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泰大厦作为北京市朝外片区产业升级主承载体,以节能减排、绿色低碳、高效运营为发展理念,持续提升区域经济活力与动力。
由Gensler进行重新定位改造的昆泰大厦,是北京市朝阳区朝外街道最先启动升级改造的重点工程。总建筑面积约4.6万平方米,改造完成后的昆泰大厦将焕发年轻活力,以办公、商业与文化体验的复合型空间为主体,引入艺术展厅、创意零售、文创潮玩、康体运动等新兴商业业态,打造创意工作空间、健康城市绿洲及城市文化地标。焕新亮相的昆泰大厦更加符合年轻人的审美、需求和定位。
昆泰大厦位于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外大街10号,是北京朝外地区的标志性商业办公综合体。前身为昆泰集团总部办公楼,始建成于1996年。自2022年起,昆泰大厦启动改造施工,全面升级。改造后的昆泰大厦包括商业、办公两部分,其中商业部分为THE BOX年轻力中心B馆。
昆泰大厦高度87.6m,地面22层,地下3层,其中1-6层为商业区,7-22层为办公区。
昆泰大厦创造性地植入纵贯4层楼的“立体峡谷”,为不同企业、品牌及人群提供跨行业交流的社交场。UIC餐厅、健身房、露台与大厦内共享创意空间融合,构建属于北京特色UIC的办公生态。主要吸引新数字经济、新服务经济、新创意经济“三新经济”企业入驻,越来越多的年轻上班族将在这里开启职业生涯。
城市活力创新中心
朝外大街升级改造一期工程是由朝阳文旅集团牵头并推进实施的,主题是城市活力创新中心(Urban Innovation Center)。作为朝外片区城市更新项目最先启动升级改造的重点工程,昆泰大厦改造完成后着重吸纳新数字经济、新服务经济、新创意经济“三新经济”企业,与创新型商业一同带动朝外UIC产业发展。与此同时,朝阳文旅集团也将入驻项目,并作为其总部办公地点。
改造完成后的昆泰大厦将焕发年轻活力,打造年轻力办公场景。产业结构上昆泰大厦拟不断引进新创意经济、新数字经济、新服务经济等三新企业,通过“数字经济+文化+体育+时尚”等产业跨界融合,打造大量新技术应用场景,为三新企业的新技术和新内容提供全方位的展示平台。
朝外大街
拥有百年历史的朝外大街是北京的“地标”商业街之一,西起朝阳门,东至东大桥,全长约1.4公里。历经繁华的朝外大街曾坐拥百脑汇、蓝岛大厦、丰联广场等。
设计概念
Gensler设计概念提出“昆泰文化港”这一大的设计愿景,从城市、社区、建筑三个不同维度,打造一个有助于促进创造和变革全新业态组合,重塑昆泰品牌,使其成为一个为所有人创造故事和留下记忆场景的共享平台。
城市维度:通过“联系”,“激活”,“创新”,对现状回应,连接场地重要锚点。充分结合东大桥历史背景,打造不同活动场景的记忆场所。创造独特的文化公共空间。社区维度:强调软件及其管理的重要性,建立邻里联系,维持内部活力,塑造品牌的重要性。建筑维度:首层渗透,其他各层灵活布局业态,商业与办公部分将采用更为通透的玻璃幕墙来替代现有的较为封闭的建筑形象,并使用更为节能的玻璃幕墙对现有幕墙系统进行升级改造。
Gensler 的设计师研究了现有架构结构中的一些挑战,并将其转化为机遇。例如,奇数歪斜的柱网,不方便商业空间规划,但为中庭空间形成了独特的机会,为整个街区提供了通透性。
另一个设计挑战是,顶层有三层形状奇特的机房,解决方案是设计一个标志性的形状的塔冠包围形式,该建筑冠具有照明效果和可用的屋顶露台。
立面设计
立面设计通过改造,塑造朝阳门外大街的新建筑形象,商业与办公采用更为通透的玻璃幕墙替代原有较为封闭的窗墙建筑形象,并使用更为节能的玻璃幕墙对现有幕墙系统进行升级改造。
屋顶花园
新改造的设计将18-19层建筑屋面进行升级,原设备空间打造为员工活动、企业展示为一体的屋顶花园,提升建筑品质的同时,形成室外活动空间,为员工提供美好舒适的办公环境。南侧裙房立面楼梯间,将原有的消防楼梯间,通过通透式玻璃,以及墙面楼梯色彩设计,打造为一个楼梯装饰墙,成为颇具现代感的网红打卡空间,打造城市地标,塑造企业名片。
中庭空间
在大厦的8至12层,巧妙地利用中庭空间,塑造了一个充满创新氛围的“创新峡谷”。不仅具有视觉上的震撼力,更在功能上实现了垂直空间的高效连接。大台阶和开敞楼梯,为“垂直社区”的每一层提供了便捷的交通通道,成为了促进交流与合作的绝佳场所。
共享创意空间
