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地址位于中国上海市复兴东路上,毗邻豫园,故取谐音“渝舍印象”。项目原是一家旧招待所兼棋牌室,随着时代变迁和城市再造更新,业主希望在加固原有结构的基础上解构新的民宿含义。
原招待所由四栋旧楼组成,楼内空间狭小,光线不足,改造的重点便是空间重构,为原本狭小昏暗的内部空间引入阳光和自然。历经半年余,设计师将旧宅解构嫁接成现在的一栋庭院相间、内外相连的复合建筑。由水岸造景、露台、客房、餐厅、茶室以及园林等部分组成,兼具了民宿的功能性和景观,讲究细节的精致打磨,在整体房屋格局修旧如旧的基础上,通过内饰和软装的搭配,让昔日的上海里弄经历了新旧交替的时代蝶变。
改造后的渝舍印象由两栋楼组成,设计过程从整合的角度梳理了文化、自然、建筑之间的关系。以入口处以折叠巡回的青砖引入,为空间的公共与私密提供了过渡。参考北方的四合院和上海小院的特点,设计师大刀阔斧,在寸土寸金的上海市中心辟出一处院落,解决了建筑间的孤立状态,使客房、前厅大堂和咖啡厅视觉上遥相呼应,院落的引入集中体现了传统建筑的造园思想。
大片窗户和钢板组成干干净净的冷色基调,与透出的暖黄光形成对比,正如渝舍印象的经营模式:用酒店式的管理方法,民宿的人文情怀去经营。这里有书籍、音乐、咖啡和茶,懒懒地坐在舒服的沙发上,发呆、看书、聊天,坐上一下午。
民宿客房在朝南的主楼,楼内空间功能分区布局巧妙,恰到好处。中庭,将楼道空间与露台以及后院全部打通,达到视线与空间的最大程度的开放。玻璃天窗保证了客房公共区域的采光需求,一改老旧房屋的昏暗,铜质和实木相结合的楼梯承上启下。阳光照进天窗,辗转映射在二楼白墙,透过挑空的中庭玻璃栈道照射到一楼水磨石地面,整个空间一气呵成,显得更加充沛明亮。
设计师认为民宿出彩于细节,也就是人们所说的见微知著,渝舍印象的美学就体现于用心极其考究。设计师有一套完整独立的美学理念,即便是小摆设都是设计师亲自挑选的,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只有富有诗意的设计师才会为十二间房都配上独一无二的名字:淳、源、澜、润、游、涵、淡、潺、浮、湉、漫、滋,每个房间都有自己的风格和故事,欲将意义消解在文字里,一种温柔而坚韧的东方美感魅力,人们一旦被触动,就很难自拔。
渝舍印象共打造了两个loft大跃层房间,以作为城市民宿的刚需与亮点,分别取名“润”“澜”。房间面积55平方米,利用高处做二层,一层则有足够的空间做配套设施:开放式洗浴空间、休闲会客区等。楼上是休息区域,将工作休闲与休息区分开,保证了客人的私密性。楼顶的一扇电动斜顶天窗,提供广阔清晰的视野,白天采光深度大而均匀,夜晚躺在床上仿佛身处一座天空之城,伸手即够得到天上的星星。
房间“淳”主基调是新中式风格,因其质朴敦厚而得名“淳”,房间里大大的玻璃落地窗,让你安静地看这个绿色的小世界,不去打扰那院中的生灵,毗邻闹市却又大隐于市。
在新中式风格设计过程中,采用简化的手法来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古代“镜”原以铜或铁铸,现代设计师喜欢采用未经过度加工的铜料与圆形镜面组合,要勾勒生活品质,一个足以。简约梳妆台遇见陶瓷大浴缸,木艺遇见铁艺,厚重的铜镜遇到琉璃玻璃窗,现代化设施遇到别出心裁的设计,这就是渝舍印象。
城市民宿除了硬件的完善,核心文化也是至关重要的,人们被民宿想要表达的情感所征服,认同它的理念,赞美它陈述的生活方式,它所表达的人生态度,这间民宿才被称为精品民宿,或者是文化民宿。设计师在打造渝舍印象的时候,希望带给在钢筋混凝土城市里生活和工作的人,享受到便利的智能化设施和温暖的人文情怀。
项目名称:渝舍印象酒店
项目地点:上海市复兴东路439号
建筑面积:678㎡
施工时间:2017.06-2018.02
设计单位:上海本哲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主案建筑师:蒋华健
平面设计:本哲建筑设计
图片摄影:是然建筑摄影,金选民
A Work of Substance
昆明思成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简璞设计
如恩设计研究室
ASAP设计事务所
共和都市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华伍德设计中心
布道空间设计
吉午合建筑景观设计
B.L.U.E.建筑设计事务所
東木筑造设计事务所
左山右川建筑
方糖空间设计顾问
未止工作室
尺镀美学装饰工程设计
华熙万物设计
llLab.
薛今设计
GOM高目建筑
宽品设计顾问
万境设计
璜合设计
卓汉苏文建筑事务所
江河设计
无之设计
寻常设计事务所
方寸践建筑设计
咫间设计
赵扬建筑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