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加:顶端设计
青龙坞言几又乡村胶囊旅社书店
浙江 收集
 

青龙坞是一片古村,隐匿在浙江桐庐的山林深处,因流经此地的一条溪水而得名。村中有一座木骨泥墙的老宅,紧邻一条山路,南面背靠青山,北面俯拥低台院落。Atelier tao+c 西涛设计工作室应业主之邀改造这座老宅,在占地仅232平米、高7.2米的双层空间中,置入一个可容纳20人的胶囊旅社、一个乡村社区书店和阅览室。如何在一个紧凑空间里保证住宿区的私密性,又要同时满足公共空间的开放性和整体空间的连续性,是这个项目带来的最大挑战,也是建筑师在设计过程中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

 

在拆除了老宅原有的楼板和隔墙后,一楼作为图书馆和公共区域。建筑师在空间中置入了两个“漂浮”的独立结构,分别用作男生“楼”和女生“楼”。在为客房区域分层时,建筑师没有采用常规的楼层高度,而是特地用坐卧所需的高度——1.35米——作为胶囊住宿区二层以上的楼板高度,以堆叠的形式构成三层“楼中楼”,制造出有趣的视角和不同寻常的空间尺度;同时,住宿区楼板之间相互交错,在部分区域构成“双层”挑高,满足住客通行和站立的需要。当人们站在平台上时,他的视点高度超过了上一层楼板的高度。

 

男女楼各配有10个胶囊和一个卫生间,尺寸统一的模块式胶囊客房隐藏于围合的书架之内,形成更为私密的空间。书架取材本地的竹压板,散发清新的竹香。每间胶囊的开窗都恰好与书架的一个格间相对应,形成不同层次的对望和窥视,嗅觉和视觉交糅,制造出一段丰富跌宕的感官旅程。

随之而来,跌宕错落的平台内交织着层次丰富的视线关系,两座“楼中楼”之间可以发生多角度的对望,互通声气,在感官上营造出流动的空间。错层的平台之间通过看似纤薄但结构稳固的金属楼梯相连,每段台阶仅有9步,造成短促转折的穿行路线,有如山中的婉转幽径,人就在这辗转中漫游,攀爬、静止、阅读、窥视、入“囊”休息……置身其中,不见全貌,却在每一处停顿和转身时捕捉到不同的景观,在这一片室内的山水园林中寻趣。

 

“楼中楼”的构建,模糊了各种空间的边界,与一层的公共空间形成了开放和私密之间的平衡。但从入口大厅处却能看到楼板之间清晰的剖面关系,同时,胶囊区的侧面又与无限重复的书架系统隔空对齐。内与外都变成了相对的概念和互换的体验。

 

建筑外观的改造是室内空间重组的延伸和体现,建筑师依据内部胶囊房间的纵向布局,在外墙上做了克制的开窗,尽量保持建筑原有的质朴。新增的玻璃木窗与夯土墙及原有的旧窗浑然一体;室外地面的青砖也悄然延伸至室内。建筑东面坐拥极佳的自然景观,于是建筑师将东面的整面山墙剖开,嵌入一个由木框架和聚碳酸酯波浪板构成的透明房子,让青山和绿林晕染至室内,屋顶的天窗也增加了室内空间的采光。暮色降临时,室内的灯光透射而出,温存着山村的静夜,书香伴随人迹,凝聚了村民的日常和情感、激活了村落的脉搏,也点亮了新的生活理想。

 

项目名称:青龙坞言几又乡村胶囊旅社书店
项目地址:浙江桐庐
面积:232.0 m2
设计机构:西涛设计工作室
项目年份:2019
摄影师: 苏圣亮, Ben Soon, Siyu Chen, Fengyu Zhu

推荐

坪坦书屋

Condition_Lab

稻田之上 | 安徽霍山太阳乡书院

傅英斌工作室

野生君乡村研学与劳动教育营地

乐匠建筑工作室

张北县二台镇华夏之星初心图书馆

度态建筑

拾云山房

尌林建筑设计事务所

柱之书屋

高海伦

流光展厅 – 关中忙罢艺术节内院改造

戴璞建筑事务所

蘑菇蘑菇儿童书屋 - 献给多民族孩子们的礼物

观筑设计

半山花语爱心书屋

大台阶建筑

首座银联公益图书馆

及在建筑

福建龙岩大和禅院扩建

善祥建筑设计

绍兴孙岙小学的改造与再生

造作建筑工作室

开云书房

昱景设计

高山书屋

MAT超级建筑事务所

云台山冰菊花田书馆

一树建筑工作室

留余堂小学教工宿舍

河南在地建筑设计事务所

四叶草堂·乡村振兴学院

园·舍建筑景观

先锋松阳陈家铺平民书局

张·雷设计研究

四川雅安集贤幼儿园

东意建筑

新南幼儿园

厦门合立道设计集团

设计放心选,监督有保障
  • 更好设计

    这里汇聚顶端、前沿的设计团队与项目创意

  • 更多选择

    这里聚合更多国内外、全产业的服务与产品

  • 全面配套

    可需求发布、招标竞赛、咨询管理配套服务

  • 管控保障

    针对服务产品全程监督管控与质量跟踪评价

上设计加网,实现精益营销
  • 高质展示

    入驻企业专站在市场门户高质的展示传播

  • 精准客群

    几千团队、海量设计师、优质需求与客群

  • 全面营销

    企业推广、合作、招聘、企宣等一站到位

  • 顶层发展

    这里汇聚设计产业供需的顶端圈层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