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房餐厅,位于成都“麓湖生态城”2400余亩湖域中央“麓客岛“,麓客岛作为城市级生态度假体验岛,分布有丰富多样的户外体验类项目,通过建筑的定制化设计, 创造了同样多样的空间体验, 这些具有一定实验性的景观建筑,成为了麓客岛上特殊的景观。
项目背景:一次绿建的尝试
作为第一届四川省绿色建筑-创意竞赛的选址,从2016年5月启动项目后,接收到来自全球110多支队伍共计350余名人员参赛,经过3个月的角逐,最终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获得一等奖。在项目筹建过程中,又因运营团队的改变及对应功能条件改变,再由万华“产品研发中心“ ”HC+2 STUDIO(蜂巢工坊)” 与省院A3工作室合作重新设计,于2018年6月正式呈现,对外运营。
花房餐厅作为麓客岛上最大的餐饮建筑,需满足基本的就餐功能的同时,也符合另外的2个开发诉求:作为建筑材料的试验性景观建筑,以及符合“绿色建筑“的实施目标。因此,花房餐厅的材料系统较为复杂,包含了:木结构,钢结构,夯土墙,混凝土等。
就地取材的夯土形式被大量运用,一方面保证了空间私密性,也使得建筑室内冬暖夏凉,并减少了内装饰的资金投入。作为临时性的景观建筑,在苛刻的成本控制要求下,项目承担更多廉价的选材和手法:普通石材,单层波纹钢板,PVC阳光板,以及素混凝土等。
由于运营提出的全包间化的功能需求,花房餐厅的平面看似像一朵“花”,由中间核心区域向四周发散不同尺度的独立包间,由开放到私密。
开放区域作为核心,串联起主入口流线以及通向二层的中央温室,同时也作为餐厅的主要展示空间。而在有大型活动时,部分包间又能打开和主厅连接,形成更大的场所。这种开放与独立的空间,能在此就餐,聚会,聊天,活动,服务社群,也符合麓湖“社群理念“。同时发散状的包间形态也促进了建筑和景观的融合。
包间的设计非常细腻: 为保证每个包间都有独享景观,一方面需要采用大量落地窗,同时又通过角度错动和实体片墙,让临近包间互不干扰。由于花房餐厅位于岛屿的制高点,有良好的观湖与观岛条件,设计中希望将人流引导到二层,采用了“中庭烟囱效应“等绿建筑手法, 在二层我们局部增加花房形体,并采用木结构特殊设计,在屋面上形成特殊的标志形体。
花房餐厅是为了减少地形的改造,并解决临近的两条道路导致的两侧高差,在设计中将建筑主体设计为不同标高的两个区域,体量生成过程:在复杂的空间需求,材料需求,地形条件,以及绿建技术要求下,花房餐厅特别注重”融合“,体现在以下几点:
空间融合
作为建筑上下功能的串联,加入中央温室核心场所,上下贯通的空间,使空气流通,阳光穿透进室内,打破封闭一层空间的沉闷感。
材料融合
麓客岛作为建筑材料试验场,在花房餐厅中重点尝试了多材料在混搭下的融合:混搭夯土,木结构,石材,让他们和谐一体
建筑与景观融合
作为与花园区连接的场地,餐厅设计一开始就考虑与周边环境的融合关系,使建筑与景观相互渗透,使花园概念由景观延伸到建筑。
室内设计中,木制家具与夯土和木结构相融合,乡土材料的再设计与叠加为花房餐厅的室内空间带来宁静与细致。
项目名称:成都麓客岛花房餐厅
项目地址:四川成都
面积:880 m²
建筑师:万华产品研发中心; 胡腾、何静
项目年份:2018
绿建技术支持: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绿建中心
项目经理:樊砚之
土建工程师:杨丰铷、李国勤
技术支持:万华技术部,外装部,BIM管理部
团队成员:唐佳、刘世平、刘承、叶强、李磊、程露潇
室内设计:子木空间设计 李波
夯土施工:苏州侪联景观工程有限公司
木结构施工及图纸深化:四川明迪木构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外装图纸深化及施工:深圳华能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土建总包:四川展鹏建设有限公司
运营方:尚作 • ONE DAY
方案设计: HC+2 STUDIO
建筑师:胡腾、何静
方案合作与施工图设计: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A3 工作室
厂家:四川明迪木构, 深圳华能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苏州侪联景观工程有限公司
摄影师:存在建筑, Jia Liu, 陈石, 万华投资集团
杭州慢珊瑚设计
阿穆隆设计工作室
米思建筑
空间里
慕达建筑
PLAT ASIA
风合睦晨空间设计
异规设计
goa大象设计
平介设计
杭州观堂室内设计
广州达艺装饰有限公司
瑞兆明明室内设计咨询
阿穆隆设计工作室
艾洛设计
八荒设计
天作空间设计
上海禾秣建筑设计事务所
PLAT ASIA
Projject
否格设计
天作空间设计
东仓建设
SWS Group
炘儒空间设计
刘道华建筑设计事务所
退化建筑
平介设计
杭州壹方设计
平介设计
Z.H.D.I
米思建筑
风合睦晨空间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