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坞”是一个“命题作文”。项目以“花坞樽前微笑”为题,却并非对诗意进行直接转译,而是以岛上原有的一座废弃花房为物质起点,开启了一场关于结构、空间与意象的深度对话。通过对“水、月、花、舟”等母题的抽象与重组,最终营造出一个整体的、特殊的、非日常的体验场所。
水月
“月”的概念源于对“饮酒作诗”场景的追索。在设计中,它不仅是立面上一个可机械转动的具象装置,更成为串联不同感知尺度的空间媒介。远望时,人造月轮与真月在水面之上彼此映照;沿塘缓行,建筑整体勾勒出水上月初升的轮廓;步入内部,它又转化为一个可与身体互动的平面符号。
花房
项目的重要出发点,在于保留原花房的结构质量、空间语言与材料效果。原花房由铰接节点构成的轻巧结构,呈现出鲜明的临时性与农用建筑特征;其层叠的空间构造——顶层平整、中层起拱,分别覆以阳光板与遮阳黑纱——则塑造出独特的半透明感。基于此理念,新建的二层结构延续了原有构件的尺寸与节点衔接方式。
船坞
为将远方水库的景色纳入视野,同时释放出地面的空间,建筑由原花房的一层增至两层,二层混凝土楼板如同抬起的地面,又如同漂浮的“舟”。受到在枯水季把船架高于水面的临时结构的启发,底层采用相对细密的乱钢柱,营造出一种看似无序的支撑状态,水电管线隐藏于局部A形柱中。中间层的浅V字形混凝土楼板,在视觉上强化了船体结构,并与轻盈的上层形成鲜明对比。屋架上翻策略,不仅优化了横向抗侧力,更在形态上强化了“船坞”的意象。
绿岛
尽管原花房的物质结构未被保留,但“种花”这一行为被延续下来。设计打破了原有育苗花房清晰的室内外界限,使植物从建筑内部自然溢出,延伸至整个岛屿景观之中。由楼板底部的阴生植物逐渐向外过渡,与岛上原有植被融为一体,形成一种松弛的绿意,与建筑本身的精确性形成对比。
“墨镜”
为延续原花房的氛围并呼应农业景观,建筑外覆深色耐力板,远观犹如一副墨镜。这种深色外观在白天衬托出月的明亮,而内部则呈现出高透的状态,使复杂的结构层次清晰可辨。不同层级的钢构件由不同颜色区分,进一步强化了视觉层次,辅助了整体的透明性表达。
材料的半透明性也带来了热工挑战。设计通过被动式通风、遮阳覆盖以及机械的水雾风扇等综合措施,经过可持续顾问的软件模拟和计算,将新的内部空间保持在气温水平。内部舒适度对空气流通的依赖度仍然是高的。
项目名称:明月坞
项目地点:中国广东惠州
项目面积:120平方米
项目年份:2025年
设计单位:郭廖辉工作室
主持建筑师:郭廖辉
项目建筑师:许佩瑶
驻场建筑师:许佩瑶
设计团队:郭廖辉、许佩瑶、王文楷、徐琰钧
合作艺术家:高美琳、许刚
结构设计:张准+和作结构建筑研究所
可持续顾问:李寅建筑设计与可持续咨询
施工方:四川匠人清水劳务有限公司、桂林铭锌会展有限公司
委托方:上海风语筑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摄影师:陈颢、朱雨蒙、刘国威、张准

PLAT ASIA

YWA严伟风景园林工作室

迹·建筑事务所(TAO)

朱小地建筑设计事务所

小隐建筑

杭州慢珊瑚设计

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杭州慢珊瑚设计

杭州慢珊瑚设计

杭州慢珊瑚设计

瑞拓设计

SWOOP建筑工作室

PLAT ASIA

九城都市建筑设计

小隐建筑

辑禾设计工作室

UDG.零号工作室

邬工空间设计

跳房子建筑工作室

垣筑设计

月壤空间研究所

诗与遥文旅设计咨询

中森止境设计工作室

上海赤地设计事务所

北林风景建筑研究中心

九源国际

尤境设计

平介设计

上海赤地设计事务所

都市实践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META-工作室

出品建筑

上海桐源设计

惠庭都市建筑设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