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城市正在经历着前所未见的变革,接近四十年的快速建设告一段落后,随之而来的是对于那些快速建造品的更新重构,一方面源于对速度导致的质量缺憾进行弥补,另一方面则是面对现今更加快速变化生活的动态调整。快速建造解决了人们基本的功能需求,而当下的调整更多的肩负着功能和精神的双重意义。公共建筑具有强烈的引领作用,凭借着功能和形态的升级,重构城市关键节点,继而在更大的城市范围带来全新变化,升级城市空间品质。刘潭农贸市场的迁建,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提升实验,既是重要的民生保障,又是整个刘潭片区空间品质升级调整的重要动作。
传统中国最常用和最彻底的城市改造方式是“覆盖式”,当一个新的转折来临,往往第一步就是将原有象征旧秩序的建筑抹除,重新开始新的建设,建立新的街区和城市。这种行为的目的,是终结陈旧过去的同时,昭示一个全新开始。而中国改革开放之后的大规模城市建设,则是针对于多年形成的低品质生活环境进行覆盖式的再造,满足社会需求的同时,也代表了一种巨大的转变。大量建造的城市住宅和公共建筑,极大改善了城市居民的民生,同时也重塑了城市脉络,原有空间格局被打破,植入了全新效率至上的方式。这样的城市在一定阶段解决了人民基本生存需求,但也抹除了积累下来的历史生活印记。大规模的快速建造,不可避免放低了公共空间和建筑的品质要求。我们观察迁建前的刘潭农贸市场,大量临时性的介于室内和室外的空间,满足了最基本的买卖功能,但没有任何空间舒适度可言。现存的农贸市场,已经远远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步伐和人们需求。政府采取了比较聪明的办法,将农贸市场的迁建改造,作为提高公共建筑品质,激发整个城区变化的一个触点。
基地位于无锡梁溪区刘潭社区的中心,在长期的规划中,周边将会有高级别的道路穿越,既有城市空间秩序将在不久的将来迎来巨大变化。新农贸市场紧邻城市道路设置,基地为一个少见的锐角三角形。设计在一开始,就面临非常多的棘手问题,新建筑既要满足功能和效率,塑造未来城市道路界面形象,又必须避让地下的地铁通道,同时对周边的住宅不产生日照的遮挡。我们首先将建筑沿街道展开,形成完整的界面。锐角三角形被分割成不同的菱形单元,菱形单元从南侧主入口开始逐级上升回转,沿基地周边围合出一个三角形的中庭空间,建筑的基本形态由此达成。菱形单元的跌落与起伏,由细致的日照计算来决定,这是一个将感性的设计手法和严谨的数学计算结合的解决方案,层层跌落的屋面如同一朵正在绽放的鲜花,在井然有序又颇具历史感的社区中盛开,如同嵌入的一颗钻石,熠熠生辉。特殊基地成就了特殊建筑面貌,新建筑嵌入到拘谨的既有环境当中,整个区域将由于这个外来者而被激活,产生了未来无穷变化的可能性。
在内部功能的组织中,整个建筑被划分成了三层。一二层作为农贸市场主要营业空间,被巧妙划分为大小均一的蔬菜、水果、水产和熟食摊位,丝毫没有因为建筑特殊形态而对空间使用效率产生过多影响。而原本刘潭市场的熟悉脸孔悉数被保留下来,消弭了改变带来的陌生感。由于开发建设都是由政府主导完成,作为服务居民的民生项目,新建筑在摊位租赁费用上并没有做任何变化,市场商户能以原来同样租赁价格进入这个环境更加优美,各方面条件极大提升的新场所。而这种开发方式,确保不会因为新市场的建设,给整体的物价带来太多变化,这是很多纯商业开发项目没法做到的。熟悉的商贩和同样的顾客长久建立起来的交往联系并未因为巨大改变而消失,维持了原来社区的烟火气,还由于各类新的便民服务业态加入,形成了更好的社区氛围。全数字菜场等先进技术的运用,在提升食品安全同时,也让所有菜品和售卖内容有了全新面貌。室内设计在保证使用效率同时,将建筑菱形主题运用到吊顶和空间分割上,形成内外连续的视觉呼应。不同摊位和地面的细节设计,均照顾到易清洁和易维护,以适应平日高强度的使用,一改往日市场脏乱差的面貌。
我们设想当中的市集,并不是简单的生活必需品售卖场地,而是包含和维持着重要的社区社交和邻里关系。作为脱离了自然和农田的城市居民来说,市集也可以成为生活的“美术馆”和“博物馆”,是非常好的联系和接触自然的方式。高效和整洁的空间,也使银行、超市和杂物店铺得以进驻。二层和三层的局部,被经营方用来植入了很多新的业态和活动,这里不仅仅作为一个单纯的农贸市场,还包含了办公、休闲、餐饮、文化展示等不同的内容,成为社区社交的高频次场所。为了满足快速建造要求,整体建筑采用预制钢结构,在不到一年时间建成,立面由玻璃和金属构成,菱形和三角形元素被重复运用,建筑以一个全新面貌呈现在社区中,传统购买活动和新型社交体验结合在一起,成为社区新生活中心。
刘潭市集如同荒野当中绽放的第一朵花,在展现自己美丽生命的同时,也将会给整个区域的发展带来了灿烂多彩的春天。
项目:刘潭市集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刘潭社区黄母桥18号
面积: 10615 m2
业主: 无锡市黄巷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建筑设计: 米丈建筑
室内设计:米丈建筑
项目年份: 2020-2022
主持建筑师:卢志刚
建筑设计团队:黄聪毅、钟程逾、梁丁鹏、刘志睿、刘畅、赵雪、李至特、
吴妮丹、吴立益
室内设计团队:孙磊、安晓蕊、张学斌、陈丝语
深化设计:启迪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撰文:卢志刚
摄影师: 吴清山
迹·建筑事务所(TAO)
10 Design
10 Design
Kokaistudios
Kokaistudios
合尘建筑
goa大象设计
姜平工作室
扉建筑
蘑菇云设计工作室
Kokaistudios
易加设计
头条计画
PIG DESIGN
乾正设计
浅深室内设计
袈蓝建筑
大正建筑事务所
境物建筑设计
墨照建筑设计事务所
联合公设
华熙万物设计
弘石设计
GENSLER
ARQ建筑事务所
建斐建筑咨询
青墨建筑
Wutopia Lab
上海都设营造建筑设计事务所
河南曲青春建筑设计事务所
大料建筑
昱景设计
昱景设计
四周建筑
本哲建筑
CLOU 柯路建筑
VARY几里设计
B.L.U.E.建筑设计事务所
四周建筑
蘑菇云设计工作室
朗图设计
未见筑设计事务所
10 Design
Kokaistudios
柏涛设计
10 Design
Kokaistudios
宽建筑
上海之见空间设计有限公司
北京中德行建筑设计
槃达建筑
坊城建筑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