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杭州亚运为契机,中国美术学院•视觉传播学院联合杭州运河万科中心发起“边角空间新生计划”,关注城市中被忽视的“剩余空间”:无论是社区湖面、桥下空地,或是写字楼内的闲置区域,从1m²到1m³,通过微介入的设计改造激发唤醒城市的潜力,为500米生活圈的居民带来生活的便捷与温度,重新定义日常生活中这些被遗忘的角落。
末广建筑在总策划人姜珺老师的邀请下参与“边角空间新生计划”的第二站—— 位于杭州运河万科中心A区中央广场的凉亭改造。作为一处建成三年的办公与住宅混合园区,此处始终缺乏一个能承载户外活动、促进邻里交流的开放空间。凉亭虽占据园区中央的核心位置,但18米直径的亭下空间尺度过于庞大,缺乏与人体建立亲密关系的中小尺度层次,也缺少引导停留和互动的设施,久而久之,凉亭沦为园区人们匆匆穿行的通道。
有趣的是,凉亭一侧、与之相对的公园小径和绿化斜坡,则因尺度宜人、被树丛环绕的自然氛围地形吸引了更多社区居民:孩子们在斜坡上奔跑玩耍,大人们随意落座小憩,这里成为园区生活的一处微妙重心。
设计改造的核心是在极限预算下,如何让这个尺度偏大、气质严肃的凉亭重新成为人们愿意停留的空间,并唤起身体的松弛与趣味感?解题的线索放在了亭外起伏柔软的地景语言上,尝试将这种语言延伸至亭内。
小时候,我们时常被长辈提醒“好好走路”,可相比平整的道路,路边不规整的小坡、小坎、小水坑更具有吸引力,让我们蹦跳穿行、闪躲腾跃,难免磕绊跌倒,却也乐在其中。
亭子中置入褶皱起伏的地景,创造与身体有机而真实的联结,而非简单安插一组“游戏装置”。褶子,本身就是“两者之间的褶子”,营造出自由、亲密以及内外并存的可能性。起伏的褶皱地景将直径18米的圆亭划分为内外两层:内侧为集中性的舞台空间,外侧则随褶皱的延展自然围合,形成一系列贴近身体尺度的私密角落,吸引人们停留游憩。这组地景看似开放,却在暧昧的围合与流动之间,悄然创造微妙的亲密感,使人在其中遇见那些未被预设的人与事。
地面不只是承载行走的表面,它是身体的延伸与回应——可坐、可躺、可攀爬,既能承载静谧的休憩,也能激发日常的运动,适合独处,也鼓励交流与共享。我们融入“Jump”的轻松氛围,打造兼具艺术感与游乐趣的体验场景——不仅是身体的参与,更是一场城市的感知与发现之旅。亭子在改造中获得了多样的新场景,因此也得到全新的名字——“褶褶亭”。
除了引入新的地景语言,我们也利用原有结构增设与地面呼应的镜面吊顶。 褶皱起伏的地景又有“山”的意象,山自然聚人,“人&, lt;, , span dir="LTR" style="mso-spacerun:'yes';font-family:宋体;color:rgb(0,0,0); letter-spacing:0.0000pt;mso-font-width:100%;text-underline:rgb(0,0,0); font-size:10.5000pt;mso-font-kerning:1.0000pt;">”与“天、地”的关系微缩于亭内,使其在有限之中生成天地交感的诗意。与“地景”呼应的镜面“天穹”引发人与空间的视觉互动:它映照天光流转,引导人的身体节奏。地景可动亦可静,而人的动静,也因天穹的变幻而生出不同感知。这一切,待亭中之人,以身体为媒,去探索、感受与体验。
当夜幕降临,光线透过公园的树丛悄然洒落,亭中的灯光缓缓亮起,起伏的地景温柔地漫反射着顶上的暖光。灯光、人影与自然叠加交融,勾勒出一幅温暖而富有生活气息的城市夜景画卷。
项目名称:运河褶褶亭·边角空间新生计划
项目地点:杭州运河万科中心
改造面积:240㎡
设计时间:2023年11月-2024年7月
建成时间:2024年7月
策展:姜珺 | 中国美术学院 · 视觉传播学院 · 社会与策略研究所
出品单位:张炎丨大屋顶文化艺术中心
业主单位:运河万科
设计单位:冯昕、李佳颖丨末广建筑Moguang Studio
摄影:吴清山、梅可嘉

大小景观

一树建筑工作室

植田建筑室内设计

栖城设计

筑境设计

众建筑

大料建筑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UUA建筑师事务所

米凹工作室

三文建筑 – 何崴工作室

郭谦工作室

星球建筑事务所

成为建筑

成为建筑

大闲建筑设计

一树建筑工作室

观意都市建筑设计

Studio 10

过半儿

研山建筑

席地建筑

禾下建筑社

兰心建筑

房子和诗建筑工作室

繁星建筑工作室

MAT超级建筑事务所

合尘建筑

INUCE事务所

New Office Works

南京邦建都市建筑设计事务所

直向建筑

CWXD建筑事务所

造美室内设计

大观国际设计咨询

灰空间建筑事务所

张·雷设计研究

观筑设计

蹊径设计

未相景观

麟和建筑工作室

Wutopia Lab

北林风景建筑研究中心

中衡设计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

大小景观

大小景观

间筑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