纵贯8-12层“共享创意空间”,打造社群式办公生态。这里不仅有现代化的学习空间、路演区、报告厅,还有健身区、餐饮区、艺术角、空中花园等全时段休闲空间,通过构建社交场、活动场等多元化场景,提供区别于传统的服务型商业体验,年轻人在这里工作之余,也能享受到丰富多彩的休闲娱乐活动,实现工作与生活的无缝切换。(室内空间摄影:吴清山)
独特造型
首层渗透:设计在建筑北侧主入口设置通高的中庭,彰显建筑主入口形象的同时,从内部贯通建筑南北交通。裙房竖向贯通,通高中庭使各层商业联系更加紧密,打造颇具未来感的空间。
台阶
北面的朝阳门外大街的人行道与建筑首层地平面有1.3-1.6米的高差,设计通过景观坡道和台阶,确保北侧通达的步行环境,并适当的引导人流进入建筑,景观设计与绿化培植结合台阶景观设计。
东南角办公主入口
建筑东南角办公主入口,打造两层通高的总部办公主入口,视野从楼宇内部延伸到外部景观。
“世界最美书店之一”茑屋北京首店和潮牌ONE MOMENT品牌首店的成功入驻,获得90后、00后年轻人的青睐。书店承袭代官山茑屋原店的创意基因 , 背靠中国文化的叙事视角, 以各类书籍、文创商品、咖啡、线下活动呈现SHARE LOUNGE共享空间概念。
外立面三角形等结构
本项目原有体量错落凹进较多,外部有三角形等结构装饰构件,顶部进行了收分处理,玻璃为绿色,且有大面积绿色幕墙,建筑实体部分以浅黄色石材为主;此次改造,旨在打造简洁,透明,现代的新时代建筑,带动朝阳门外大街改造升级。建筑幕墙最高点控制在87.6米,层数不变,幕墙顶部采用螺旋上升的处理手法,使建筑体量更为挺拔。屋面作为屋顶花园和办公会议空间使用,是员工休闲娱乐工作学习的重要场所,同时承载屋顶水箱间,电梯间及幕墙擦窗机等设备,因此幕墙进行冲高处理,以遮蔽这些必要的机电设备。
节能设计LEED
项目已获得了LEED 铂金(v4.1运营和维护:现有建筑)
项目已获得了LEED铂金级认证(“绿色能源与环境设计先锋奖”)。LEED V4.1 O+M:EB认证是针对既有建筑可持续实践的认证,此次昆泰大厦获得铂金级认证,体现出建筑在运营阶段的可持续交通、可持续场址、能源和用水效率、材料资源利用、以及室内环境质量方面的优越性,推动可持续建筑实践的发展。
低辐射Low-E玻璃
低辐射Low-E玻璃按膜系分单银、双银、三银,改造后建筑主体外幕墙采用三银low-E玻璃。与传统单银,双银玻璃相比,三银Low-E玻璃膜含有三个银层,具有极低的表面辐射率,良好的隔热性能,对热能阻断更强,但同时具有更高的可见光透射性,对项目未来运营阶段的节能减排有非常大的益处。
换焕新亮相的昆泰大厦以空间更新带动相关产业的升级,为朝外大街二期的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Gensler全力助力朝外大街展现新面貌,为朝外片区城市更新注入新的活力。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昆泰大厦
项目地点:北京朝阳区朝外大街10号
建筑面积:46,000平方米
业主:北京金朝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
完成年份:2024年3月
建筑设计:Gensler晋思建筑设计事务所
室内设计(UIC共享空间):DUTS杜兹设计
景观设计:AECOM(艾奕康设计与咨询(深圳)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
设计院:北京维拓时代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摄影(建筑):©Blackstation
摄影(室内):©吴清山
摄影(茑屋书店):©URF
MVRDV
Farrells
山水秀建筑事务所
HPP Architects
MAD
麟和建筑工作室
大象建筑设计
屾造设计
上海都设营造建筑设计事务所
GENSLER
CCDI 21设计工作室
全体建筑
了建筑
严迅奇建筑师事务所有限公司
时境建筑
时境建筑
Gianni Botsford Architects
姜平工作室
XAA建筑事务所
柏涛设计
江河设计
UUA建筑师事务所
简和建筑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
借光建筑空间设计
第伍建筑
迈石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