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加:顶端设计
王景纪念馆
浙江 收集
 

松阳王村

王村建村始于宋代,位于松阳县政府驻地西北3公里,坐落在松古盘地中部,历史上曾是古市到松阳近临松阴溪畔重要节点村,悠久历史,人文底蕴深厚。村里东西贯通的主街道玉林街, 为古时官道。全村人口1200多人,由20余个姓氏构成, 除少数外出经商务工,多数村民在家以种植茶叶、茶叶加工为生。其中100人以上的姓氏有王姓、金姓、叶姓,并建有各姓氏祠堂。人口最多的王姓尊宋仁宗时括州(今丽水市)刺史王元为始祖,其子惟良守祖产迁居松阳城南。王元五世孙王端衡于南宋初从松阳城南迁居本邑五都王村,为王村王氏一世祖。

 

王景生平

王景(1337-1408),号常斋,元末明初松阳人,翰林学士,担任明《永乐大典》和《太祖高皇帝实录》的总编。王景少时便聪敏异常,博览群书, 当时被赞誉为上继屈宋,下并班马。明洪武四年(1371),考中举人,并被授予怀远教谕。不久应诏入朝, 而后升任开州知府,任职期间奖励农桑,均免徭役,执政公正严明,百姓安居乐业。由于政绩显著,又被提拔为山西右参政。王景在山西任职期间,勤政爱民,革清吏弊,却不幸因触犯权贵被贬至云南临安。虽生活困顿,箪瓢屡空,但他并不介意,每天读经史书籍自娱自乐。明成祖继位后,王景被朝廷重新召回京城,授予礼部侍郎兼翰林院学士,掌管朝廷诏书拟写和重大活动记录等事务,当时朝廷诏敕皆出于景。(《明史》载:成祖即位,擢学士。帝问葬建文帝礼,景顿首言:宜用天子礼。从之。)

 

王景纪念馆

地处城郊结合部的王村早年已经被划入工业区,周边中小规模工厂围合,烟囱林立,村庄内村民自建三四层水泥房屋较多,村里为数不多的传统夯土墙民居也已年久失修,连祠堂都被村民当作茅厕和柴火间。与松阳县里众多村落的传统风貌和优美景观相比,王村村内满是杂乱破败的场景,村庄发展前景不乐观,村民对于村庄建设意愿消极甚至抵触。

2015年秋天,通过对《王村王氏宗谱》以及王氏祠堂旧物的整理,发现明朝《永乐大典》总编王景为松阳王村始迁祖王端衡七世孙。史志办、博物馆等相关专家对所有王村族谱进行全面考究,并远赴云南、安徽、绍兴、河南等地实地考察、收集和整理,经考究最终得出望松街道王村为明朝名人王景出生地之定论。

 

作为松阳历史名人的王景是王村人的论证给这个破败古村带来了新的希望。村民谈起这位先祖也是一脸骄傲。而对于王村这类风貌破坏较大,自然景观资源贫乏的平地村落,重塑人文景观,可以作为旅游资源,也重建乡村人文自信。以此立项的王景纪念馆,落址于王氏祠堂对面的一块空地上,纳入松阳的建筑针灸的乡村博物馆体系,既作为文化展示,也是村里的公共文化活动和休闲场所。

 

纪念馆面对王氏祠堂,以一层的体量沿着长方形场地展开,屋顶设开放平台,提供开阔的视野以及室外活动场地。建筑根据周边房屋的走向,划分为四个空间区块,打破体量同时也延续填补村庄缺失的机理。四个区块各有进退,和周边环境围合出建筑出入口以及庭院空间。周围破损坍塌的传统民居修缮并重新利用,作为纪念馆配套功能空间,也在村庄里重新形成一个以祠堂和纪念馆为中心的公共文化版块。

 

纪念馆建筑外形简单朴素,以夯土墙体和祠堂等周边建筑产生对话,而设计策略重点则在于通过室内空间重塑人文和纪念性,提升村庄的荣誉感。

 

建筑通过舞台情景剧的方式,将王景跌宕起伏的一生沿时间轴展开,分家乡-入仕-返回家乡-复入仕”4个区块,和延续村庄机理的四个室内空间区块叠加。

 

四个区块空间连贯流畅,各有一面墙体打通,作为出入口的木格门,和面向庭院的木格窗,形成参观路径上左右呼应的引导。

 

根据王景生平提炼出来的17个人生节点,构成王景一生的线性时间轴,进一步和建筑的17个转角结构节点叠加,放大为纪念角,通过平面“L”形的混凝土剪力墙围合出类似的纪念空间。其中按照当地风俗王景在家乡为父守孝三年和为母守孝三年的两个节点,所处位置让参观者可以在室内回望村庄和王氏祠堂,作为叙事背景。17个节点故事以当地石雕画面展示,展示各个不同时期真人大小的王景人像及活动,顶部天光照明,烘托的庄严感和纪念性。剪力墙现浇混凝土面的粗粝质感,是当地建造的真实反映,也和石雕的细腻画面相互对比中和。

 

参观者沿着时间轴进入空间,被天光照亮的17个纪念角的石刻浮雕所引导,在建筑中经历王景跌宕起伏的精彩人生,感悟先人的功德和事业。

 

