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加:顶端设计
既下山·大同:城墙脚下的古城新章
山西 收集
 

既下山·大同是极具挑战的度假酒店项目——它位于大同古城的显要一隅,却缺少绝美直观的景致可供借鉴或攀附。酒店建筑必须找到恰当的姿态,叙述厚重历史,融入古城当下,构筑一个能与大同2300年岁月对话的文化场域。

张晓晓-既下山·大同 主持建筑师

 

大同是第一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北魏与辽金的厚重历史在此写就,留下云冈石窟、应县木塔、善化寺等杰作。近代,大同迅速成为中国北方重要的能源基地,辉煌的历史文化遗产一度被尘封。2008年以来,“一轴双城”格局的提出,揭开了古城文化复兴的序幕,历史名城的光彩正在重新显现与焕发。

 

既下山·大同的建造便处于这一历史进程之中。酒店所处的东南邑历史文化街区,位于大同古城的东南隅。不同于宏大地标的修建工程,东南邑的建设以“活态传承”为引领,更关注于微观层面的内容和运营,目标是打造一个大同的文化会客厅和城市目的地。

 

既下山·大同的建设与东南邑的成形,乃至整个古城的再生相伴相生。goa大象设计作为酒店的建筑设计方,与既下山携手走过五年,参与了酒店实现的全过程。

 

1 与古城共生的酒店

北魏平城(即今大同)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规模、有计划地推行里坊制的都城。历史学家陈寅恪指出,隋唐长安城整齐划一的里坊制,其源头就在北魏平城。明朝洪武五年(1372年)徐达的增筑工程则奠定了大同古城延续至今的里坊格局、街巷系统。

 

2019年,当酒店最初立项时,在古城蒙尘的表象之下,珍贵的古代城市规划遗产清晰可见——尽管历经战乱,古城核心区古城仍保留着“四大街、八小巷,七十二条绵绵巷”的棋盘式街巷格局,诉说着大同作为中国古代“里坊制”成型之城的历史。

 

在这样的条件下,既下山·大同面对着两个方面的使命:既是为旅客提供体验的场所,也是古城中重要的城市建筑。设计之初,建筑师明确主张:“对于古城肌理,应充分尊重,而非对抗。” 因此,酒店的建筑形态不与相邻街区做雕塑性竞争,而是完全融入古城格局之中,在里坊群落的尺度控制下,寻求内部空间的丰富变化。

 

具体的策略体现在三个方面——酒店整体为一组“均质中作变化”的院落,建筑与院落的尺度关系延续自古城肌理;酒店的北立面、东立面面向城市道路,呈现山西高台大院的形象,为来往路人提供生动的城市景观;内置的美术馆面向东南邑步行街开放,完成酒店与街区的友好接驳。

 

不同于自然风景中的避世之所,位于古城一角的酒店并不追求“遗世独立”,而是以个性化的姿态与周边城市空间积极对话,重新定义了城市场所的气质。

 

2 明镜除尘,古今对望

大同拥有长达2300年的厚重历史,作为“三代京华、两朝重镇”,融汇了西域文化、佛教文化与边塞文化。极致的地域文化正呼应既下山“抵达内心的边境”的愿景,但如何如明镜拂尘一般,深入触及大同的文化内核,却值得设计时深思。

 

完全以仿古方式复建一座明清院落,并非良策。酒店毗邻真实的历史老宅,若新建筑过度模仿古旧风格,反而会使老建筑失去其独特身份。况且,千年大同历史厚重,选择任何一个时期的风格作为复刻对象都不够恰当。

 

建筑师以“匍匐”的姿态开启设计。“匍匐”不同于“趴着”,也不同于“直立”,要贴近历史的基底,同时保持对望的距离。酒店被视作一座吸收传统的当代建筑,既叙述厚重历史,又诠释古城当下的生机。以引领者的站位,牵引古城面向未来的文旅业态升级及生活方式变迁。

 

最终的设计从民居、地景、气候三个关键词出发,用“古韵新生”的方式,构筑一个能与打通2300年历史对话的文化场域。

 

3 外雄内秀的当代院落

场地西侧1/3占地为明清古宅,设计予以原样复建,作为古宅客房和餐厅包厢使用。新建主体则被视为一片继承山西民居传统的当代院落,设计提取山西大院“外雄内秀、五进穿堂、庭院深深、深藏不露”的内在特征,转译为当代表达。

 

地基抬高,在有限的建筑高度内实现北方高台建筑的雄浑感;引入流水,使楼、院、巷、廊的组合不显逼仄,灵动秀逸,别有洞天;十字轴线和五个主要庭院则作为空间骨架,串联大小空间。

抵达客房的体验被精心设定为层层递进的时空戏剧:大堂庭院以现代几何语言融合大同石窟地景,给人以对望北魏平城历史与丝绸之路的文化冲击;信步向前,铜门打开,幽深的院落水面如镜、帘幕漫卷,将情绪带入山西民居的想象;登高瞭望,城墙与城门依稀可见,古今对望。五进穿堂,流水回环,关于大同的印象一进一进打开。

 

从甬道到夹院,从过街楼到合舍客房,所有虚实体量皆在尺度设定上遵循传统形制,而在具体形式上结合几何构图予以简化,在材料构造上使用当代做法重新演绎。古韵新章,独属于山西民居的空间场景被赋予当代意涵。

 

