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加:顶端设计
下坝坊村水塘景观提升
广东 收集
 

东莞万江坝头社区的下坝坊,地处万江、南城与莞城的交界处,占地不到一平方公里,是一个很典型的南粤小村,也是广东省历史文化名村。下坝坊于明代立村,是以詹姓为主的宗族聚居村落,村中目前还保留有詹氏宗祠等历史建筑以及三座水塘。

早年的下坝坊界面很朴素,坊前的水塘主要用于饲养经济鱼类,两岸则是自然堤岸和植被。随着一位画家的进驻,越来越多的餐厅、酒吧、咖啡厅、特色小店选择在这里落地与生根。水塘边鳞次栉比的老屋逐渐被霓虹灯和广告字包装一新,华灯初上时分,俨然成为市民夜生活的好去处。

在岭南村落中,门前有塘是件重要的事,水塘除了寄托村民最质朴的调风理水愿望之外,也为实际生活生产提供便利:洗涤、灌溉、养鱼、禽畜饮用、火灾取水、节庆活动、平日休闲……当塘畔被商业和游客逐渐占领后,日复一日地生活场景也被迫让位。然而,随着这里商业热度的消褪,留下的则是进退两难的境地。因此,附近需要被重构,新的日常需要发生。

新的设计任务,希望我们以相对低成本的方式,对下坝坊入口的公共环境做一些提升,具体介入方式则由我们自行选择。东侧的东引运河在60年代修通之后,下坝坊一直与水相处, 坊前的运河码头也忙碌运作了四十多年。我们仔细阅读了坊前自1975年起的环境变迁,也发觉它与水塘的使用方式息息相关,新知旧识间,决定聚焦于此处,为当地社区提供一份重回水边的契机。

 

萦塘以行,筑亭以顾
局促的预算,让我们将目光锁定在水塘东岸。东岸现状杂草丛生,但树木繁茂,与东引运河一路之隔,比起商业盘根错节的西侧,也自然是居民更好的去处。既然有的放矢,答案也一目了然,我们整理干净东岸的植被,沿塘堤植入一条细细的廊道,廊道端头与北侧的活动广场和南侧的空地连接,与西岸共同围绕水塘,组成了步行的滨水环线。

环形的动线不仅增加了水塘周边可活动的空间,也重新营造了滨水新的体验方式,为游客与村民的共处提供了可能。水塘西侧依旧让渡给游客和商业,而重新开放的东侧置入可供人休憩的长亭,背倚绿树,前望古村。一塘水的距离,渲染着两侧并不遥远的对望,湿润的视野里,相互也便成了陪伴。

 

廊亭

满堤的绿植是水塘西岸的重要视觉记忆,因此这条水边狭窄的线性长亭,为了给视线留出开口,没有做成连续屋面的构筑物。在乔木的间隙之处,我们沿廊道内侧放置了五个长短不一的小亭子,毫无悬念地次第展开。亭子的高度被限制在树冠以下,遵循着场地的尺度参照,也让屋檐上下皆是绿意。

西岸已然琳琅纷繁,东岸便不宜过多瞩目。亭子的单坡悬挑,提供荫蔽的同时,也是视觉的必要:一旁的坝头沿河西路较高,视线俯看过来,倾斜的屋檐露出木色的底面,融入自然和树影;而面对西岸的宰制,则呈现内敛的檐下空间,提示公共场景的借地发生。

 

低成本建造

为了成本的进一步控制,我们选择在悬挑的基础之上,以模块化的方式进行建造。单个模块包括与基础的连接、栏杆、立柱、座椅、钢拉索和屋檐,模块化的结构横向展开,嵌入线性的空间廊道,并选择在完整直线段落位,避开场地的自然曲线。钢龙骨上铺设防腐木路面,木柱和斜撑架起倾斜的木梁,结合拉锁共同稳定上覆金属波纹铝板的屋面。

在廊道的具体实施中,除了满足为村民提供友好通行空间的需求,也需尊重其保护水体的意愿。基于此,我们利用现有堤岸挡墙作为边界,并悬挑步道微微探出,形成轻盈的边界效果。整体建造的细节层面没有进行过多修饰,基本选择了最常规的材料与连接方式。这种选择除去成本的考量,也带着一点天真未凿,放大着功能性的直观呈现,消除了与场地日常的生涩感。

相较于我们其他的项目,这次设计中的诸多选择并没那么纠结,过程更坚定,也少了几分置之不答。各种机缘巧合,让我们多次回到这里,曾经的繁弦急管、红飞翠舞已逐渐式微,但更贴切的相聚还依然活跃,时间也留下气口,让下坝坊渐渐别开生面。几年来,一塘之隔的长亭,木柱已有点斑驳,座椅也被磨出痕迹,但因大概还是有几分可观,亭下的人往来依旧。这里始终是居民们的一席之地,带着天真无邪的水汽,来到这里的人,每天能看到水,水也能看到他。

 

项目名称:下坝坊村水塘景观提升
项目地点:广东省东莞市万江街道下坝坊
建筑面积:130
景观改造面积:260

建筑及景观设计:梓集fabersociety
设计团队:左龙、Alex Lara、林梓瑜、张悦怡、赵启帆、唐一凡、赖钊琪、周琳琳
施工图团队:深圳市鲁盘营造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杨文德、彭玮婷)
施工团队:东莞万云森园林景观工程有限公司
项目整体策划和研究团队:CABLE
业主单位:东莞市万江街道坝头股份经济联合社、东莞万科
摄影:XSVISION SPACE、梓集fabersociety

推荐

上海时装周T台装置

本白建筑实验室

喫茶廊

浙江大学

田野计划 - 瓣亭

小隐建筑

幡 - 金山岭蒋家班展览户外装置

间筑设计

芥子亭:雨中山色

aptdotapt 攻玉

蛇云艺术连廊 - 消融建筑

元道景观

青山之弦 – 「在青山·群响艺术季」主舞台装置

SODA建筑师事务所

摘星塔

众建筑

瑶鼓广场现代竹编装置

深圳市贝尔雅环境艺术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引力波

goa大象设计

白塔寺 – 海边的日常

临界工作室

北京雀巢感CAFé

庄子玉工作室

共同体书席

吾觉空间

苏州国际设计周主展亭

SODA建筑师事务所

生长中的熊猫舞台

沈阳建筑大学

花海竹廊

北京林业大学

回 – 万物归宗

尺道设计事务所

月庐

大羽营造

设计放心选,监督有保障
  • 更好设计

    这里汇聚顶端、前沿的设计团队与项目创意

  • 更多选择

    这里聚合更多国内外、全产业的服务与产品

  • 全面配套

    可需求发布、招标竞赛、咨询管理配套服务

  • 管控保障

    针对服务产品全程监督管控与质量跟踪评价

上设计加网,实现精益营销
  • 高质展示

    入驻企业专站在市场门户高质的展示传播

  • 精准客群

    几千团队、海量设计师、优质需求与客群

  • 全面营销

    企业推广、合作、招聘、企宣等一站到位

  • 顶层发展

    这里汇聚设计产业供需的顶端圈层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