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踞首都北京"国门"核心区位——朝阳区东三环北路霞光里,哈银国际中心以80米高独栋地标之姿屹立于机场高速起点。由Gensler设计的这座16层甲级写字楼,如今已成为前瞻性企业聚集的顶级商务场域。其最初承载着哈尔滨银行全国化战略的宏愿,而今以流线之姿永恒铭刻着创新、永续与人文交融的初心。
形韵相生:开放与和谐的现代诠释
哈银国际中心以精妙的椭圆体量构筑建筑美学典范,其平面布局与立体造型的有机统一,完美诠释了银行前瞻性的企业精神。延展式办公平面通过双电梯核心分区设计,将高层与低层办公区无缝衔接,实现空间的高效连通。八座横跨三层的中庭空间分列建筑东北与西南两侧,犹如垂直绿洲,不仅促进非正式交流,更打破了传统办公的层级界限。这些四季皆宜的空间既可举办企业活动,也适合非正式聚会,在提升使用者身心健康的同时,构建出激发创意与效率的和谐办公环境。
建筑外立面堪称工程与美学的双重杰作——外层采用超透弧形单层玻璃,内层配置隔热Low-E中空玻璃,通风空腔中的全自动百叶帘实现精密调控。这项工程创新使夏季制冷负荷显著降低,冬季采暖需求大幅削减,让建筑如同生命体般智能响应北京四季气候,成为绿色节能的典范之作。弧形轮廓内,双电梯核心筒配备15部高速电梯,高效串联高低区办公板块。
Gensler伦敦设计总监兼项目主创Russell Gilchrist阐释道:"哈银国际中心不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份宣言。其椭圆形态与双层幕墙系统,既以视觉冲击力重塑城市天际线,更通过应对北京极端气候的功能性设计,为可持续都市建筑树立了新标杆。"
协作共生:激发创意与福祉的办公空间
室内设计以开放协作理念为核心,通过开放式布局打破传统独立办公室的界限,确保每位使用者都能平等享受自然光线,营造出通透开放的工作氛围。2,200-2,800平方米的无柱标准层空间最大限度地引入自然光照,创造明亮舒适的办公环境。
步入大厦,13.5米挑高的金色大堂以温暖的色调与自然光线完美融合,谱写出令人惊艳的空间序章。木饰墙面点缀着精心设计的灯光,天花与吊灯上抽象的丁香花纹样,巧妙呼应哈尔滨市花的城市意象。
15层多功能厅以恢弘的空间叙事重构现代会议体验——宽阔无柱270度环绕式全玻璃幕墙相映成趣,将朝阳CBD的天际线转化为动态艺术展墙。声学优化的菱形藻井天花与隐藏式线阵列音响,确保每个角落都享有完美声场。
顶层行政套间采用品牌标志性的橙色织物墙面,弧形设计元素与企业标识相得益彰。行政楼层的螺旋雕塑楼梯向上逐渐舒展,既象征着企业的发展壮大,又通向可俯瞰京城全景的顶层观景平台。
"我们致力于打造既温馨包容又能促进信任与协作的空间,"Gensler北京工作室总监Jessica Shen阐释道,"从整体规划到细节设计,每一个决策都服务于创造和谐高效办公环境的终极目标。"
都会繁华与宁静绿洲的共生带
坐镇三元桥黄金枢纽,毗邻第一使馆区,项目拥揽立体交通网:机场快轨18分钟抵首都机场,地铁10号线/机场线无缝接驳,12号线触手可及。10分钟生态圈汇聚凤凰汇/蓝色港湾商圈、凯宾斯基/希尔顿酒店集群。地下空间自成体系:行政餐厅露台、员工食堂及6层智能车库构建多维配套。
历久弥新的时代见证
哈银国际中心最初作为哈尔滨银行国际化战略的重要载体,如今已突破原有定位,展现出更为广阔的发展格局。建筑立面的每一处石材纹理与弧形玻璃构件,均经过精心设计与打造,共同诠释着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理念。这座由Gensler匠心打造的现代建筑杰作,以钢材、石材和玻璃的完美结合,向世界展示了北京作为国际大都市的开放姿态,为未来办公空间树立了全新标杆。
项目名称:哈银国际中心
项目地址:北京
设计机构:Gensler
摄影:鲁芬芳
MVRDV
Farrells
山水秀建筑事务所
HPP Architects
MAD
麟和建筑工作室
大象建筑设计
屾造设计
GENSLER
都设营造建筑设计事务所
GENSLER
CCDI 21设计工作室
全体建筑
了建筑
严迅奇建筑师事务所
时境建筑
时境建筑
Gianni Botsford Architects
姜平工作室
XAA建筑事务所
柏涛设计
江河设计
UUA建筑师事务所
简和建筑设计事务所
借光建筑空间设计
第伍建筑
迈石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