品控细节
立面幕墙的细节设计理性而克制,竖向线条强调向上延伸之势令整体建筑体量更显高耸挺拔。两侧半通透的竖向遮阳百叶,为整个建筑立面带来肌理密度的变化。
05 业态分布
建筑底层为商业办公配套空间,塔楼的3至28层为办公标准层(其中4层、15层为避难层),可根据实际使用需求灵活划分成大小不一的办公空间,为入驻企业提供高效灵活、舒适便捷的办公及配套功能空间。
06 结语
随着广州南站产业配套体系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办公建筑作为现代产业的发展载体,广州南站发现广场将现代建筑与城市景观进行有机融合,让建筑成为城市景观的重要构成元素,以开放共享的场景回应城市发展的需求。
项目名称: 广州南站发现广场
项目详细地址: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广州南站
用地面积(平方米):4 220㎡
建筑面积(平方米): 50 509㎡
建筑团队: XAA建筑事务所
主创建筑师: 詹涛
设计团队:田望、余庆、杨涛、徐泳辉、陆思德、谢志权、赵玉娟
业主单位:广州市奥耀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建筑施工图:广州瀚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幕墙设计:同程建筑技术有限公司
摄影师: 吴荫天
MVRDV
Farrells
山水秀建筑事务所
HPP Architects
MAD
麟和建筑工作室
屾造设计
GENSLER
上海都设营造建筑设计事务所
GENSLER
CCDI 21设计工作室
全体建筑
了建筑
严迅奇建筑师事务所有限公司
时境建筑
时境建筑
Gianni Botsford Architects
姜平工作室
柏涛设计
江河设计
UUA建筑师事务所
简和建筑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
借光建筑空间设计
第伍建筑
迈石建筑
筑土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