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起:
三⽔新城⽂化商业综合体,位于三⽔新城的核⼼区中轴⽔庭的南侧,揽⽔庭之盛景。⽬前,中国城镇化已进⼊⾼速增⻓时期,在城镇化急促的步伐下,曾经存在于这⽚⼟地上的⻥塘、⽥野和新旧杂陈,尺度得宜的岭南村落正在被慢慢的吞噬消退。项⽬之初,伫⽴于场地之上,身边泥头车与挖掘机的轰隆声让我们深刻体会到发展的巨轮正⽆情地碾辗着这⽚⼟地的记忆·······
三⽔新城⽂化商业综合体与常规的城市项⽬⼀样,存在有限的⽤地和⼤规模建设的⽭盾。构思如何控制项⽬的尺度,最⼤限度地将开放空间留给市⺠,延续三⽔的岭南⽂脉,构筑适宜的体量,成为本项⽬的最主要⽬标。为此,团队在项⽬的伊始就拟订下项⽬的三个关键点与三个创新与突破点。伴随三⽔新城的逐步成型,经由筑博-联合公设历时5年的设计、配合实施,三⽔⽂化商业综合体⾃2019年7⽉陆续启⽤,以其亲切的亲⽔形象,逐步吸引了周边的居⺠聚集于此,观展、观演、游玩、运动,以⾄于饭后的散步与乘凉。
适宜尺度 – 舫:坊,栖映于湖畔,古称之为舫。
三⽔原有的城市机理是宜⼈的,街坊式的城市格局,鲜有巨构的体量。⽂化商业综合体利⽤城市⼲道与湖岸的4⽶⾼差,设置了⼀个适当抬起1.5⽶的“超级地表”。将⼤部分建筑体量置于其下,形成“超级地表”之下的公共空间;其中,包含展览空间、报告厅、艺术商店、⼉童阅览、乐器⽂具店、书店咖啡等,并且上述设施均有开向舫间⼴场的对外出⼊⼝。超级地表则成为了节庆⼴场,市⺠从城市界⾯⾮常容易到达。避免了巨构建筑对⽔庭的独占性,余下的建筑体量被打碎按照功能分区组团布置,成为坊城。场馆间构筑成为坊间的空间场所,景观能透过适宜体量的建筑漫⼊城市,⼈们也有多种多样的路径可以穿越⽂化商业综合体到达⽔庭。同时,得益于⽔庭荷岸的湿润,坊成为了舫。舫城并不是存在于城市与⾃然间的屏障,它更像是⼀个海绵,吸引着两侧的⼈流,并于此相互交融、汇聚。这⼀点的成功,是得益于舫城所具备的场所开放性和其与⾃然的交融性,市⺠游⾛其中并不会感受到场所的限定与拒绝感。
通达开放 – 漫:虽独揽⽔庭盛景,弗敢专也,必以分⼈。
⽤地位于新城的绿轴之上,最⼤限度地将开放空间反馈给城市是我们的出发点,除了将⾃身的场地共享予市⺠,还将其作为城市与⽔庭公园间关键的纽带,市⺠能⼗分便捷地漫游和停留其中,或到⽔庭公园踏⾹寻荷,或在半开放台阶⼴场上驻⾜远眺。我们利⽤地形⾼差分别设置了节庆⼴场(⾯向城市)和舫间⼴场(联系⾃然)。城市与⽔庭透过⽂化商业综合体互相渗透,⾃然漫⼊都市,相互交融。项⽬所设置的“超级地表”成为节庆⼴场,满⾜各⼤场馆的集散,节庆的集会等多种需求。节庆⼴场针对岭南炎热的⽓候,独特地设置了⽔景与雾化器,能有效调节场地的微⽓候。舫间⼴场与⽔庭公园⽆缝衔接,以滨湖休闲商业串联各⼤场馆。通过骑楼、遮阳、挑廊等营造⼀个全天候的半户外⽂化休闲街,同时,各⼤场馆均有⾯向节庆⼴场和朝向舫间⼴场的出⼊⼝;市⺠不仅可以在城市界⾯⽅便的到达各⼤场馆,同时也能⾃如出⼊在⾃然界⾯中。项⽬塑造的多元的⽂化设施与多样的休闲商业配套,可供市⺠在此度过⼀个美好充实的周末。
⽂脉传承 – 续:五岭以南,⾼温多⾬;其房必惜通风;喜荫凉。
