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6·本土一间室内改造项目是位于原北京胶印厂的一个 11m×14m 的长方形地下空间。该项目由专注于材料实验的跨界品牌 BENTU 本土创造与关注中国当代城市现实的建筑机构 URBANUS 都市实践联合启动,希望将这一地下空间打造成一个能够承办各类文化活动的场所。
集会与活动需要开敞的空间,而占据场地中央的一组柱网成为了阻断空间流动的障碍, 如何消减这四根柱子在空间中的重量成为首要解决的难题。从入口通向地下的楼梯给我们带来了启发,这组漂浮着的、轻盈的纯白轻钢楼梯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极简主义 (minimalism)艺术家索尔·列维特(Sol LeWitt,1928-2007)的作品。
极简主义反对抽象表现主义,挖掘材料最原初的物质性本身,与 BENTU 本土创造一系列混凝土产品的理念不谋而合,而这种具有启发性的气质正是一个承办文化活动的场所需要的。使用 3m 高清水混凝土板材赋予围合空间的墙体一种肃静的基调,同时通过竖直向上的 尺度控制,从标高上限定了承担活动的空间;地面以及空间中可移动的几何体块台面同 样统一于同一色调下,而混凝土板材上方的墙壁、天花板、横梁以及横梁和柱子交接的部分均涂白,这一做法显然不是从建构逻辑的角度定义建筑,而是从空间感受出发。“天” 与“地”分离后空间便出现了,而空间中统一的色调模糊了柱的边界,消解了原本强烈的存在感。
考虑到地下空间采光条件较差,改造中保留了空间一角的天井自然采光,浅色调的清水混凝土和白色涂料的天棚亦很好地消解了空间的压抑感,而自然光与清水混凝土接触留 下边缘锋利的阴影更为空间增添了光影变化。
活动区域中,两种尺寸的混凝土模块展台配有滚轮,内嵌木质方格,可适应不同类型的活动形式需求自由组合,既可以离散摆放,形成可以自由“呼吸”的空间,也可以围绕场中的柱,串起连续的空间线索,同时也引发了标高变化,使得空间更为体验丰富。垂直于短边 1/4 处,通过混凝土矩形水吧台划分活动空间和服务空间,水吧台上方垂挂而下、纤细的圆柱形混凝土吊灯一字摆开,形成倒挂的柱廊,再次强调了空间节奏的变化。
与模块展台配套的混凝土“魔方”通过向唐纳德·贾德(Donald Judd, 1928-1994)致敬的方式再次暗示了来自极简主义的脉络,既可作为方凳,亦可堆叠成展墙或展台,组装上金属腿也可作为边几,在面积有限的地下空间内,与人形成相对开放的互动关系。
项目名称:E6·本土一间
项目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美术馆后街 77 号 77 文创园 2 号楼地下一层
用地面积:163.17 平方米
建筑面积:186.94 平方米
设计团队:自由思考
设计机构:无边界建筑设计
业主:都市实践/本土创造
文字: 赵朴真
建造年份:2017
建成日期:2017 年 2 月
家居、设备、材料提供:本土创造
摄影:夏至
杭州匠研组设计事务所
杭州慢珊瑚设计
将究建筑设计事务所
久舍营造工作室
寻常设计事务所
DPD香港递加设计
壹同创意
共向设计
尚辰设计
无象空间
广州图岸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红山设计
不止设计
合尘建筑
灰空间建筑事务所
堺工作室
几言设计研究室
一二三设计有限公司
尺厘设计工作室
Studio 10
知物设计
奕檐建筑
回应建筑工作室
壹舍室内设计(上海)有限公司
OAOA Studio
鲸鱼建筑设计事务所
里外工作室
里外工作室
杭州慢珊瑚设计
郦文曦建筑事务所
上海问和答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黑白木设计工作室