同样的,夜间照明也是通过暗藏灯具仅仅打亮这十七个纪念角,成为空间里的十七个灯柱。

和城市里管理严格的博物馆不同,乡村博物馆的空间是村民可以灵活使用的休闲空间,以石雕方式呈现的展览内容,将展览纳入建筑逻辑系统,方便管理同时更以熟悉直观的方式让村民对展览内容一目了然。

 

王景纪念馆的主体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围护结构为400厚现代夯土墙,采用机械夯土,夯土墙内部拉结采用高度间距为30-50厘米的传统竹片加钢片。

 

夯土墙围护墙面与混凝土结构两种材料的对比,在室内区分冷暖突出天光照明的石雕展览,也反映在建筑室外形态上,暗示村庄里传统夯土墙民居和现代水泥建筑共生并存。

 

现代祠堂

传统意义上的村庄公共建筑就是祠堂,平时可能空无一人,但是重要的事物比如祭祀先祖,宗族集会,婚丧嫁娶等,都在祠堂里举行。祠堂是村里唯一的也是多功能的公共活动空间。随着生活方式变化,乡村开始要求有更多的公共空间,而且一直保留对于空间的灵活多功能的使用方式。所以在乡村的公共建筑,从设计初期就需要引导且预留公共性的多元化。王景纪念馆将展览浓缩在空间转角形成纪念角,是为了尽可能腾出室内空间,提供村里各种公共活动需求,比如纪念馆也成为春节前王氏家族聚会的场所,开展民俗文化活动,传承耕读文化和慈孝文化。

 

后续发展

随着王氏祠堂修缮和王景纪念馆的建设,整个王景故里及玉林街区也开展了进一步的保护性调整规划工作,形成以王村王景故里开发利用为核心,以玉林街周边修复为轴线的松阳县内最大的祠堂历史展览区。同时作为松阳县城郊结合部区块有机更新和活态保护利用的典范,把王村纳入全县文化旅游发展系统,形成从延庆寺塔黄家大院石门廊桥松阴溪王村的主要线路。文旅结合推进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目前,已经创立玉林常斋品牌并着手推进以王景名人文化为特色的王景状元饼、王景状元酒等文创产品。

 

项目名称: 王景纪念馆

项目详细地址: 浙江省丽水市松阳县王村

建筑面积(平方米): 406m2

业主:松阳县望松街道王村村民委员会
建筑事务所: 北京 DnA_Design and Architecture 建筑事务所
主创建筑师: 徐甜甜
灯光设计: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张昕工作室

项目完成年份: 2017

摄影师: 王子凌,韩丹,周景星,姜晓东

推荐

南京溧水仓口村祠堂修缮性改造

米思建筑

岷江村驿站

慕达建筑

金城社区五统一公共空间

时地建筑工作室

计家墩村民中心改造

原筑景观

山头村凤凰山山门与舞台设计

房木生设计事务所

安徽太阳乡财神庙

傅英斌工作室

竹篷乡堂

素朴建筑工作室

枣园驿站

原本营造

太行村公共生活空间

中国乡建院适用建筑工作室

三河村村民活动中心

垣建筑设计工作室

白云朵朵村民文化中心 - 超现实主义乡村建筑实验

观筑设计

大吴会客厅

无设建筑

日照五莲南回头村民文化中心 - 纯白色的乡愁

观筑设计

瑶客共生广场

有限设计工作室

四边庭

集良建筑事务所

南阳老镇公共空间更新项目

YFS易建筑工作室

长漾里乡邻中心

个别建筑设计事务所

秦厂村社区中心党建综合体

Studio 10

秦厂村党群活动中心改造:交织的信仰、自然与人本

Studio 10

不朽堂 . 龙山陵园小礼堂

Studio 10

大家的洙凤村

意匠研究室

松阳十钟山房博物馆 - 大堂的理想模样

方夏设计

沙井村民大厅(蚝乡湖文创馆)

趣城工作室

朱旺村村民活动中心

山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建筑创作中心

红庄艺术里 Village二期

午璞建筑设计

飞翔陀螺场

众建筑

海晏客堂

筑象建筑设计工作室

联合国人居署和松阳县开展乡村可持续创新发展合作

DnA建筑事务所

竹林剧场

DnA建筑事务所

瓦美术馆 – 北沟乡村艺术建筑美术馆

llLab.

瑶理田园驿站

随坪一里建筑设计

马岔村村民活动中心

土上工作室

牛家村村民活动中心 - 聚落意向、多义空间

河南在地建筑设计事务所

连续屋面-东阳村木构实践

繁星建筑工作室

留坝瓦窑沟多功能服务中心

尌林建筑设计事务所

黄麻乡村振兴工作站与乡村会客厅

三文建筑 – 何崴工作室

西塘竹亭

观筑设计

小伍份村礼堂

园·舍建筑景观

蕉岭棚屋

造作建筑工作室

地平线上的红色音符之屋

郦文曦建筑事务所

设计放心选,监督有保障
  • 更好设计

    这里汇聚顶端、前沿的设计团队与项目创意

  • 更多选择

    这里聚合更多国内外、全产业的服务与产品

  • 全面配套

    可需求发布、招标竞赛、咨询管理配套服务

  • 管控保障

    针对服务产品全程监督管控与质量跟踪评价

上设计加网,实现精益营销
  • 高质展示

    入驻企业专站在市场门户高质的展示传播

  • 精准客群

    几千团队、海量设计师、优质需求与客群

  • 全面营销

    企业推广、合作、招聘、企宣等一站到位

  • 顶层发展

    这里汇聚设计产业供需的顶端圈层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