厘米制造受邀参加“漫游·南头延生”艺术装置展,并打造出以南头古城为原型的艺术装置。南头延生艺术装置展旨在提供一种漫游者的阅读视角审视南头古城渐进式更新改造的累足成步,感悟砖瓦背后的共同记忆。厘米制造致力于探索古城原生且具有典型性的古城形态并进行转译,以及如何对改造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建筑废料进行“消化”。受到南头古城城门的启发,我们设计了一把以古城门拱形形态为原型的“南头古城椅”艺术装置,椅子具有功能性的同时体现雕塑美感,“强化”空间形态的转译与材料的再生。
设计来源于南头古城的三点特殊性:一是南头古城的外在标志性:城门,提取拱形门洞作为椅子的基本形态。二是南头古城的内在特性:共生(古建筑与新建筑相互依存共生,新空间形态与旧空间形态共生),椅子在材料上体现这种新旧并存共生,利用回收的建筑骨料与新材料制作椅子。三是南头古城的房屋结构特性:脆弱(城中村建筑都是村民自发的建造行为,房屋结构大多都需要加固,结构具有不稳定性),椅子内在结构希望是一种脆弱的不稳定性,随着展览时间的推移椅子会发生弯曲甚至破裂。
在试验过程中,我们尝试了各种浇筑工艺和技术,以探索树脂材料与红砖骨料融合的特性。例如,椅子浇筑的厚度控制在5厘米以内、红砖骨料的密度均匀分布,以充分利用这种材料极高的渗透性和热胀性,防止内部热胀导致的爆裂。
我们将“南头古城椅”艺术装置做了一次行为艺术,邀请南头古城内原住民、安保、保洁、建筑工人、新移民、设计师、商家、游客、外卖小哥等为古城做出贡献及相关联的人在椅子上留下各自的影像,把南头古城共生、共融、共享的一面通过行为艺术真实地展现出来。
南头古城椅是对南头古城与城中村共融生共发展状态的一次新的阐述,既是对新设计方法的一次探索,也是对家具产品板块的一次衍伸。我们利用更新改造过程中的建筑垃圾来设计这一系列碳排放量更低的物品,探索其作为再生材料的可能。系列作品首选城中村基础建材的红砖作为骨料,未来可探索使用废弃的瓷砖、水刷石、混凝土、木材等材料,形成具有概念识别性、材料多样性的系列艺术装置作品。
项目名称:原汤“化”原食-南头古城椅
项目地点:深圳市南山区
业主:深圳市万科发展有限公司
设计团队:厘米制造
设计师:廖俊
项目时间:2020年6月-10月
展览总顾问:万科城市研究院,万路设计咨询
策展人:CABLE
施工团队:东莞市利佳展览服务有限公司
材料:陶砖,树脂,圆钢
项目摄影:毛年书
蔡烈超工作室
韩笑
张周捷工作室
SLOWood
宸宸设计工作室
QIU
陈舒捷工作室
蔡烈超工作室
异开设计
无意义建筑工作室
所目设计
Gallery All
Ximi Li Design
Neuni
灰空间建筑事务所
Yuuedesign
Chunmi Design
Quinsay Design
KUNDESIGN
米丈建筑设计事务所
时境建筑
杜雷
纳研作室
一十一建筑
纳研作室
尤皿设计
TELLS STUDIO
不造BUZAO
GYRO
iAN Yen & Design YXR
木人工作室
众建筑
Zaha Hadid Design
Wanghe Studio
朴舍设计
本土创造
物质组
一融设计
梵几家居
0321 stud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