在尺度的层级,我们有效地控制了地⾯建筑体量,更多地留出地⾯公共空间,架空通廊在赠予荫凉的同时保证城市风廊的延续。在造型把握上,则⼒图采⽤现代的⼿段诠释岭南建筑的神髓,并结合可持续策略中的被动式建筑原理设置遮阳⽴⾯及天井式内庭院。遮阳⽴⾯⼀⽅⾯是通过⽇照模拟分析计算各个⽴⾯的遮阳系数,另⼀⽅⾯将三⽔新城的规划理念转化为抽象的国画长卷注⼊⽴⾯的参数化遮阳。最后沿⽤众多⾏之有效的岭南建筑语汇,以应对亚热带季⻛⽓候所带来的⾼温、湿热⽓候。
创新与突破:消隐了350⽶长的房⼦
项⽬置于城市与绿轴的衔接之处,在5.9万平⽅⽶⽤地内建设13.8万平⽅⽶的建筑体量,将其全部就地⽽建,势必造成城市与⽔庭的裂缝。设计巧妙地将⼤部分的建筑体量卧倒,顺应原有的地势⾼差塑造了⼀层消隐于城市,⾯向湖⾯展开的350⽶长的“超级地表”。“超级地表”覆以绿化,作为市⺠节庆聚会活动,场馆集散的市政性质的⼴场。
“超级地表”之下成为场馆的使⽤功能与商业的功能⽤房。由于场馆将近1/4的体量被置于“超级地表”之下,使得建筑师所控制的地⾯建筑尺度在后期深化中,即使业主对场馆的规模及内容作出了较⼤的调整后,仍能保持原设计体量感觉。最终真实实施的体量规模与概念阶段的,相差甚微。
寻找消失的佛⼭骑楼
骑楼商业模式曾经盛⾏于⼴东、福建、广西与南洋⼀带,随着⼤型商业综合体的爆炸性的发展⽽⽇益萎缩。项⽬的策划⽅⼗分远见地洞悉,单纯的⽂化设施⽆论是在活⼒上或是经营上都将会有所⽋缺。在项⽬中⼗分⾼明地置⼊2.2万平⽅⽶的商业功能,通过该部分商业的介⼊可以增添⽂化综合体的活⼒,并在财政上减轻运营的压⼒。2.2万的商业⾯积作为⼀个综合商业单体并不能形成有效的吸引⼒,但作为滨⽔特⾊商业街却可以形成相当的规模。舫间⼴场作为有别于节庆⼴场的市政功能存在,它是⼀系列⼩⼴场和街道骑楼的串联。骑楼与⼴场的两侧为商业街铺与⽂化场馆的次⼊⼝。舫间⼴场可以通过节庆⼴场上的景观台阶、⾃动扶梯或坡道进⼊,也可以偱⽔庭公园多处开⼝进⼊,作为⽔庭漫⼊都市的重要开⼝。未来三⽔的市⺠可以在这⾥,度过⼀个⼜⼀个,吃、喝、玩、乐、学的有意义的傍晚和节假⽇,享受⼀个⼜⼀个阖家欢乐的喜悦。
描绘建筑的⼭⽔长卷
三⽔,因西江、北江、绥江三江在境内汇流⽽得名。它的⻘⼭绿⽔让⼈过⽬不忘,三⽔新城以⼭、⽔、岛、城、洲的规划理念更让⼈为之向往。三⽔新城⽂化商业综合体五栋建筑的⽴⾯⽤⼀副完整的⽔墨⼭⽔画绵延串联,既分亦合,远看建筑群跌宕完整,近观每栋单体建筑⼜又通过彩色丝网印幕墙(不同场馆具备不同的主题色,图书馆-绿;档案馆与城建展览馆-蓝;文化活动中心-红;科技馆-黄)展示⽅式增加场馆的可识性;各场馆各具特⾊易于分辨。同时,⽔墨画通过参数化的圆洞尺⼨和密度呈现,为了更加真实的模拟呈现宣纸的肌理,建筑师还特意跟幕墙设计师共同实践,创新性的把⾦属板材做了捶打效果,增加建筑表⾯光线的漫反射,减弱⾦属本身的强烈⾃反光。⽩天这幅⽴体的⽔墨⼭⽔画卷清晰可辨。
⼊夜,内藏于孔板后的灯光系统将因应相应的展示模式亮起,针对不同的节⽇庆典场合作出相应的变化效果。建筑在灯光下,⽴⾯上的⼭⽔画卷形成反向版画效果,倒影于⽔庭,成为了三⽔新城⼀道亮丽的风景,成为新城特⾊的⽂化名⽚。
三⽔新城⽂化商业综合体,定义新⼀代城市⽂化设施,它将城市⼴场公园、⽂化、艺术、商业和开放式⽔体景观联动起来,并以温驯开放,亲切的态度置身于城市之中。希望带给市⺠的并不⽌是阳春⽩雪的⾼雅艺术区,更是⼀个充满⽂化熏陶的体验式参与空间供周边市⺠茶余饭后闲逛,周末休憩游玩的合家欢的场所。临⽔⽂化商业休闲街作为⽂化综合体的重要补充,既丰富了业态,也提供更多的可停留性场所,作为了⽔庭与城市间的重要联系,提供市⺠穿⾏的捷径。⽂化综合体是⼀个没有边界的⽂化设施,希望它能被公众所喜爱。它所营造的是⼀种泛⽣活⽂化艺术,将艺术和⽂化潜移默化到⼤众的⽣活中。
