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加:顶端设计
西村·贝森大院
成都 收集
 

基地概述

入选2016年第15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主题馆展区的西村·贝森大院用地位于贝森北路1号,为东西长237米、南北长178米的完整街廓,四面临街,住宅环绕,社区成熟。用地性质为社区体育服务用地,原地块内为高尔夫练习场及游泳馆(后期保留)。规划允许建筑容积率2.0,覆盖率40%,限高24米。

 

设计理念

西村·贝森大院意图跨界整合各类社会资源,创造一种将运动休闲、文化艺术、时尚创意有机融合的本土生活集群空间,满足多元化的现实需求,成为持续激发社区活力的城市起搏器。

秉承当代手法、历史记忆的建筑理念,借鉴计划经济时代单位集体居住大院的空间原型,并尝试将这种带有集体主义理想色彩的社区空间模式转化到贝森大院当下的建筑模式与设计语言中,融集体记忆、地域特色与现代生活方式于一体,为现代城市的多样化生活提供一种更具当代性的社会容器。

建造骨架筋络,以功能的实用、结构的经济、构造的合理和材料的质朴等基本元素为出发点,超越表面设计,形成本质赋形的美学特征。

 

建筑布局

面对街廓完整、周边高楼林立、基地自身建筑限高的现实条件,因势利导,顺势而为,以低矮吸引周边注目、以横长取得尺度优势,设计釆用了建筑沿周边围合布局的方式,从而在规划限制条件下实现了运动休闲场地最大化和沿街人流效益最大化。由此围合出的东西长182米,南北长137米的大院,成为容纳多元化公共生活的绿色盆地,通过迥异于常见中心集合式城市综合体的空间模式来继承成都自足开放的生活方式,在建筑学层面探讨现代城市建设、新型商业模式与城市本土文化之间的关系。

 

建筑处理

建筑地下满铺两层,地上五至六层。建筑东、南、西三边连续极限围合,楼板和屋檐的水平线条强调水平走势,以大尺度的水平体量取得对周边的影响力,以抱合姿态将自己的土地资源从周围的城市环境中界定出来,形成独特场域。而底层的四个过街楼式入口和北面跑道的架空柱廊连通内外,使贝森大院形成了一种既围合又开放的姿态。

建筑临街外立面为开敞悬挑公共外廊街,使每家用户都有独立面街门面;水平延伸的外廊强化建筑横向走势,形成明确的公共领域;而室内外分界面则退后于秩序井然的柱列,且采用注重功能、简明通用的铝框高透玻璃,不做特殊设计,以利容纳未来业主群体的个体表达,形成更为丰富多样的立面呈现。

建筑临院内立面为连续的阳台,每家用戶都可共享大院景观。视线关糸为从周边到中心,使建筑呈现运动场的结构。宽阔的吧桌式阳台扶手采用高耐重竹,亲切自然,可供业主面对大院景观办公阅读。每个开间都预留有垂直隔断骨架,可根据业态变化灵活调整。而业主个体表现的繁乱杂陈被巨大院落的秩序所包容,最终形成丰富而均质化的市井立面

摒弃标准层的设置,根据功能需要,楼层层高各不相同。采用蜂巢芯空腹密肋楼盖体系争取更大层高,营造开敞流动的空间氛围,满足灵活多样的使用需求。蜂巢芯空腹密肋楼盖体系在入口处取消内模,露出井字形的密肋梁底面,以构造做法本身形成类似于传统藻井的效果,用以烘托出入口的重要性。

采用以当地常见的手工竹胶板作为模板,赋予清水混凝土独特的质感,使建筑与本土自然元素建立抽象的联系。竹胶模板水平栏板肌理细腻,八角柱典雅亲和,半剖竹模板强调了深远的檐口,使地域意蕴得以强化。

排水系统采用黑色铸铁落水管,以最短距离连接两处雨水口,非常规的Y形布置节约且高效,并使日常必须却常被刻意遮蔽的功能构件成为独特的表现元素。

将结构断缝进行夸张表现,在建筑中形成一线天式的人造景观,同时解决设备用房需隐匿安置和送风换气的问题,呈现建筑建造过程中的生理断层。而利用外廊混凝土栏板内抽出的钢筋作为栏杆,是相同理念的细节表达。

随着再生砖在城市公共建筑中的推广,贝森大院中也有深化设计和大量应用:建筑山墙、局部实墙、景观铺地、院墙等。断砖加工方式使再生砖的内部骨料得以暴露,成为独特的材料表现。除再生砖外,将大孔砖孔朝上用于屋面种植、孔朝外用于机房通风和通透围墙;将小孔砖孔朝侧面,利于垂直绿化;将多孔砖孔朝侧面用于展廊墙面,利于展品固定;以及将常用于基本填充的煤矸砖作为清水外墙等,均是对基础性材料非常规应用的发掘和表现。以上材料应用在满足环保低价的同时,又使贝森大院具有强烈的本真化的材料特征。而水刷石和水磨石的大量使用,则承接了中国近现代建筑技术中成熟但行将失传的工法。

用地北边的原有建筑保留作为多功能艺术空间,围合建筑体在此中断,由架空跑道柱廊完成围合,透而不漏。跑道系统超越手法式的建筑表面造型,以具有社会功能的公共运动设施形成建筑主要特征。跑道总长1.6公里,上行下达,转折起伏,缠绕整个建筑,由交叉坡道、屋顶步道、环形跑道、廊桥、长廊、屋顶天井以及外挂楼梯组成。外挂楼梯分布在东、南、西内立面的中部,作为形象强悍的连接系统,连接起内院、屋顶和地下一层天井。跑道系统既是引人注目的建筑形象和社区休闲运动设施,更是新兴健康办公生活的依托。

