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场地在北京宣武门地铁站附近繁星戏剧村的二层露台,场地12m*7m见方,东西通透,南北两侧为既有建筑,场地向东可以看到街对面宣武门教堂的穹顶,向西是老北京四合院的平房建筑屋顶,繁星戏剧村前身为前清贝勒府,穹顶和老建筑都见证着这个区域的历史。
此次的设计来源是《牡丹亭》,正如杜丽娘那场最美丽的梦境发生在傍晚一样,一天中最缱绻缠绵最光怪陆离的时刻,莫过于夕阳下万物轮廓被抹去棱角的黄昏时分。因此,我们希望把“亭”和“黄昏”作为设计的主体来源,“亭”提供场所,表达功能;“黄昏”呼应主题,表达意境。在最后的设计中,“亭”对应的是一个6m*6m*3m的纯白角铁结构,“黄昏”对应的是一抹由196张硫酸纸形成的“晚霞”。
整个装置主体的设计在数字化软件的辅助下完成,从配色到曲线的造型都经过了反复的推敲。其中配色的灵感来源于印象派画家莫奈的一幅作品《日落》,又名《黄昏下的圣乔治·马乔雷教堂》(San Giorgio Maggiore by Twilight),场地东侧的教堂穹顶也因为这个意向引入到了设计中来。
最后的设计以两条不同形态的正弦线作为整体造型的结构基础,共等分为28个切片,每个切片由7张全开(787mm*1092mm)硫酸纸裁剪而成。同时对每张硫酸纸下面的活动空间高度也做了模拟测试。出于控制成本考虑,建造过程主要通过手工完成。具体方式为对每张硫酸纸图纸进行编号,并将每张图纸等比例打印在一张A0(841mm*1189mm)白纸上,然后根据图纸将对应编号的硫酸纸进行裁剪。
在正式搭建前,我们做了一个1:10的手工模型,以检测纸材实际效果并根据模型搭建考虑后期实际搭建的物料和步骤。最后的搭建除了主体“晚霞”外,我们还设计了“亭”下的休憩场所,包括植物、躺椅、镜面桌、风铃等元素。其中植物材料包括细芒、小兔子狼尾草、紫叶狼尾草和矮蒲苇。
项目名称:晚霞下的一个盹儿
设计机构:废城 X 大米营造
项目设计 & 完成年份:2019.8设计 2019.9完成
主创及设计团队:谢哲城,李骁逸
志愿者:徐俊,吴学峰,刘寒妍,谢欣洁,李瑞杰,刘琳妃
项目地址:北京繁星戏剧村
建筑面积:36平方米
合作方:2019北京国际花植设计节组委会
硫酸纸品牌:摩西卡特种纸,菲一般纸行,阿杰建筑美术用品店
HAS design and research
星球建筑事务所
纳研作室
好舍空间设计
翡梧创意设计
贝尔雅环境艺术设计
张冰土木方建筑工作室
创盟国际建筑设计
奕木艺术设计顾问
众建筑
王开方工作室
四周建筑
一间宅艺术
UAP
绘造社
时境建筑
李令艺术工作室
李令艺术工作室
众建筑
直得建筑事务所
大星吉子设计工作室
直得建筑事务所
直得建筑事务所
直得建筑事务所
大星吉子设计工作室
众建筑
观筑设计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繁星建筑工作室
王晖建筑工作室
杜扬工作室
零几建筑事务所
未/WAY Studio建筑设计研究所
星球建筑事务所
木月建筑设计事务所
合尘建筑
光子
星球建筑事务所
大星吉子设计工作室
spy
spy
观筑设计
观筑设计
厸建筑设计工作室
风合睦晨空间设计
奕木艺术设计顾问
自组空间设计
一宇设计
未/WAY Studio建筑设计研究所
MAT超级建筑事务所
贝尔雅环境艺术设计
哲外艺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