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背景
我们今天所面对的城市问题有很多源自于城市化过程中的“留白”。前所未有的高速而大规模的城镇化历程,无可避免地在成片新建而成的工业区与住宅区之间,遗留下许多空隙之地,成为缺乏活力的城市碎片。浦东新区的金桥镇正是依托90年代建立的国家级“金桥出口加工区”而快速发展起来,新建工业区占据了其镇域的约6成土地,数个动迁居民安置社区分散围绕在周围。
佳虹社区入口绿地,其区位恰处于集镇社区与工业开发区的交界处。居住区与工业区城市肌理的扭转在此处形成了三角形的城市隙地,其中零散地分布着一座带有封闭式院落的变电站,一座2层的社区居委办公楼和一片星形广场,是一块典型的城市碎片。由于位置偏僻,这片绿地仅仅被作为社区的后门。居委办公楼的院落作为社区的入口广场,却时常被停车占据着,居民进出总要绕行居委背后曲折的小径。而开阔的星形广场由于被阻隔在围墙之外,很难吸引到居民前来活动。综合来看,这种碎片化空间由于其边缘性、封闭性以及隔离性而难以聚集人气,缺乏活力。
改造策略
改造设计的核心策略是通过最小化的精准介入来调整现有的空间流线关系,从而发掘并激活原有空间要素的潜力。
改造中将一条线性的异形曲廊置入场地,异形曲廊作为图底关系反转而形成的负形空间,一方面调整并重新界定了社区的边界以及居民回家的路径;另一方面,完形并凸显了原本松散隔离的几片活动场地,并将居民回家的动线引入其中。
同时原有居委办公建筑的底层活动室围墙被打开,居委背后的绿地开辟为都市农园,一同纳入到曲廊所构建的公共空间体系当中。
曲廊作为插入场地的异质要素与原有的场地空间要素共同形成了格式塔式的共生关系。曲廊完形并界定了其周边的活动场所,同时在不同段落又融入其中并成为其个性化的空间设施。由此曲廊将功能零散、碎片化的绿地织补为一片有机关联而又领域分明的复合式场所空间,激励着社区居民的公共生活,完成了一次城市空间乃至社会关系的修复与重生。
项目名称:浦东新区金桥镇佳虹社区入口绿地改造
项目地点:上海市浦东新区金桥镇金京路与佳虹路交叉口
建筑面积:约350平方米
建设时间:2018年8月-2019年1月
设计机构:梓耘斋建筑
建筑设计:童明 任广
设计团队:张珂维 侯坤奇 许岭 郭鴻衢
施工团队:上海衡元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发喜空间设计工作室
家琨建筑设计事务
非常建筑
创盟国际建筑设计
空格建筑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西线工作室
地方工作室
时地建筑工作室
Wutopia Lab
祚诚建筑
MAD
朱小地建筑设计事务所
朱小地建筑设计事务所
观筑设计
日常建造
瑞拓设计
迹·建筑事务所(TAO)
李保峰教授工作室
悦集建筑设计事务所
黎欧思照明设计
goa大象设计
Say Architects
O筑设计
上海都设营造建筑设计事务所
香港汇创国际建筑设计
SATY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