 

景观设计

内院总面积约26000平方米(39亩),是城市中心难得一见的大型院落式社区绿地。景观设计以功能规划为出发点,选取了代表成都本土文化的竹空间茶馆为关键概念,旨在创造一个具有成都生活特色的公共场所。景观采用满院竹,以竹子这种成都平原农耕文化和市井生活的代表性本土植物,充分呈现大院闲适安逸的成都气质。以墙造园,细分空间,分别以沙土地、鹅卵石、红砂石为基底、配以不同的竹种,形成情态各异的院中院

景观结构从大院中部的运动空间向外层层展开,向建筑内立面推进连接。环形跑道环绕出一个兼具运动、演出和展示的多功能露天空间。露天空间外围为环形展廊,以孔洞朝外的多孔砖墙作为展墙,便于展品安挂。展墙为夹壁墙,夹壁内设置服务设施,服务于其外的竹下小型空间环绕带。竹下小型空间中设置有满足现代办公会议要求的设施,室内功能室外化,成为建筑使用功能的延展和补充,形成竹伞覆盖的竹林茶馆、竹林办公与竹林教室。环绕带四角设置通往地下层的天井和通往跑道的室外楼梯,使内环中心带不仅有平面系统上的层层展开,也有空间的上下连接。环绕于内环中心带之外的是大小各异,竹种不同的五个竹林广场,竹林广场外缘为沿建筑内周边的环绕水渠,水渠之外是建筑挑廊下的休闲平台,作为建筑底层与内院空间的连接过渡。

跑道贯穿环形屋顶,屋顶以四坡水方式向内聚合倾斜,整个屋面铺设再生大孔砖,孔内填土,可作绿化或城市农业,同时也是传统瓦屋面肌理的抽象表达。环形屋顶与大院共同组成了西村的超大绿地。屋顶跑道布置有由当代材料转译设计的亭阁、观景台、长廊、廊桥、观景塔等传统园林景观元素。跑道两侧以水泥管作为树池、以公路隔网作为栏杆、以碎瓷砖作为排水沟贴面,这些常被一般建筑审美所排斥的道桥工程现成品和民间工法,除造价低廉、性能完善外,也给跑道带来一种郊野感。跑道两侧种竹形成林荫;露天酒吧以竹竿和竹架板搭建;景观长廊供人休憩;廊桥起拱;屋顶剧场自由开放;观景塔作为制高点可俯瞰大院,并成为显著标识。

灯光设计避免装饰性的光彩工程,整个园区及多功能艺术空间均采用常用于基础照明的日光灯管进行变幻组合,实现功能与艺术表现的统一。

 

项目名称:西村·贝森大院
作品地点:四川成都市青羊区贝森北路1
业主单位:四川迈伦实业有限公司
建筑面积:135,552 m2
建成时间:201409
设计单位:家琨建筑设计事务所
主设计师:刘家琨
设计团队:杨磊、靳洪铎、刘速、杨鹰、蔡克非、华益、毛炜希、李静、罗明、温锋、林宜萱、王凯玲
合作设计:四川思博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中国华西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摄影:家琨建筑设计事务所/存在建筑

推荐

万科五羊泊寓

间筑设计

城市住宅项目

汇一建筑

紫泥堂纤维板厂改造

扉建筑

南京招商金陵序

天华建筑设计

南京首开桃园金茂府

天华建筑设计

融创徐汇滨江壹号

天华建筑设计

杭珹未来中心 - 与时代对话,与潮流共鸣

天华建筑设计

三角绿洲:博元理想城社区中心

UUA建筑师事务所

云和悦东园一期 - 开放共融,交互共生,综合大型人才社区

天元建筑设计

华润武汉瑞府: 屹立江畔的地标性开放街区

goa大象设计

瀚海晴宇住宅

筑弧建筑设计事务所

深圳白石洲有巢公寓

华域普风设计

杭州潮闻天下城

绿城利普建筑设计

成都麓湖·云龙阁

5+Design

麒麟荟

5+Design

武汉知园 - 精细化创新点亮居住价值

绿城利普建筑设计

杭州亚运村技术官员村社区

goa大象设计

绿城春风金沙

goa大象设计

南京仁恒江湾世纪

柏涛设计

融入董家渡的城市拼图\海珀外滩住宅

goa大象设计

海上源:鲜活社区的“1:1实践”

goa大象设计

郑州万科城

朴隅建筑

设计放心选,监督有保障
  • 更好设计

    这里汇聚顶端、前沿的设计团队与项目创意

  • 更多选择

    这里聚合更多国内外、全产业的服务与产品

  • 全面配套

    可需求发布、招标竞赛、咨询管理配套服务

  • 管控保障

    针对服务产品全程监督管控与质量跟踪评价

上设计加网,实现精益营销
  • 高质展示

    入驻企业专站在市场门户高质的展示传播

  • 精准客群

    几千团队、海量设计师、优质需求与客群

  • 全面营销

    企业推广、合作、招聘、企宣等一站到位

  • 顶层发展

    这里汇聚设计产业供需的顶端圈层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