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背景
项目是位于昆明市顺城拾翠市集的拾野风物店 。顺城拾翠市集是以“云南好物”为主题,通过用艺术商业的方式构建的集时尚、年轻、国际、创承且富含在地文化的全新购物空间。拾野风物则是以云南好风物为主要载体,通过文化整理与赋能,向城市居民以及游客展示具有云南地方特色的体验式城市会客厅空间。
设计目标
拾野风物售卖的货物由云南多个目的地挖掘甄选出来,货品以及其背后渗透的文化是多元且富有原生质感,而店铺所处的拾翠市集空间当代且潮流。如何兼顾云南多样的在地性与当代性,呈现朴素并且真诚的空间,成为设计重点。
功能上在与业主沟通后确定了以下几个主要的需求:
货架区:容纳“滇中、东北、东南、西北、西南”五个区域的风物;货架隔板要有一定的灵活性,方便后期调整
共享厨房&餐桌:满足10-12人的用餐需求,岛式厨房,备餐和用餐的过程成为对外的活动展示
展台区:具有一定的体量的多功能展台,定期会对来自不同地区的风物进行主题展示
村长直供区:和地方的乡村直接合作的临时展售区,售卖原生态的风物产品
生活区:满足收银和顾客休憩等候的客厅空间
地图墙:主视面上需要有一处表达云南五个区域的抽象地图,最好以风物作为勾勒地图的原材料.
设计策略
店铺位于空间比较核心的位置,正对入口通道的尽端,考虑将重要的需要展示的功能(如地图墙、展台、共享厨房等)至于下半部较为完整的方形空间。整体空间尺度比较有限,将不同的功能模块化处理,满足功能的前提下其本身成为空间的分隔元素。功能区范围内对应设置铺地与吊顶,在有限的空间内增加体验的丰富性与层次。
展台由四组模块拼接而成,总体尺寸1.8m×3.6m,高度最矮,会根据不同的季节与地区布置不同的展览主题。
通过不同的丝杆长度形成台面高度变化,从展台到堆头再到共享厨房,台面逐渐变高,目的为了增强空间的递进层次与丰富性,不形成对地图墙的视线阻隔。
延伸吊顶格栅元素到墙面,“包裹”共享厨房,同时格栅可以作为放置“风物地图”的框架。
生活区由矮货架以及铺地和天花限定,作为顾客结账、休憩、交谈和等待的区域。从生活区到村长直供区均由矮货架限定空间范围,矮货架的高度逐渐递增,打破原有模块的空间体验,形成视觉连续性,以此建立两个空间的联系。
货架区域贴墙布置,框架按照地区均匀分隔,设计上考虑后期布置隔板的灵活性,可根据货品尺寸调整隔板间距。
材料与构造
设计以乡村建筑经常使用的传统材料“红砖”与“木”营造传统建筑中朴素温暖的基调,通过现代建筑构造的方式赋予传统材料当代的呈现方式。
每个功能区都是由更小的“红砖&木”模块单元组成,所有材料均用五金件连接。砖重木轻,将木板与砖脱开,暴露用于串联所有主材的丝杆与其他构件,加强“轻”与“重”的张力对比,将家具模块装置化,更有建筑感。
木板和砖之间的距离可以通过手拧螺母进行调节,使家具模块可以适应不同的使用场景高度需求。
货架由同样穿筋干挂的方式,砖与砖形成的水平向孔隙可作为可自由放置隔板的空间。砖与砖之间形成水平向“镂空”的缝隙,消解砖的重量,增加水平向镂空层次,不同于传统砖墙密实的勾缝,使砖墙这种分隔元素有了“呼吸感”。
项目名称:拾野风物-顺城拾翠市集店
项目地点:昆明市顺城王府井5楼拾翠市集
面积:108㎡
项目类型:店铺室内设计
设计单位:TUW建筑设计事务所 (Tuo + Ubran Wave)
建筑师:武向阳,林拓,汤梦哲
客户:云南拾野风物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室内主要材料:多孔陶砖,白蜡木,进口欧松板,丝杆,螺母
设计周期:2021年4月——2019年6月
施工周期:2021年6月——2021年7月
施工单位:云南拾方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施工团队:陆阳春(云南拾方设计工程有限公司),蔡昶(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品质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张悦(云南励创商业发展有限公司)
摄影师:王海懿
a9a建筑设计事务所
兼建筑
乾正设计
芝作室
一本造建筑工作室
芝作室
直距建筑设计
Also Architects
MEEM HOUSE
植入设计
四周建筑
不也设计工作室
Studio 10
帕奇设计
大星吉子设计工作室
F.O.G.建筑事务所
余留地
多重建筑
MUTUAL LAB
向生设计事务所
FLIP设计工作室
瑞拓设计
班得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