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小/城市空间
美国社会学家威廉·H·怀特(William H. Whyte)在1980年出版的著作《小城市空间的社会生活》中提到,城市中无所不在的小空间,会对城市生活的质量产生重大影响。城市的公共空间,是人们聚会的场所;在我们设计小城市空间时,必须把人以及人的使用考虑进去。
疫情结束后,大家走到线下,对户外场景和内容的偏好显而易见。开始关注起眼下,一些身边的、具体的日常,一些与一日三餐、与饱暖相关的日常。他们会出现在市集、菜市场、街头、或是近郊公园这些小的城市空间。
越界陕康里作为一个小的城市空间改造,秉承“延续城市肌理,再造生活场景”的理念,为周边的居民提供了日常的、具有人本尺度的、文化可被体验的潮流时尚社交街区,持续吸引着前来探索的年轻人。
02
再谈陕康里
越界陕康里位于陕西北路和康定路的交汇处,其核心建筑是一幢西洋风格的红砖大楼,曾经先后作为警察局、锡克族教堂、修理工厂和建材市场;2019年锦和集团委托COLORFULL昱景设计对该区域进行改造。
#历史建筑的传承
建筑是重要的一个载体,记录了城市的历史变迁。陕康里所在区域百年前属于上海公共租界,解放前后这里成为上海普通居民的住宅区与零售店铺,改革开放后陕西北路、康定路上的建材商店迅速增加,演变成为建材市场。这里分别有与租界时代、工业化时代和现代的各个时期相吻合的折中式建筑、工业式建筑和现代主义建筑,这些老建筑极具历史的传承感。
将这三种不同的建筑风格经过设计,重新加以改造和融合,将原有老的建材市场一层建筑和社区沿街商铺打造成一个围合式的商业街区,并以文化为导向利用历史资源,植入高品质公共功能,促进历史建筑的活化利用。
#主入口规划
街头是过渡区,虽然它自身也可以具备吸引力,但毕竟不足以支撑多种社会活动的展开,好的街头最终还是要将人流导向公共空间。设计在保留原建筑的基础上,强化并放大了入口。
位于康定路的主入口,原坡屋顶建筑部分斜切拆除,将主入口拓宽呈现出一种“邀请”的姿态,此外,面向入口广场的玻璃材质立面使建筑变得通透,室内的活动透过玻璃展示到街头,视线可达促使人们驻足观望,然后走进街区里开放空间。
陕西北路次入口,拱形连续开口与炭灰色砖块的结合,形成与租界风格相协调的景观,从外部自然地吸引客流进入到项目之中。
#亲切的空间尺度
空间规划顺应建筑原有错落布局的形态,形成小尺度的街道和广场,通过边界空间的塑造形成不同的外部空间特征:宽窄不一的通道、或开敞或围合的广场,打造多元开放的活动空间。
作为静江建材市场时期的陕康里,曾因电线老旧,市场租户过多,消防安全管理混乱等弊端频频上报。根据原街巷肌理,规划设计的南北向商业主街,解决了场地积弊已久的火灾隐患问题;同时商户门面及外摆均有良好的日照,提高环境舒适度,增强人们享受户外的意愿。
一个成功的城市小空间离不开坐凳空间、阳光、树木、水和食品。广场空间为商铺提供了更多外摆空间,增强其社交属性。保留的大树让广场空间更加的丰富。
小巷和胡同尽端,通过水景的营造以及放置艺术品和公共家具,打造休闲治愈的空间,为周边工作的上班族和居民提供休闲聚集场所。
#精心的商业布局
陕康里位于上海市中心城区,半径一公里范围内多为社区,商业配套不足以满足周边居民休闲娱乐需求。利用开放式街区内外街的沿街优势,在各栋建筑的一层布局为各类餐饮。
南北主街两边多为面积不大的烘焙店、咖啡店、酒吧等。中庭广场则聚集面积较大的西餐厅,部分店铺是康定路的沿街铺面。
同时通过常年举办品鉴会、潮牌新品发布、邻里交流等活动,引入设计、媒体、潮牌、时尚餐饮等业态,成为时下潮流的时尚社交街区商圈,并赢得年轻人最喜欢的商业空间之一。
03
结语
“建筑可阅读,街区可漫步,城市有温度”。陕康里作为承载厚重历史记忆的地方,原本就是当地原住民公共活动的场所。如今,焕然一新的陕康里,变身为一个具有百年历史、精致而有温度的城市更新项目,过去和现在重叠,让新的记忆落在这里。
项目名称:越界陕康里更新
项目地址:上海市静安区康定路358号
建筑面积:12,000㎡
客户:锦和集团
设计机构:CORLORFULL昱景设计
设计指导:赵宗阳、小野良介
建筑方案设计:川合丰、张颢、安部井乔
建筑深化设计:张颢
室内方案设计:孙秀云、张凡星、李立群、吴航、余林波
室内设计深化:李立群、庄宏玲、张凡星、吴航
景观设计:张颢、安部井乔
项目设计 & 完成年份:2020
博万建筑事务所有限公司
竖梁社
竖梁社
赵扬建筑工作室
怡境国际设计集团
上海骏地建筑设计事务所股份有限公司
伍德佳帕塔设计咨询
都市再生设计研究院
大椽建筑设计事务所
未见筑设计事务所
立方设计
goa大象设计
荣朝晖工作室
BIAD-ASA筑景工作室
BIAD-ASA筑景工作室
三文建筑 – 何崴工作室
源道建筑
行止计画设计工作室
UUA建筑师事务所
goa大象设计
柏涛设计
FLIP设计工作室
宇合光年
柏涛设计
宇合光年
咫间设计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乡土创作中心
瑞拓设计
Lab D+H
厦门都市环境设计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