4 厚重雄浑的大地之声

如果说山西民居见证大同的风俗日常,石窟艺术则是自平城时期以来的文化命脉所在。石窟不仅仅是宗教的呈现,更是大地艺术(Land Art)的先声。以山体为基、以刀斧为笔,创造人类文明与天地自然的对话。

 

设计对石窟这一大地艺术的致敬,集中体现在公区。大堂区域,建筑的平面在严整的方正格网中变奏,斜切的单坡屋顶,既呼应场地边界的原始斜线,也强化建筑的雕塑感和几何感。庭院中的几道斜向石墙、缓缓抬起的场地、高起的采光塔,将人带入北方边境苍茫辽阔的意境之中。庭院与大堂的起伏地坪自然形成地下美术馆的错落天花。

 

作为整座酒店体验的高光,地下泳池则如同从天然山体中凿刻出来。巨大的斜壁从地上一直延伸至地下,其上的壁画由云冈研究院主持壁画修复的艺术家高平传老师创作。当天窗光线投下,水光在斜壁上的壁画上跃动,留下天然洞窟般的质朴体验。

 

5 响应当地的色彩与光线

大同常年干燥、空气能见度高、太阳高度角低。在城市的转型过程中,环境治理效果显著,空气质量连续五年保持山西全省第一,“大同蓝”已然成为大同的环境名片。这些气候特征决定了大同“光烈影锐,澄明爽廓”的光影环境,为既下山·大同的建筑设计细节提供了重要依据。

 

整体色彩设定,是在古朴、沉着的背景中跳脱出“晴空下的一抹赭红”。屋顶为当地筒瓦、陶土平板瓦的原色,主体墙面为青灰砖、石材、土坯、水泥的本色,地面多采用青石板及青砖。门窗与局部饰面相对艳丽,采用赭红、橘、芽绿等。

 

利用不同材料的着光性与色彩,为空间创造光的氛围:景墙的镂空格中藏有弧面实体,在日光之下有佛影幢幢之意味;弱反射性的瓷砖在晨光夕照之中,将色彩弥漫于廊道;木质吊顶成为水光潋滟的画布。

 

而酒店给旅人的最特别的礼物,则来自七八月唯一的雨季。急雨与晴空的切换之间,深邃冷峻与瑰丽浪漫也在酒店的每一个庭院中切换。骤雨初歇,对望城楼,古与今在烟云散尽后交融。沉默砖石背后,历史滚滚向前,千年大同正以更为自信、开放的姿态,看向下一个十年。

 

项目名称:既下山·大同

项目地点:山西省大同市

设计/竣工:2021/2025

建筑面积:11,500㎡

业主:华夏江鸿(大同)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建筑设计:goa大象设计

室内设计:CCD郑中设计

软装设计:尚壹扬设计

景观设计:山山园林

施工图设计:重庆联创建筑设计

摄影:陈曦工作室、雷坛坛、许炎华、蒋玉敏

goa大象设计

杭州

指数:8.2
 
推荐:国内最具综合实力的建筑设计机构之一
进入机构 关注机构
推荐

香港芬名酒店

A Work of Substance

喜舍隐市酒店

昆明思成工程设计

重庆幔山酒店

简璞设计

深圳南头古城有熊酒店

如恩设计研究室

皇家驿栈酒店

ASAP设计事务所

琳凯诺酒店

共和都市

首钢工舍智选假日酒店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Iseya·奇妙夜酒店

布道空间设计

隐隅酒店

吉午合建筑景观设计

有熊文旅公寓

B.L.U.E.建筑设计事务所

渝舍印象酒店

本哲建筑

扬州广陵有熊酒店

B.L.U.E.建筑设计事务所

萨和酒店SAVHE HOTEL

東木筑造设计事务所

我拍酒店

左山右川建筑

Cháo巢酒店:云端上的梦之剧院

方糖空间设计顾问

谷奈酒店

未止工作室

肆月叁日酒店

尺镀美学装饰工程设计

华熙玻尿酸精品酒店 - 当艺术遇见HA

华熙万物设计

瓦厂改造

llLab.

石子九酒店

薛今设计

阿那亚犬舍

GOM高目建筑

NOA Hotel诺亚酒店

宽品设计顾问

船坞酒店

万境设计

S.FEEL设计师酒店太古里纪念店

璜合设计

天坛边上的非遗之苑\咏园 · 拾柒精品酒店

柒合設計

玫瑰庄园精品酒店

卓汉苏文建筑事务所

长沙融创施柏阁酒店

江河设计

上海世博元古酒店

无之设计

重庆印制一厂山鬼精品酒店

寻常设计事务所

松格里精品酒店

方寸践建筑设计

姑苏小院东花里精品酒店

咫间设计

大理古城既下山酒店

赵扬建筑工作室

设计放心选,监督有保障
  • 更好设计

    这里汇聚顶端、前沿的设计团队与项目创意

  • 更多选择

    这里聚合更多国内外、全产业的服务与产品

  • 全面配套

    可需求发布、招标竞赛、咨询管理配套服务

  • 管控保障

    针对服务产品全程监督管控与质量跟踪评价

上设计加网,实现精益营销
  • 高质展示

    入驻企业专站在市场门户高质的展示传播

  • 精准客群

    几千团队、海量设计师、优质需求与客群

  • 全面营销

    企业推广、合作、招聘、企宣等一站到位

  • 顶层发展

    这里汇聚设计产业供需的顶端圈层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