项目名称:三水文化商业综合体
项目地址: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府南路三水新城文化商业综合体
建筑面积:138000m2
完成年份:2019
建筑单位:联合公设-筑博设计
主创及设计团队 / Leader designer & Team:
主创建筑师:钟乔、萧稳航
设计团队:黄昕、张碧勤、曲羽、傅希希、曹泰铭、陈普、陈卓、李壮威、刘孝安、李司祺、朱焕焕、钟晗露、陶轲
合作方
施工图设计:筑博设计 – 城脉
室内顾问:城市组(负责室内公共空间)
广州市本则设计有限公司(负责大小剧场及会议设施)
幕墙顾问:华纳工程咨询(北京)有限公司
参数化幕墙深化顾问及制作:MONO DESIGN & BUILD
灯光顾问:广州光筑华照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景观顾问:Hassell
智能化设计:广东省院建筑设计研究院
绿色咨询: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剧场顾问:北京院华南设计中心
声学顾问:广东启源建筑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声学分公司
人防设计:广东省人防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施工图审查:佛山市南海百勤审图有限公司
施工总包:富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幕墙承建:珠海兴业绿色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图片摄影:吴清山、翱翔、萧稳航
迹·建筑事务所(TAO)
10 Design
10 Design
Kokaistudios
Kokaistudios
米丈建筑设计事务所
合尘建筑
姜平工作室
扉建筑
蘑菇云设计工作室
Kokaistudios
头条计画
PIG DESIGN
乾正设计
浅深室内设计
袈蓝建筑
大正建筑事务所
境物建筑设计
墨照建筑设计事务所
GENSLER
天华建筑设计
goa大象设计
三益建筑设计
徽宗设计研究室
华熙万物设计
弘石设计
GENSLER
ARQ建筑事务所
建斐建筑咨询
青墨建筑
Wutopia Lab
上海都设营造建筑设计事务所
河南曲青春建筑设计事务所
大料建筑
昱景设计
昱景设计
四周建筑
本哲建筑
CLOU 柯路建筑
VARY几里设计
B.L.U.E.建筑设计事务所
四周建筑
蘑菇云设计工作室
朗图设计
未见筑设计事务所
10 Design
Kokaistudios
柏涛设计
10 Design
Kokaistudios
宽建筑
上海之见空间设计有限公司
中德行建筑设计
槃达建筑
坊城建筑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