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加:顶端设计
书一·山海集自习室
江苏 收集
 

所学隔山海,山海皆可平;

翻阅书海,不忘初心。

 

项目概况

多么工作室受委托为书一设计其苏州分店-书一·山海集自习室。项目位于苏州市姑苏区石路商圈,老城区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氛围:不管是百年石路、山塘街、观前街,还是护城河环绕的西园寺宇,这里的一砖一瓦都是历史的见证。同时,石路商圈又是现代文明飞速发展的亲历者,步行街和商业广场为老城区增添了浓浓的烟火气息,新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年轻的人群让它重焕青春。一静一动,一老一新,反差的冲击如此强烈,让人不禁感叹,却又沉浸于他们的完美融合,和谐统一。

 

生活就像是盒子里的巧克力

我们将项目分为前区(接待区)和后区(自习区)。进入到自习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明亮接待区,这个区域包含着换鞋、储物、前台、就餐、会议室几个功能区块。我们在前台的设计里加入了一个个可开启的储物柜,每一个格子好像待人开启的巧克力盒子,你可以从中取出任何赋予学习的动力。

 

平行空间

推开木门进入学习区,两侧被朦胧的阳光板遮蔽,只能看到用功学习的背影和远方蓝色的天际。半透明的隔断是两个座位之间的分割线,也是连接点。在各自隔断内自习的人如同两个平行空间里的人,看似没有交集,却又做着一件相同的事情。连续的半开放隔间阵列成有序的组件,光透过阳光板将空间渲染成层叠的书页,一层一层,一页一页,与光同尘,与影同伴。

 

虚即是实 

开放自习区多以半透明的材质渲染出明亮且开放的空间气质,沉浸区则以温暖的多层板营造静谧深沉的氛围,两种不同气质的材质在空间里碰撞,虚实结合形成鲜明对比,人、空间、活动、环境和谐而统一。少量的材质,很少的细节,半透明的质感,虚空的气质,这是我们对于纯粹空间的理解和追求。虚空并不代表“无”,而是无中生有,正因为容器是空的,所以才能盛放物体,一无所有中蕴含着所有。

 

登高远眺,视野越来越清晰

室内空间是一个规则的长方体,5.3米的建筑层高要分为两层空间会稍显压抑,于是我们将中央区域的二层楼板打开,植入一个大台阶,以台阶为中心连接上下两层,极大地消除了层高不足的压抑感。大台阶作为交通空间的同时,也兼具了休闲的功能,使用者可以坐在台阶上休息、看书、远眺、放松。我们有意将大台阶以东西方向布置,顺着台阶向上,翻越山丘式的半透明体块,可坐可立,远方的视野越来越清晰。坐在台阶上面朝东侧城市景观,远处是苏州高新区的地标性建筑,近处是老城区的苏式住宅。在不同高度的台阶上看到的是不同的风景,眼前是烟火气息的生活日常,远方是众星拱月的梦想山巅,人生亦是如此。夜幕降临,台阶下的小屋点亮暖意,轻声翻阅书籍,裹一条毛毯,沉浸在自由和梦想的怀抱里。



项目名称:书一·山海集自习室

项目地址:苏州,中国

建筑面积220

完成年份2022

业主单位:书一自习室  

设计机构:多么工作室

主创建筑师:王维、盛乐

设计团队:颜菲、豆会会

摄影SongImage   

推荐

自在读书馆

杭州物相空间设计

维卡博造型商学院

利落建造

RSociety教学基地

0321 studio

大米和小米教育中心

劢可丹建筑设计

上海帕特国际艺术留学教育机构

朴居設計研究室

w国际艺术教育

archive

灵宝儿童成长中心

unarchitecte

重庆混沌大学教学中心

VARY几里设计

M2培训中心

谱观建筑设计

德勤书院:长城边上的太空站

事建组

Uvi1美业工作室

梓泉建筑设计

启迪艺术学院 - 打破第四堵墙

都市游牧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深圳校区

太谷设计

WOOW咖啡培训学院

知一设计研究室

流·画馆

陌至建筑設計事務所

Kido School 绮朵幼儿园

REAL建筑事务所

粒粒森国际双语私塾

杭州巨合建筑设计事务所

LEVEL DANCE 舞蹈中心

研己设计

郑州阿肯顿幼儿园

青草地设计

天际自习室

多么工作室

众森BABY婴幼儿成长中心

門觉建筑

TAI KWUN EDUCATION CENTRE

纳研作室

老街里的咖啡培训工坊

平介设计

IRIS舞蹈艺术空间

栖斯设计

设计放心选,监督有保障
  • 更好设计

    这里汇聚顶端、前沿的设计团队与项目创意

  • 更多选择

    这里聚合更多国内外、全产业的服务与产品

  • 全面配套

    可需求发布、招标竞赛、咨询管理配套服务

  • 管控保障

    针对服务产品全程监督管控与质量跟踪评价

上设计加网,实现精益营销
  • 高质展示

    入驻企业专站在市场门户高质的展示传播

  • 精准客群

    几千团队、海量设计师、优质需求与客群

  • 全面营销

    企业推广、合作、招聘、企宣等一站到位

  • 顶层发展

    这里汇聚设计产业供需的顶端圈层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